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枣庄市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B.《狼》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父亲节将至,有同学在给自己的父亲的贺卡上写道:令尊大人,祝您安康顺意!

    D.《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与儿女/讲论/文义

    C. 撒盐/空中/差可拟   D.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这个人做事非常认真,绝不放过一点错误,总是那么斤斤计较,一丝不苟。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 5、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

    C.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物。

    D.《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出自于它。

  • 6、“春”字成语猜猜猜。这四个成语分别是(     

    (1)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2)指医生医术高明。

    (3)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4)比喻父母养育之恩难报答。

    A.枯木逢春   妙手回春   春风得意   寸草春晖

    B.寸草春晖   妙手回春   春风得意   枯木逢春

    C.妙手回春   枯木逢春   春风得意   寸草春晖

    D.枯木逢春   妙手回春   寸草春晖   春风得意

  • 7、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

    ②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③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

    ④岂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

    ⑤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

    ⑥《镜花缘》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

    A.⑥①⑤③④②

    B.①④③②⑤⑥

    C.⑥①④③⑤②

    D.⑥③⑤②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资治通鉴》)

    ①光复:收复,恢复。②司州:古州名。③主簿:负责文书的官员。④绸缪(chóu móu):交情深切。⑤蹴(cù):踏,踢。⑥此非恶声也: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古人认为半夜鸡叫是不吉祥的。

    【1】文中划线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B.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C.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D.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给短文定一个题目,写在“ ”上。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

    (2)母亲啊!你是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墙

    万吉星

    ①小区有些年头了,密密麻麻的防盗笼,杂乱无章的网线、电话线蜘蛛网似的爬满了红砖房。每个单元门楼前的空墙上,贴满了各种牛皮癣广告。

    ②小王两口子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搬进来时,总感觉很陌生,很不习惯。

    ③搬家时,父母从乡下送来了几大箱土鸡蛋。看着这些土鸡蛋还大多都没动,小王心里很着急:天气太热,时间一长就放坏了。

    ④媳妇说:要不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每家送点吧,以前的邻居们谁家有好吃的东西不都是互送的吗?

    ⑤小王觉得这主意不错,便提了一篮鸡蛋去敲对面邻居家的门。厚厚的冷冰冰的防盗门阴沉着脸,笃——笃——笃,连敲门声也是阴沉沉的,不像在乡下,用拳头把门擂得咣——咣——咣山响。

    ⑥敲了几下后,小王把耳朵贴在门上,听到从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连忙后退了一步,用手捋了捋头发。可门并没有开,只听到门后传来一阵寒窸窜的响动,小王知道这是主人家正对着猫眼往外观察呢。他便对着门里说:我是刚搬来对面的邻居,家里有些乡下带来的土鸡蛋,给你们送几个过来。

    ⑦门内沉默了几秒钟,传来一个女人冷冰冰的声音:谢谢,不用了,我们家都不喜欢吃鸡蛋。话音一落,便有脚步声渐渐远去。

    ⑧小王感到有些失落,他抬腿上了楼,敲了敲楼上邻居家的门。门开了,但只虚开了一道不大的缝隙,从里面探出来一颗男人的脑袋,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找谁?小王忙将手里的篮子往面前送了送,把刚才在楼下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男人一愣,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小王,依然冷冰冰的说:谢谢,不用了,我们家冰箱里还有很多。说完便的一声关上了门。

    ⑨小王站在楼道里,感觉很冷。

    ⑩没过几天,孩子一到深夜就哭闹不停,吵得小两口不得安宁,也搅得楼上楼下都睡不好觉。媳妇说:孩子都吵得左邻右舍无法休息了,要不你去给大家道个歉。与其等人家骂上门来,不如先去陪个笑脸。可真要去,小王心里又感到很别扭

    怎么才能给邻居道了歉又不吃闭门羹呢?小王睁着眼想了一晚上。

    清晨天一亮,人们出门时,在单元门前的空墙上看到了这样一张手写的纸条:各位邻居,我们刚搬到这个小区,由于孩子太小晚上吵闹,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深表歉意,同时也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对我们以及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在此真诚地谢谢大家!在小纸条的最后,还印上了孩子可爱的小脚印。

    第二天,纸条旁边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谁家都有孩子,我们也是过来人,能理解!纸条的后面,画了一颗小小的爱心。

    第三天,又多了一张小纸条:是不是尿不湿让孩子不舒服,我家用的是XX牌的,孩子晚上睡得很香,你们可以试试!

    第四天,再次多了一张纸条:是不是奶水不够,孩子没吃饱?花生炖猪脚能催奶,我女儿刚断奶,家里还有很多花生,我给你们拿一点来吧!

    第五天、第六天……

    最后有一天,在那面贴了无数张爱心小纸条的墙上,又多了这样一张小纸条:我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了,但大家相互都不认识,中秋节快到了,要不我们就一起走出家门,在院子里搞一次联欢吧!

    关了电视,放下书本,二楼的抱来一箱苹果,三楼的提了一篮花生,四楼的拿出一袋核桃……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小王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们。

    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倾泄在每个人开心的笑脸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细读全文,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将情节概括完整。

    送鸡蛋遭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食物联欢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男人一愣,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小王。

    (2)可真要去,小王心里又感到很别扭

    【3】联系语境,请分别从修辞的角度和拟声词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厚厚的冷冰冰的防盗门阴沉着脸,“笃——笃——笃”,连敲门声也是阴沉沉的,不像在乡下,用拳头把门擂得“咣——咣——咣”山响。

    从修辞角度:

    从拟声词角度:

    【4】第五天或者第六天以及后面的纸条上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发挥合理的想象,拟写一则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本文前半部分揭露了现代城市邻里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读完本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 11、阅读并完成问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它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它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豫,沉静地接过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做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通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本文通过父亲三次鼓励儿子卖旧衣服来培养其自信心的故事,使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应该对生活充满希望。下列文章中的父亲形象与文中父亲形象最接近的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

    B.《散步》

    C.《台阶》

    D.《诫子书》

    (2)第⑤、⑥段各有一处“笑了”,请选择对其内涵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的笑是因为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为他签名。第⑥段的笑是因为男孩实现了自己的“计谋”,很开心。

    B.第⑤段的笑是因为拉佛西看到自己的小影迷这么崇拜她,所以很开心;第⑥段的笑是因为男孩得到了仰慕已久的明星的签名,特别高兴。

    C.第⑤段的笑是因为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为他签名。第⑥段的笑是因为男孩得到了仰慕已久的明星的签名,特别高兴。

    D.第⑤段的笑是因为拉佛西看到自己的小影迷这么崇拜她,所以很开心;第⑥段的笑是因为男孩实现了自己的“计谋”,很开心。

    (3)第④段和第⑦段中各有一个划线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4)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说说你对“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敬,肃也。有尊重,尊敬的意思。敬人、敬己、敬事、敬物、敬业。一个“敬”字,涵盖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重、对先贤的敬仰、对亲朋的敬爱……请以“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自拟文章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