1、自然界中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可以记为
,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
,
与
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在运动学中也可以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加速度对时间变化的快慢。如图表示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由图像可知,在前
,速度( )
A.一定减小
B.可能减小
C.一定增大
D.可能增大
2、北京时间2023 年 10月3日,由陈冠锋、谢震业、严海滨和陈佳鹏组成的男子接力队,以38秒29的成绩力压日本接力队和韩国接力队,拿下亚运会男子4×100m接力项目的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100m指的是位移大小
B.38 秒29 指的是冲线时刻
C.在研究运动员冲线的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第四棒运动员陈佳鹏最后越跑越快,说明他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3、某品牌汽车在测试场进行直线行驶性能测试,测试车内所装位移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经简化处理后得到位移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测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内汽车的加速度为0
B.第末汽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内汽车的位移越来越大
D.末汽车回到出发点
4、在修筑铁路时,弯道处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如图所示,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v转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火车的质量改变时,规定的行驶速度也改变
B.当火车的速率大于v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C.当火车的速率小于v时,火车将有向外侧冲出轨道的危险
D.设计弯道处的外轨略高于内轨主要是为了减少车轮与铁轨间的摩擦
5、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水平,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对B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C.B可能受到4个力作用
D.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6、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某同学使用轻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弹簧长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挂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0cm刻度处;下端悬挂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0cm刻度处。将直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标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球所受弹力是由于钢球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就是其形变量
C.钢球所受弹力与钢球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2】若弹簧劲度系数为20N/m,重力加速度取10m/s2时,则钢球的质量为( )
A.0.2kg
B.0.3kg
C.0.4kg
D.0.5kg
【3】关于该直尺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3g
B.40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g
C.50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
D.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匀的,
【4】若把测量仪竖直固定在沿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轿厢侧壁上,当指针位于直尺30cm刻度处时,关于电梯运行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向上
B.加速度向下
C.速度向上
D.速度向下
7、从离水平地面高40m处将一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以小球刚抛出的时刻为0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经历的时间为2s
B.小球落到水平地面前1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30m
C.0~2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
D.小球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5
8、2023年7月18日起,昆明长水国际机场S1卫星厅正式启用。S1卫星厅启用后,机场将增加38个近机位廊桥和42个登机口,日均保障航班停靠约100架次。如图甲为应用于长水机场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0.4m/s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李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行李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20m/s2
C.该行李经过5.1s到达B处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才能到达B处
9、如图所示,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2月8日获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谷爱凌的起跳姿势时,可将她看作质点
B.在跳台比赛上升过程中,以雪地为参考系,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是静止的
C.在跳台比赛下落过程中,谷爱凌看到雪地迎面而来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D.谷爱凌离开跳台时的速度越大,其具有的惯性越大
10、如图所示,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作用下,一起沿竖直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一定受到6个力
B.物体N可能受到4个力
C.物体M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物体M与N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11、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所对应的单位为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时间单位:s,现有一个物理量
,其中M是质量,r是长度,又已知G的单位是
,据此推知A表示的物理量可能是( )
A.速度
B.加速度
C.力
D.时间
12、光滑圆柱体被、
两支架支持处于平衡,接触点为A和
,圆柱体中心为
,
水平,
和水平成
,支架
、
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分别为
和
.保持接触点
不动,把接触点A从图示的位置缓慢沿圆周移到
的正下方的过程中( )
A.不断增大,
不断增大
B.先增大再减小,
不断增大
C.先减小再增大,
不断减小
D.不断减小,
不断减小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B=2kg的重物B放在倾角为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重物A,,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由静止释放两重物,在A、B两重物运动过程中,细线的弹力可能为(g=10m/s2)( )
A.10N
B.20N
C.30N
D.40N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滑块加速运动时与平直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安装定滑轮,左端固定位移传感器;总质量为的滑块(含拉力传感器)在长木板上紧靠位移传感器放置,拉力传感器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的重物连接.由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用计算机拟合得到滑块位移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该图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滑块的加速度为
,拉力传感器示数为
,滑块加速运动时与平直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不需要调节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B.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C.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D.本实验中不需要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重物质量
15、“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且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可以拓展人生体验,培养意志力。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所示,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最终静止时的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人从P点自由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从a点开始做减速运动,且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在c点,绳拉人的力大于人拉绳的力,人将向上运动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B.同一个物体,速度变化率越大,所受的合力一定越大
C.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能与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反
