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屏东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B. 自大唐开国以来,几任明君殚精竭虑,无数贤臣业业兢兢,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煌煌盛世。

    C.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D. 回想起73年前那场触目惊心的战斗,老英雄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热泪。

  •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连qiáo  裂jūn         草长飞yīng

    B.农yàn   cāo    步duó   声匿迹xiāo

    C.猎shǒu       然piān   海枯石làn

    D.泽zhǎo  shù    mái   然开朗huò

  •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茅以昇,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C.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 4、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据此写成本书。

    B.“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是斯诺对朱德的印象。

    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写实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红色中国、红军及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彪、贺龙、彭德怀等人。

    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红军长征。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首联作者写到了①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②________的情感。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与本诗“感时花测泪、恨别鸟惊心”都写到了鸟。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会当凌绝顶,

    2 ,恨别鸟惊心。

    3阳春布德泽,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5 ,草色入帘青。

    6 ,濯清涟而不妖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8晴川历历汉阳树,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相关名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的天才‘朱、毛’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朱、毛看作一个人。”毛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朱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他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朱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从朱、毛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朱、毛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朱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朱这种宝贵的个性,立刻为众人所周知。这种性格好像是从谦虚中产生的,而这谦虚的渊源大概是他的诚实。”

    朱无论如何不是圣人,但在他自己的民众中,在到底属于中国人的绝大多数的穷人中,他依然是个可爱的人,他高高举起解放的火炬,而在未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我们可以保证他将站在那些为中国千百万大众的前途而斗争的人们的最前列。在这个革命战争中,日军许会再三宣布他已被杀(像过去国民党所干的一样)。但实际上,他永不会被杀。人们只以为他的肉体不能被毁灭,这是错误的。不能被毁灭的,却是朱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在未来许多世代中继续鼓励中国的自由战士们追求他们时代的最高目标。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

    1这里的“朱、毛”分别指谁?

    2“这种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3朱、毛有哪些共同革命活动?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情节回答。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同时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B.尼摩船长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①有家箱包企业,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用两年时间“磨”出一款碳纤维拉杆箱,实现了产量用料和工艺上的升级换代。其研发团队人员多达300多人,年均研发投入数千万元,拥有众多专利,可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一跃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有人说,不就是个拉杆箱吗?花那么大投入值吗?企业负责人说:宁愿在创新上多用劲,不能在销售上跑断腿。

    ②5月10日,是首个“中国品牌日”。品牌是什么?品牌是质量,是效益,是产品质量观、技术创新观、社会责任观、企业发展观的内在融合与统一。品牌就是竞争力,是生命力。而品牌和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任何品牌的活力都来自创新。只有通过不断注入新的科技元素,才能保持品牌的先进性;离开了创新,品牌则难免被淘汰,这是被无数品牌案例所印证了的事实。

    ③就数量而言,中国不能说是品牌小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而看内涵,却不得不承认中国仍是个品牌小国。有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产品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但是自主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只占一个。这种状况显然与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地位不相称,以至产生“海淘”“海购”等消费外溢的尴尬。

    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之于品牌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自不待言。但在实践中,企业家又受着这样或那样的观念及行为的影响。有创新费劲、跟人省力的懒汉心理,有计月有余、计年不足的短视思维,有立马投入就指望立马见效的浮躁情绪,还有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的现实困难。“人是观念的囚徒”。创新代表着发展与进步,而观念不领先、精神不领跑,必然满足现状,不思改进,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最终难免不被淘汰出局。

    ⑤在一些人看来,创新是“高大上”的东西,普通人难以企及。就创新内涵而言,确有高低层次之别,但普通人群中蕴含的创新潜力亦不容低估。前些年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就曾看到有可显示牛奶新鲜度的牛奶壶,有可用来照明的“肥皂”,有可种植植物的书桌,有可根据视力自动调节光亮的台灯等等,都是普通人作品。鲁迅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创新之花的绽放,同样离不开适合生长的“好土”。对创新者多一些关注和扶持,善待他们的每一个“异想天开”,打造一种良性机制,就能激励更多人释放创新智慧。

    ⑥品牌的背后是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做产品的人身上,就是“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格局,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持久恒力,就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探索精神。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品牌之优,优在专注。只有具备工匠精神、专注品质,“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注其神,而不摹其表”,始终瞄准创新的制高点,才能既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攀登品牌高峰。

    《 人民日报 》______年05月12日 04 版)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从箱包企业说起,有什么作用?

    3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品牌是质量,是效益,是竞争力和生命力,只要坚持创新,品牌就好永葆青春。

    B. 中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工业产品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因此也是世界上的品牌大国。

    C. 打好品牌战略必须在观念领先、机制创新、专注品质和发扬工匠精神上下功夫。

    D. 出现“海淘”“海购”等消费外溢尴尬的现象是因为我们对创新者关注和扶持不够。

    4第⑤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课堂上,我们接触了新知识、新方法;在生活中,我们接触了新环境、新朋友……每一次接触新事物,都会带给我们新奇的感受或思考……

    请以“接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