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建国七十年,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他们开天辟地的恩情让我们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B.聪明的济南人因地制宜,光随舟行,景随光至,让泉城夜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C.《水浒传》的情节抑扬顿挫,悬念迭生,捧书阅读,让人欲罢不能。
D.有人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第一章以雎鸠和鸣起兴,写男子的愿望,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纲目,统摄全篇。
B.第二章写男子对姑娘的极度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抒写求之不得的忧思,把男子对姑娘的思念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C.第三章写男子幻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钟鼓乐之”描写的是男子幻想未来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D.这首诗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情感和自然景物完美融合,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3、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诘责(jié) 佃农(tiàn) 要塞(sè) 澎湃(pài)
B.炽热(chì) 解剖学(pōu) 冥思遐想(míng) 镌刻(jūn)
C.畸形(qí) 匿名信(nì) 荻港(dí) 翘首(qiáo)
D.妯娌(zhóu) 一绺绺(lǚ) 藏污纳垢(ɡòu) 屏息(bǐnɡ)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逾200多万册。(删去“不完全”)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收获的丰贫,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在“勤奋”后面加上“与否”)
C.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刻录了时代的变迁。(把“传承文化”和“传递感情”位置互换)
D.健全民主制度,扩充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能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将“扩充”改成“丰富”)
5、诗歌阅读。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词的下阙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描写了怎样的西湖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诗文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文在分享会上总结道:“保尔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探索之旅,是众人伴保尔成长为钢铁战士。”这众人中包括母亲和哥哥阿尔焦姆,请从母亲和哥哥中任选一人,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说说其对保尔的帮助。
8、阅读韩玉的《吃茶汤》,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年大年初一,我总会与家人去赶庙会,最喜欢龙潭湖庙会,场面大,格外热闹。各地小吃应有尽有,又以北京风味居多,爆肚、驴打滚、糖葫芦、炸灌肠,其中更是少不了一样——茶汤。
②冬阳正好,偶有一丝冷风,两株树间搭着几平方米的摊位。两个茶汤师傅,前面并肩四个大盆,满满一盆茶面,透明玻璃箱体罩着,肚子肥硕的铜壶,水在炉上开着备用。茶汤有多种口味,杏仁茶汤、炒面茶汤、巧克力茶汤、奶油茶汤。经典是老北京炒面茶汤,主料是糜子面,辅以红糖、白糖、青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
③等到摊位前围上了一圈人,老师傅开始冲茶汤。冲茶汤也是艺术,摊位前人来人往,你拥我挤,老师傅却依然慢悠悠地拿过小碗,炒面盖住碗底,先用少许水调匀炒面至黏稠状,将碗反过来朝下,茶汤可挂住碗。然后将烧开的沸水冲入碗内,水满茶汤熟。水要一次注满,倘若滴滴答答如房檐滴雨,茶汤必生,无法下咽。
④炒面茶汤色香味俱佳,细致绵密,像果冻一样透明。撒上红糖、白糖,再撒一点黑芝麻,星星点点透着清香,最后点缀上青红丝、松糕条、松子仁。大冬天里,暖心暖胃,入口香甜、滑爽、松软,舒服极了。
⑤庙会上吃茶汤的人多,人手一碗,站在大树下、马路边、摊位前,吸溜吸溜,一会儿工夫碗净肚腹暖,又溜达着去别处逛逛。一拨人刚走,新一拨又挤在摊位前,源源不断的是茶汤客人,热热闹闹的是过年味道。
⑥茶汤其实是寻常物,主料用糜子。如今糜子面多被黏高粱取代了。糜子也好,高粱也好,都是谷物。谷物承大地之气,接四时雨露,朴实亲切养人口腹。饮食五谷,就是亲近草木河流、山川大地,让人多一份自然心性。茶汤可提振食欲,增补气力,还可消积化滞。近年茶汤有新名目,鲜菱角茶汤等,不一而足。
⑦关于茶汤,民间有歌谣流传:大铜壶里炽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果腹,香甜最好饱婴孩。每次赶庙会,小孩子最喜欢杏仁茶汤。每次吃完一碗,总会呆呆地看着碗底,犹豫着还想要下一碗。杏仁茶汤莹润鲜嫩,有杏花初放的白,像春天从天边飘来的白云不经意下到凡间,落入碗里。
⑧一碗碗茶汤平添了太多新春气息。世间小欢喜,常在一茶一饭一汤间,口腹之欲,有大美存焉。
⑨我的故乡也有油茶面,亦是旧时年节吃食。炒制油茶面很简单。雪白的面粉,入锅遇热,一点一点变色,浅黄、叶黄、深黄,最终变成褐色,油先入后入皆可。两包油茶面,四方姜黄纸包得方方正正,压大红纸福字,一根细捻绳左右前后打横捆,系活字结。外加两包槽子糕,写着吉语:平安吉祥,福气满门。一套四合礼,是年节走亲访友送礼的佳品,又体面又喜气。
⑩记得很多年前,故乡城边有家糕点厂产油茶。当年的滋味,如今想起来依然让我口齿生津。茶汤或者油茶面,是岁月,是人情,是滋味深厚的世间烟火,充满新春的喜气。
【1】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茶汤”的喜爱,请概括喜欢的原因(三条即可)。
【2】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杏仁茶汤莹润鲜嫩,有杏花初放的白,像春天从天边飘来的白云,不经意下到凡间,落入碗里。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第①段中,作者写了众多小吃,最后才点出了本文的“主角”——茶汤,这是衬托的手法,具体来说,属于衬托中的反衬。
B.作者写“茶汤”,不仅局限于“吃”茶汤,还有与茶汤相关的人情百态。
C.作者写了北京的茶汤,写了故乡的油茶面,也写了糕点厂的油茶,相比之下,作者最喜欢的还是北京的小吃,因为品种更丰富,味道更鲜美。
D.茶汤,只是一个代表,其实作者真正喜爱的是岁月,是人情,是滋味深厚的世间烟火。
E.本文写民间小吃,展现了饮食文化,也反映了新春的一些习俗,内含自豪与温馨之情。
【4】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分析文章第⑧段的作用。
9、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也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充实;(2)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3)书写规范工整;(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