17、如图所示,小球甲、乙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上,圆环竖直顶点C处固定有一大小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细线绕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在一起。两球静止时,小球甲、乙分别位于圆环上的A、B点,已知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B过圆环的圆心O点,小球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
,圆环对小球甲、乙的弹力大小分别为
、
,细线上的弹力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如图所示,一架直梯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直梯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对直梯的弹力是因直梯形变产生的
B.地面对直梯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直梯受到4个力作用
D.直梯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19、牛顿第一定律也叫作惯性定律。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可消除惯性
C.空间站内漂浮的航天员没有惯性
D.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20、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水滴,水滴在空中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某时刻起,第一颗水滴刚运动到窗台下边沿时,第5颗水滴恰欲滴下。她测得屋檐到窗台下边沿的距离为H=3.2m,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第2颗水滴与第3颗水滴之间的距离为( )
A.0.5m
B.0.6m
C.0.8m
D.1.0m
21、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物块在与斜面成30°角的拉力F作用下恰好在斜面上不上滑。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F的大小为( )
A.N
B.3N
C.5N
D.7N
22、无人酒店是利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全程服务的。如图所示为一机器人将身体倚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休息的情形,A处为脚踝,B处为胯部,均看作光滑的铰链,AB为双腿,看作轻杆。若机器人接到工作指令欲收脚起身,使A向右移动,双腿慢慢变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腿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B.脚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D.脚受到地面的作用力越来越小
23、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相应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下列各组选项中均属于力学中基本量的是( )
A.千克、米、秒
B.米、千克、牛顿
C.质量、时间、长度
D.位移、速度、时间
24、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过程,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B.从a到b过程,人的重力先减小后增大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6s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25、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3 N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m,在这一过程中,F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J,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J,合力对物体做的功________J.
26、某人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 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 5s后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 则这段过程中, 小球所通过的路程________ , 小球所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 , 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 , 小球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
27、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同时撤去一个方向向东、大小为4N的力和一个方向向南、大小为3N的力,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方向为_____________。
28、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皆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之比为4:8,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的吸引力为F1,这两个小金属球带___________电荷(填“同种”或者“异种”),如果让它们充分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2,则F1:F2为___________。
29、一台用于起重的电动机工作时的功率是,如用它起吊
的货物,当上升速度是v1=1m/s,加速度大小
___________
;提升该货物的最大速度vm=___________
。(取
)
30、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__________m/s,加速度_________m/s2
31、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重物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重物B,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线竖直。开始时,重物A、B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A、B开始运动。已知重物A的质量为4m;重物B的质量为m,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当B的位移为L时。重力对A做的功为___________,重物B的速度为___________。
32、“求知”兴趣小组研究“向心加速度与运动半径的关系”。
(1)经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若角速度相同,向心加速度大小a与运动半径r成___________;若线速度大小v相同,向心加速度大小a与运动半径r成__________。(均选填“正比”或“反比”)
(2)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向心加速度表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率改变的快慢
B.向心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D.向心加速度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33、要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如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 cm处,你的手候在2 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c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A | 27 | 26 | 28 |
B | 29 | 26 | 23 |
C | 26 | 24 | 22 |
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_s(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4、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图1所示,图2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光源A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中的接收器上。若A、B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
若挡光片的宽度为L,圆盘直径为d,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t,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
3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2)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 ;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
36、画出图中A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注:图O为圆心,C为重心)
37、飞机着陆时速度很大,可用阻力伞使它减速。某飞机正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上着陆,刚着陆时它的速度大小,在着陆的同时立即打开阻力伞,加上地面的摩擦作用,产生
的加速度直至飞机停下来。
(1)求飞机从着陆到停下来的时间;
(2)求飞机在跑道上滑过的距离;
(3)若飞机着陆时,经过2s减速后阻力伞的绳索突然断裂,飞机减速的加速度立即降为原来的一半,分别求飞机滑行的总时间和滑行的总路程。
38、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1)试求物体在OA、CD、DE各阶段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作出12秒内的速度—时间图像。
39、动画片《熊出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某天熊大和熊二中了光头强设计的陷阱,被挂在了树上(如图甲所示),聪明的熊大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自己和熊二荡起来使绳子断裂从而得救。其过程可简化如图乙所示,设悬点为O,离地高度为2L,两熊可视为质点且总质量为m,绳长为且保持不变,绳子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3mg,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熊大和熊二在向右摆到最低点时绳子刚好断裂,则断裂时他们的速度是多大;
(2)绳子断裂后,他们的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3)改变绳长,且两熊仍然在向右摆到最低点时绳子刚好断裂,则绳长为多长时;他们的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最大值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