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桂林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科研人员(dān)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zhà)风云。

    B.中国人民用苦难淬练意志,用不屈冲破禁(gù),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juàn)刻荣光。

    C.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jiā)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huī)下持久的人质。

    D.诗歌,如流水涓涓,如(zhì)热火焰,如(feī)红黎明,是我们闲遐生活中令人回味的一部分。

  • 2、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鲁迅的作品还有散文集《呐喊》《彷徨》。

    B.《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愚公立志移山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就能成功的道理。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 3、选出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诗歌开篇写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D. 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从诗歌体裁角度来看,甲乙两诗都是近体诗,甲诗属于绝句,乙诗属于________

    (2)甲乙两诗都写了“沾巾”一词,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默写。

    读经典诗文,赏山川风物,师古圣先贤。西湖泛舟,“①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溪亭醉归,“争渡,争渡,②_______________”;赤壁吊古,“③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边塞杀敌,“角声满天秋色里,④_______________”; 涵养正气,“⑤______________,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对于《红星照耀中国》的题材问题,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赞同以上哪种观点,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至少举一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墟上的温暖

    杨力

    自从去外地打工,他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来了。现在他很想家,想尽快见到自己的父母。可是,这座令他亲切的城市一瞬间已变成了残垣断壁。突然,在剧烈的晃动中,前边一幢大楼轰然倒塌,瞬间扬起的漫天烟尘遮云蔽日,整个世界仿佛沉入无底的黑暗。过了好一阵,老钱才慢慢苏醒,他挣扎着爬起来,第一个念头是,赶快救人。

    街道已变成废墟,许多人都自觉加入到寻找生还者的队伍中,人脸上挂着焦急,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有许多人被深埋在了废墟下。

    这时,一处废墟旁传来一阵惊呼。原来有人在那里发现了被掩埋者。老钱连忙挤上去,他看到一个碗口大的洞口,洞上面压着沉重的预制板,洞内传来隐隐的呼救声。洞外的人试了几次,都因为洞口太小,洞口上面压力过重而束手无策。许多人轮换着上前,几乎每个人的双手都刨得鲜血淋漓,依然无济于事。

    这时有人提出一个办法,就是用钢管把预制板抬起来,只要扩大洞口,生还者就能爬出来。但是,当大家用肩膀撑开洞口时,人们惊讶地看到,洞内被埋的是一对老年夫妻。他们紧紧拥抱着,没有一丝松开。

    人们用皮带扣在一起做成救生环,但是当大家把救生环递进去时,老伯却不肯套在身上,他说他老伴的腿已经被砸断了,根本无力爬出去,他不能丢下老伴不管。

    似乎任何劝说任何办法都没有用了,几个撑着钢管的男子也快支持不住。就在这时,老钱大胆提出一个办法一他要钻进洞里,帮助这对老人。有人马上说这很危险,如果预制板没能撑住,如果余震发生,不但里边的人教不出,还可能重新搭上一条性命。但老钱说他个子小,钻洞比较容易,而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下,只要大伙儿挺力撑焦,他也许能行。

    几个撑钢管的小伙子肩膀都硌出了血印,但他们咬住牙,用坚定的神情支持老钱。老钱勾着头,像壁虎一样贴着预制板向洞内爬去。人们在洞外看着,大气不敢出一口,稍有羞池,后果不堪设想。老钱慢慢爬进洞内,径直把牧生环套在老人身上说:“大伯,请你相信,我们一定能救你出去。”

    老钱没有再给老人犹豫的时间,他用救生环拴住老人的腰,然后示意洞外用力,他再用双手一托,老人的身子很快被顺利带出洞口。他同样为老人的老伴套上救生绳,然后如蚂蚁搬窝似的,一点一点把老人往外拖。这时外边有人惊呼,原来是一次强烈的余震发生了。

    一些人又开始四散奔逃,只有这处废墟旁,所有的人都不敢松劲。当老人的老伴被教出洞口时,老钱用了最后一口吃奶的劲爬了出来。在又一波余震的冲击中,那个碗口大的.洞口被废墟彻底掩埋。在场的人一阵欢呼,却又捶着胸口直喊后怕。

    这时灾情已发生两三个小时,不知父母情况的老钱赶紧往家赶。可当他来到父母家前,那幢他曾经熟悉的楼房也已坍塌。老钱的心仿佛被抽空一般。听说有批被救的生还者已被送去了附近医院,他马上发疯似的往医院赶去。

    老钱来到医院,在许许多多焦急的人中,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寻找,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一声亲切的呼唤,原来是父亲在叫他轧名。当他快步奔上去时,他看见父母头上都裹着绷带,不过他们神态安详,看上去问题不大。寒暄之后他才得知,刚才那场震灾,把他父母一同理在了废墟里,是一个回来探亲的解放军,用双手把他们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父母把隔了两张病床的一个年轻军人指给老钱看,说他就是救命恩人。当老钱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过去时,那位军人也大步迎了上来,只见军人的旁边,一对老人正激动地指着老钱说着什么,而他们正是被老钱先前从洞口中救出来的那对老人。

    老钱和军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属于两个男人间的最真诚的拥抱。

    1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情节及老钱情感的变化过程。

    A思家心切,忽遭地震→B__________→C房坍寻亲,痛苦、绝望→D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下,只要大伙儿挺力撑住,他也许能行。

    (2)几个撑钢管的小伙子肩膀都硌出了血印,但他们咬住牙,用坚定的神情支持老钱。

    3小说结尾写到年轻军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以“废墟上的温暖”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一:点赞是对别人和自己的认可和鼓励,给人以力量和信心,每个人都有值得点赞的“点”:妈妈的节俭,老师的教学风格、同学的豁达、陌生人的善良、小狗的聪明……请选择好你点赞的“主人公”,以《为 点赞》为题目作文。

    要求:

    1.立意健康,内容自定,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请认真选择写作对象,确保内容充实,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流畅写作。

    2.写人、叙事要清楚,安排好详略、结构。

    3.可以借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突出中心。

    4.注意锤炼语言,力争准确、连贯、生动。

    5.字迹清楚,无涂、划现象。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