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约能源政策的提出、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的出台以及人们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一路暴增。
B.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控制,一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C. 实施手机支付生态圈建设,将使手机支付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进而形成电子商务双向拉动,线上金融与线下实体的融合对接、并进发展。
D.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
B. 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倍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
C. 铁凝《哦,香雪》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作品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表现了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 基于近两年国内大城市过低的生育水平降低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中央调整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起正式实施。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 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 ,需要持之以恒才能 、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A.领略 历练 登堂入室
B.领略 砺炼 登峰造极
C.领悟 历练 登峰造极
D.领悟 砺炼 登堂入室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校庆时来校校友人数远超预期,使组织校庆的学校领导人满为患,苦不堪言。
②阴丽华使光武帝成为明君,褒姒使周幽王亡国,不可方物的美人不一定是祸水,也不一定是福音。
③张家界的山各有形状,或像剑,或像书,或像门……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④中国人司空见惯了安全的环境,不能感觉到生活的和平美好,直到听到叙利亚人对我们生活的羡慕赞美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⑤有的人只要做出了小小成绩,就白日衣绣,生恐别人不知道,而不知这恰是精神匮乏的表现。
⑥光天化日之下,这帮流氓竟敢在大街上上下其手,公然调戏妇女,真是猖狂至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B. 自美国实施空中打击以来,叙利亚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不少平民一到夜晚就胆战心惊,目不见睫,往往在恐惧中度过一夜。
C. 自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后,来自全国的购房客蜂拥而至,“到雄安去”建房、买房的热潮扣人心弦,但国家早就有了积极的应对预案。
D. 近日,我国第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再上新台阶,真是大快人心。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刷牙
路遥
一九七八年夏天,大山村十八岁的青年社员黑牛,在公社参加了几个月卫生学习班回来后,就成了队上唯一的“赤脚医生”了。
回队后的第二天早晨,我们这位“医生”就赤脚片儿蹲在自家门前的硷畔上,刷开了牙。作为“赤脚医生”,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刷牙的好处和不刷牙的坏处。
但是,在这个离县城一百多里路,离公社也有五六十里路的僻远山村竟然有人刷起了牙。岂非咄咄怪事?所以消息风快传遍全村,先后有一些老者和童稚向刷牙者的院子里涌来,像看一台大戏一样围住了他。
这些人围住这个刷牙的人,惊叫声和稀奇的议论,嗡嗡地响成一片。有几个老头竟然在他的面前蹲了下来,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互相指着他的嘴巴各抒己见。
黑牛向来遇事不慌不忙。这阵儿也一样:他照样不慌不忙刷他的牙。他右手很不灵巧地拿着牙刷在嘴里鼓弄了好一阵,然后取出牙刷,喝了缸子里的一口清水漱了漱口,把牙膏沫子吐在地上,又喝了一口水漱了起来。周围一圈人的眼光就从那牙缸子里看到他的嘴上;又从他的嘴上看到土地上。
现在,黑牛刷完了牙。他很高兴:虽然牙床有点疼,但口里十分清爽。他不是看见,而是感觉到自己的牙齿白净了——一定白净得像玉米籽儿一样!
他站起来了,手里端着刷牙缸子,本来转身想回家,但不知怎的,心头萌生起这祥一个欲望:乘这个机会,他很想宣传一下刷牙的好处。
他好记性——把学习班上公社医院大夫的牙齿方面的卫生知识,几乎一字不落说了一遍。他的宣传还没完,人群里就发出了嘲骂声:
“哼!逛了几天门外,倒学起文明了!”
“哈呀,一股洋腻子味,把人鼻子熏坏了!”
这时候,只见一个黑胡巴茬的老汉满脸通红,豁开人群,径直朝人圈里的黑牛走来。他没出声,抡起庄稼人粗壮的胳膊,朝黑牛的嫩脸蛋上狠狠扇了一记耳光,然后大声喝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
老汉一记耳光打散了看热闹的人群,院子里很快就剩下了他父子俩。
黑牛眼里噙着两颗泪珠,说:“爸,你为啥打人哩?我现在是‘赤脚医生’,给大家说讲卫生的道理,有什么不对?”
“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别给老子胡说了!趁早把你那些刷牙家具撇到茅坑里去!”
当天晚上收工后,满肚子委屈的“赤脚医生”去找生产队长——叫队长评评理吧!
老队长五十多岁的人,害着严重的气管炎。这阵儿正盘腿坐在煤油灯前,一边猛烈地咳嗽着,一边用劲地抽着旱烟锅——不知哪个村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庸医生告诉他抽旱烟能治气管炎。并且理论说,气管炎是寒症,烟是热性的,驱寒。老队长竟相信了这“偏方”,尽管越抽咳嗽越厉害,他还是拼命地用这“偏方”疗治他的气管炎。
老队长还没等他开口,便一边咳嗽,一边抽烟,一边说:“事情我都知道了。咳,你们这些年青人。庄稼人还刷牙哩?你看你洋不洋?咱个老百姓,刷那牙干啥?如果全村的青年人都搞这个刷牙的把戏,这坏风气传开来还了得?当然,话又说回来,谁没年青过两天?有缺点错误改了就对了。你也不要为这事熬煎,在咱社员会上好好检查一下思想就行了……”
老队长苦口婆心教育完黑牛,就猛烈地咳嗽起来。他赶紧抽了几口旱烟,接着又是一阵更猛烈的咳嗽。
等咳嗽暂时平息了的时候,他抬起头吃惊地看见坐在脚地小凳上的“赤脚医生”正流眼泪哩。他赶忙安慰说:“你看你这个娃娃,哭啥哩,以后不刷就对了嘛!”
