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爆竹应在屋外空处吊挂燃放,点燃后切忌不要将爆竹放在手中。
B.在本期“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中,王芳同学共阅读推荐名著大约80万字左右。
C.阳春三月,我们全家来到新安农业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一直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云南的风景秀丽,尤其是“石林”内光怪陆离的异峰奇石,更是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
B. 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 观赏丹青大师齐白石的画作,仿佛身临其境,又如同聆听人与大自然的的心灵对话。
D. 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束缚 狼籍 川流不息 因地治宜
B.诘责 赋予 惨决人寰 纷至踏来
C.畸形 模糊 正襟危坐 长途跋涉
D.停辍 严峻 张目结舌 巧妙绝论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抵(dǐ) 踊跃(yuè) 辐射(fú) 奇伟磅礴(tuó)
B.焚身(fén) 幽悄(qiǎo) 铿然(kēng) 垂珠联珑(1óng)
C.连翘(qiáo) 褶皱(zě) 缄默(jiān) 翩然归来(piān)
D.沟壑(hè) 狩猎(shǒu) 龟裂(jūn) 锲而不舍(qiè)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前四句“望洞庭湖”,重在写景;后四句“赠张丞相”,重在抒情。
B.首联起笔不凡,“平”“混”等词表现洞庭湖水天一色开阔浩渺的景象。
C.颈联触景兴怀,以欲渡无舟为喻,含蓄地抒发从政心愿,期待得到举荐。
D.尾联的“徒”字,充满惋惜之意,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忧愤。
【2】本诗中“波撼岳阳城”与“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同是写水的佳句,其中水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③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④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⑤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⑥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默写杜甫《春望》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占有了这个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作者是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文段所叙述的战役是______。
8、阅读矫友田的《诚信的记忆》,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到槐花盛开的时节,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浓郁的花香,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在村里此起彼伏:“赊……小……鸡喽……赊……小……鸭……”
②那些面孔黧黑,挑着两个草编箩筐的卖雏鸡和雏鸭的商贩,人们亲热地称他们为“挑客”。他们大都来自山里,需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赶到我们这儿来。他们将箩筐摆在街旁或树阴下,里面的雏鸡和雏鸭“唧唧嘎嘎”地叫个不停。然后,他们点上一支纸烟,待吸完之后,便开始亮开嗓门吆喝。
③在我的感觉里,挑客的吆喝是最动听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只要他们的叫卖声一响起来,箩筐旁边很快就会围满人,人们一边与挑客讲价,一边议论着雏鸡雏鸭的优劣。
④待讲好价钱之后,谁看好哪几只雏鸡或雏鸭便可以带走。当然,在临走之前需要在挑客手中的笔记本上签一个名字,作为以后收钱的凭证。从来没有一个挑客出口跟买者索要现钱,这是他们的行规。到了秋后,庄稼都忙完了。那些挑客便会赶来,根据笔记本上的签名来收钱。而且收钱多少,是按照眼前成鸡所出公鸡与母鸡的数量来计算的,譬如出一只母鸡收2角钱,而一只公鸡仅收5分钱。
⑤那时候,买者即使手中再拮据,也不会赖账,而且绝不会隐瞒一只成鸡或成鸭的“身份”。甚至是一些因为意外而天折的小鸡和小鸭,只要当时能够辨别出来公母,买者都会对挑客如实相告。挑客自己也从来不用到鸡栏前查看,彼此都非常信任。
⑤挑客收钱时,只要找到一家买主,剩下的事情便交给那家买主去做。他尽管坐在第一位买主家的院子里喝茶,不一会儿,其他的买主就会在第一位买主的通知下,赶来送钱。
⑥临走时,挑客会诚意地将第一家买主的鸡钱免去。如果买主不肯,挑客就会脸红脖子粗地说:“明年,您是不想让俺来了,怎么说您也得赏俺个脸!”在这份诚意的要求下,那位买主也不好再推辞了。
⑦当我的双眼被现在那些冷漠的繁华和虚伪的笑脸刺痛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最普通的景象,是多么美丽和动人啊。
⑧那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早已被时间的噪音给湮没了,并从很多人的身边走远。而我呢?也只有从回忆中,才能重温那一种淳朴的诚信了。
⑨想来,我们在追寻到一些繁华景象的同时,也悄悄失去了那些淳朴无华的景象。
⑩每年的5月,槐花仍在飘香,但是那一声声淳朴的叫卖声早已逝去,我真的希望,那种悠扬的叫卖声,能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再一次响起。
【1】挑客对村里买主信任体现在哪几方面?
【2】文中多处出现挑客与买主关系的细节,请找出一处并作分析。
【3】文中两处画线句都有槐花飘香的描写,分别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下面的材料并联系选文,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材料―)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说苑·谈丛》)
(材料二)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选自清邹弢《贾人食言》)
【5】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挑客对村里买主信任的原因是村里人诚实正直令挑客对买主充分信任。
B.选文第九小节中的“繁华景象”指的时代进步了,到处呈现出物质建设的繁荣局面。
C.文章结尾发出了作者内心的真切地期盼:希望淳朴无华、诚信相待的精神回归。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采用了插叙的方式来叙述,写法上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用心感悟生活,寻找那些平凡而又闪光的细节,例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通过生动细致的描绘,挖出平凡现象背后不平凡的本质,用真挚的感情激发读者的共鸣。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留在心底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