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大多A级景区都是地质地貌唯一性景观,或是重要的人文历史古迹, ① 设立国家级别。黄山泰山等景区 ② 成为了城市名片而闻名中外。 ③ “树大招风”,著名景区必然吸引大量客流, 衍生 ④ 一系列管理问题:这些游客如何安排?游客需求与景区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妥善处理?消防等安全保障有没有跟上去?这些由于“树大”招来的“风”拷问着景区经营水平。 ⑤ 是很多地方引进了企业动作后, ⑥ 收门票坐吃山空的经营模式真的就被问住了。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因而 | 甚至 | 但 | 从而 | 尤其 | 只 |
B | 就 | 因为 | / | 从而 | 尤其 | 就 |
C | 就 | 甚至 | / | 进而 | 但是 | 只 |
D | 因而 | 因为 | 但 | 进而 | 但是 | 就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A. 保安师傅老王说:“校长,您家父来了!”
B. 劳驾您把桌子上的红色小提包递过来!
C. 这里条件简陋,但没关系,我会海涵的!
D. 衷心感谢各位为我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该名容貌已在监控画面中出现的女嫌犯,忽然出现在吉隆坡第二国际机场内徘徊,在场警方认出后当场将她逮捕。
B. 接到群众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嫌疑人的家中进行走访调查,查询其踪迹,发现犯罪嫌疑人与他儿子同龄的刘某曾经同居过。
C. 女儿郭桂芳自1990年失踪至今的25年里,一直在等待女儿失踪案件能有积极进展的河北反腐英雄郭建民,于11月28日在家中去世。
D. 报道称,特朗普的构想是,通过保障朝鲜现行体制安全并允许美国民间企业对朝进行投资,来减轻朝鲜因放弃核武器导致的政权崩溃的担忧。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各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各省市“异地高考”方案纷纷出炉。在北京和广东,考试资格将与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和打工者的积分挂钩。方案一出台,很多打工者大感失望。随迁子女的高考资格需要与父母的居住证捆绑,不少网友认为这对于解决异地高考的核心问题不过是 ▲ ,相关专家表示,不同地域教育承载压力不同,改革自然不可能 ▲ ,更不可能 ▲ ,应允许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A. 扬汤止沸 并驾齐驱 一蹴而就
B. 隔靴搔痒 齐头并进 一挥而就
C. 隔靴搔痒 并驾齐驱 一挥而就
D. 扬汤止沸 齐头并进 一蹴而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马福来说,国家冲浪队在成立后,他曾带队到法国参加世界冲浪锦标赛,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B.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其海拔相对较低、生态佳、含氧量相对高等优势可以让旅游者逐步适应高原气候、渐进式地游览西藏,因此素有“进藏第一站”之称。
C. 近日,格力电器与阿里巴巴签署百亿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零售、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进产业方面的颠覆式变革。
D. 北大教授饶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相比科学,中国古代的技术稍好些,但总体也是落后于西方的。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8.5,裂度12,死27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6千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版块就有6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于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7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 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顽强的意志。
C. 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 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3】“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不可融合为一群,并认为这是自古皆然的法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对当时人们只知道学习句读,却不知从师以解决疑惑的现象给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由是庄子的核心追求之一,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千岩万转路不定”写自己迷失在“仙界”中,《蜀道难》中他用与之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蜀道山势迂回,让人迷惑的特点。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再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恻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就是失其本心的行为。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揭露并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并大肆挥霍的行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连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中国古人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人格的形象表述。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不息的认识。
(3)后人在表达难事“突然出现转机”之意时,常用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世外桃源中老人和孩子的快乐生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秦人对珍宝不当回事的态度。
(3)李商隐在《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两个典故。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常常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用“_____”和“_____”两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经金人入侵战火的人们淡忘当年的屈辱岁月、而今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与批判。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得胜令
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①,一雨足沾濡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
【注释】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②沾濡(rú):润湿,润泽。③和余:连同我。一说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诗人的不同心情。
B. 三四句,作者以纤细的笔触,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
C. "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
D. "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E. "无是处"是说没办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
【2】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来表现诗眼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③,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②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书·循吏传》)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谭:通“谈”,与…商谈。③理:司法衙署,狱官。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B.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C.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D.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
B. 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私自随便动用的。
C. 考课:按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奖励并行。
D. 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尚宽处置突事件果断周密。知平阳县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
B. 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果断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
C. 赵尚宽善于从实际出发治理州县。他根据唐州历五代乱的情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
D. 赵尚宽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王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2)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
15、根据以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互联网”会带来什么?是行业整合还是技术整合?是社会环境的大变革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构?是对社会固有思维或传统的颠覆还是对抗现实的强大武器?或是其他……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研究各种新现象、新思维、新模式,这也是一种新“现象”。各人的思考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