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大雾天气,游客们真是进退两难。
B. 冬天来临,连续几日的强降雪,街道上早已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C. 学校的冬运会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的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决心为班集体争光。
D. 我们进入考场后,气氛紧张,大家屏息敛声,等待着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瀚 侏儒症 任劳任怨 白手起家
B.桅杆 历青路 和颜悦色 摧枯拉朽
C.凌空 匿名信 粗制烂造 屏息敛声
D.签订 绯红色 诚惶诚恐 暝思遐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D.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下面句子摘抄自小江同学的随笔《家乡的端午》,请帮他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令村人引以为豪的是,村里的龙舟至今保留着两种最古老的式样。
B.有家人的陪伴,有悠久的文化,有传承的习俗, 无论在哪,端午节都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C.虽然不能设身处地,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也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品悟端午背后的文化内涵。
D.丰富的节日文化信息,饱含着生机勃勃的通达理念和娱乐精神。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2】理解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
6、补全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_______)
A.这个学期学过的《藤野先生》和《雪》均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别收录在《野草》和《朝花夕拾》中。
B.《海燕》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高尔基的代表作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因其文章风格峻拔清新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本文也是一篇骈体文。
D.《马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提倡复兴散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在宋代积极倡导古文运动。
(2)“照您这么说,我辛辛苦苦打捞这些财宝只是为了我自己?谁告诉您我没有好好加以利用?难道您认为,我不知道地球上还有些受苦人,还有被压迫民族,还有需要救济的穷人,还有准备报仇的受害者吗?难道您不理解?……”他收住了话……此时诺第留斯号航行在起义中的克里特岛海域,我终于明白了,他把千百万资财送给了谁!
①这段文字出自哪部文学名著?语段中的“您”是谁?“他”是谁?
②他把千万资财送给了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他发现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极为恐怖的是即使拿出他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来看,也感到一无所知……后来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疾病。他痛苦地告诉父亲,他看不懂。已读小学五年级的他怎么连天气预报也看不懂呢?他父亲不相信,带他去看医生。不料,医生经过测试,证实这是真的,并说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控制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其语言行为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可能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是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语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基本的,却是最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认记字音字义,右半球认字形,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欧美人患“失读症”概率多,而中国人、日本人患难夫妻“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为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患“失读症竹的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最后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念出采了,结果这位美国少年竟毫不费力地就把英语句子健康情况出来了。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后来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通过不断的训练能慢慢逐步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由此可见,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1】试给本文拟一个标题,要求能够准确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中、日患“失语症”的人比欧美人少得多的原因是什么。
【3】第3段画线句子中“全”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予以说明。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新闻报道,一非供保企业的送货员明知自己核酸检测阳性,仍坚持送货,导致某小区一栋楼中有五个人核酸检测为阳性,整栋楼也不得不被拉出小区,全体隔离。整个小区之前的努力也都化为乌有。
当寒冬降临时,没有生灵能置身事外;当大厦将倾,我们又怎能袖手旁观?疫情的突然来袭,我们虽不能像逆行志愿者走入前线,但我们也不是旁观者,希望大家共担责任,勠力同心,早日恢复春城的热闹繁华之景。
读完上述材料,请选择恰当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