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函数,在区间
内任取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若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
、
,则面积
可由公式
求得,其中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
,
,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3、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4、若函数在区间
上存在极值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已知
,则
A. 13 B. 35 C. 49 D. 63
6、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若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 )
A.
B.
C.
D.
7、设U=R,已知两个非空集合P,Q满足=R,则( )
A.P∩Q=
B.PQ
C.QP
D.P∪Q=R
8、将甲桶中的a升水缓慢注入空桶乙中,后甲桶剩余的水量符合指数衰减曲线
.假设过
后甲桶和乙桶的水量相等,若再过
甲桶中的水只有
升,则m的值为( )
A.5
B.6
C.8
D.10
9、如图,正四棱锥S-ABCD中,O为顶点在底面内的投影,P为侧棱SD的中点,且SO=OD,则直线BC与平面PAC的夹角是
A.30°
B.45°
C.60°
D.90°
10、已知向量,若
,则
( )
A.
B.20
C.
D.
11、在矩形中中,
,在
上任取一点
,
的最大边是
的概率是( ).
A. B.
C.
D.
12、命题“x>1,x2≥1”的否定是( )
A.x≤1,x2≥1
B.x≤1,x2<1
C.x≤1,x2≥1
D.x>1,x2<1
13、若数列满足
,
,则数列
的前8项的和
( )
A.127 B.255 C.256 D.128
14、已知命题:“
,
”,命题
:“
,
””若“
”是真命题,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5、若复数z满足,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6、设数列的前
项和
. 则
的值为( ).
A.
B.
C.
D.
17、已知函数,若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8、设函数,若
,则实数
的值为
A.
B.
C.或
D.或
1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 14 B. C.
D.
20、已知函数与
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1、设函数,若对所有
都有
,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2、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3、已知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则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为______.
24、对任意的实数都有
,若
的图象关于
对称,且
,则
______.
25、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
,
,
,则
___________.
26、经过点且与直线
: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27、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
,其中a为大于零的常数.
(1)当时,令
,求证:当
时,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2)若函数对
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8、已知是函数
的极值点.
(Ⅰ)求的值,并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
(Ⅱ)当时,证明:
.
29、已知函数(
,
).
(1)当,
时,解不等式
;
(2)若的最小值为1,求
的最小值.
30、心理学家发现视觉和空间能力与性别有关,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从兴趣小组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同学,给所有同学几何和代数各一题,让各位同学自由选择一道题进行解答,统计情况如下表:(单位:人)
| 几何题 | 代数题 | 总计 |
男 同学 | 22 | 8 | 30 |
女同学 | 8 | 12 | 20 |
总计 | 30 | 20 | 50 |
(1)能否据此判断有97.5%的把握认为视觉和空间能力与性别有关?
(2)现从选择几何题的8名女生中任意抽取两人对他们的答题进行研究,记甲、乙两名女生被抽到的人数为,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表及公式: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31、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
,且
,(其中
为常数),又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32、已知函数.
(1)若,试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
(2)若函数存在两个零点
,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