黑牛满面流泪从小凳上站起来,几乎是绝望地喊道:“老队长,我检查!但你也叫我刷牙吧!刷牙是讲卫生哩!”
“还刷哩?哎呀,你这娃娃怎学成了个这?”
老队长也动气了,他直起身板来,想大声说些什么,一阵猛烈的咳嗽终于使他什么也没说出来,上气不接下气,慌得黑牛赶忙上去给他捶背。
咳嗽停息了的时候,老队长已经没力气说什么了。他背靠在铺盖卷上,闭起双目,痛苦地喘息着。
黑牛简直难受得连气也出不上来了。他觉得很闷,便从这屋子里出来了。
他站在村头一棵老榆树下,望着星光下朦胧的连绵不断的大山久久地出神。全村人都睡了,看不见一星灯火。夏夜的风把他那梳得很整齐的少年偏分头吹得纷乱。在这沉重的寂静中,他突然好像听见地平线那边隐隐约约有些隆隆的响声。天很晴,不像是打雷。是什么呢?是汽车?是火车?是飞机?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这声音好像是朝着他们村来的。少年特有的憧憬和幻想,使他忘记了一天的不愉快,惊喜地用眼睛和耳朵仔细搜寻起这些声音来;黑暗中他微微笑咧开的嘴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夜。
(原刊甘泉县内部文艺刊物《泉》197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牛宣讲刷牙的益处,遇到了重重障碍,多是由于他只是一个“赤脚医生”,不过参加了几个月卫生学习班,宣传缺乏说服力。
B.作者善于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黑牛的执着、老汉的粗鲁、老者童稚的好奇跃然纸上。
C.小说开篇以简洁文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唯一”二字,为后文叙述黑牛开展工作遇到的各种阻碍做了铺垫。
D.文中譬喻源于生活,写村民“像看一台大戏一样围住了他”,以及黑牛感觉牙齿“白净得像玉米籽儿一样”,充满了乡土气息。
【2】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记述老队长咳嗽的相关内容?
【3】小说结尾一段在平易的语言中潜藏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_____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满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2)《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
9、把下列句子在补写完整。
⑴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⑵____________,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⑶嗟乎!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⑷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⑸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⑹日落江湖白,____________。(王维《送邢桂州》)
⑺______________,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偶成》)
⑻桃李不言,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善于反思的人通常会不断超越和完善自己。因此,《论语》中指出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要____;《劝学》中也强调____,才能成为一个智慧明达,日趋完善的人。
(2)中华民族向来尊师重道,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用是____;宋濂堪称尊师重道的典范,《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他在陪侍老师请教问题时,总是保持____的姿态。
(3)猿是我国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声之高急,似哭似号,传达出一种哀怨愁苦之意,如《琵琶行》中的____一句,《三峡》中也写到猿的叫声____,悲哀婉转,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很久才消失。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达思想集聚阻塞后才有作为,只有从神色或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的道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 _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他是个旷达的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格调也是豪壮的,但政治上的失意,复杂的心情,还是在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体现出来。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____________,孙叔敖举于海。(《孟子》)
②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③__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④____________,肇锡余以嘉名。(《离骚》)
⑤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⑥____________,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⑦凭君莫话封侯事,________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
⑧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这两首诗歌从题材上看都属于__________诗,第一首诗歌所写的景物季节是____________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和“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两句共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鲍子都,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大司马王商辟宣,荐为议郎,后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为西曹掾,甚敬重焉,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岁余,宣坐免。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是时,帝祖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始执正议,失傅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宣以谏大夫从其后,上书谏阻。上以宣名儒。优容之。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宣复上书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芫司隶,官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成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之心,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
(《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B.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C.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D.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文中指鲍宣以此科进入仕途。
B.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者。汉朝选拔人才的科目,常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者。
C.三公,文中指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的合称。
D.田牧,指打猎与放牧,又指农业和牧业,后泛指从事农牧生产,在文中即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宣勤奋好学,颇受中央和地方官员器重。他先后担任过都尉、太守的功曹,并被大司马和大司空先后举荐担任官职。
B.鲍宣数次上书论政,曾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而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因此对他很是优待宽容,没有怪罪于他。
C.鲍宣不惧权势,对宰相同样不留情面。他曾将依仗权势,违反规制,乘车在驰道中行走的宰相属吏逮捕,并没收其车马。
D.鲍宣忠于汉朝,忠诚正直。他被王莽视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后以牵连陇西辛兴一案为由被捕入狱,并在狱中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
(2)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
【5】文中“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漫威之父”斯坦·李和“武侠泰斗”金庸作为中西方英雄的造梦大师,创造了几代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传奇,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们的共同的文化情结,斯坦·李用画笔、金庸用文笔为全球爱戴他们的人们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瑰丽宏伟的世界。
材料二: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演讲稿,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准备在联合国世界青年峰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