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乌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C.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 中国越发展得好,越能够成为捍卫正义的中坚力量,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各国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本轮督导中,各督导组在人员上配备了“正部级挂帅”的高规格,而“打伞破网”则被继续列为督导重点。

    B.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的园艺博览会。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校园伤害事故,学校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D.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非常喜欢老舍的小说,对《四世同堂》曾反复阅读,直到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①我忽然迷乱起来,

    ②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

    ④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⑤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

    ⑥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A.①④⑥③②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⑥①④⑤ D.①⑥③②④⑤

  • 4、下列各句中带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 3000 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⑥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在吉布提建立军事设施将更好地完成中国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和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航行经商的中国人的权益。

    B.杭州市出台《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激励领导干部积极融入改革创新大潮,为“狮子型”干部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

    C.活性炭组成成分主要是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配置而成,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D.国际足联新主席凡蒂诺能否驾驭好国际足联这艘大船,使它平稳健康地向前航行,不仅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和魅力,还在于他能否团结全世界的足球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 河

    周涛

    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20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眼看着在河对岸的酒厂就要到了,它却在河边突然显示出劣根性:不敢过河。

    它是那样怕水。尽管这河水并不深,顶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光柔和闪动,而宽度顶多不过十几米。但是它却怕得要死。这匹蠢马,这个貌似矫健的懦夫!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仿佛面前横陈的不是一条可爱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线或无底的深渊。

    我怀疑这匹青灰色的马对水一定患有某种神经性恐惧症。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的岁月里,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因而这愚蠢的畜牲总结出了一条不成功的经验,像一个顽固的被捕的间谍似的,任凭你脚踢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词跨过头脑中那个界线。

    我想了很多办法——用皮帽子蒙住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奔驰,然后暗转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备而奋然驰过,结果它却在河沿上猛地顿住,我反而险些从马头上翻下去.不远处恰有一座独木桥,我便把缰绳放长,自己先过河到对岸,用力从对岸那边拽,但它依然劈腿扬颈,一用力,我又差点儿被它拽下水。

    面对如此一匹怪马,我只好长叹:吾计穷矣!但今天又必须过河,我必须去酒厂;倘要绕道,大约需再走20公里。无奈之下,只得朝离得最近的一座毡房走去,商量先把马留在这里,我步行去办完事再来骑走。

    一掀开毡帐我就暗暗叫苦,里面只有一位哈萨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风沙天的昏黄落日,没有神采;而那身躯枯瘦衰老,连站起来也很困难似的。看样子,她至少有80岁;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谁知哪一刻便灵魂离开躯壳呢?可是既然进了门,总不好扭头便走,我只好打着手势告明她我的困难和请求,虽然我自己也觉得等于白说。

    她听懂了——其实是看懂了。摆摆手,让我把她从床上搀起来,又让我扶她到外边去。到了河边上,她又示意让我把她扶上马鞍。我以为老太太的神经是不是也不对劲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无论怎样钦佩哈萨克人的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这种可笑的打算。

    可是当我刚把她扶上马背,我就全信了。她那瘦小的身躯刚刚落鞍,那马的脊背竟猛然往下一沉,仿佛骑上来一个百十公斤重的壮汉,原来的那种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顽劣劲儿全不见了,它立得威武挺直,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强有力的统帅那样。这马不愚蠢,倒是灵性大得过分了。它当然还是不想过河,使劲儿想扭回头,可是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转不能。它小蹄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似的转化为前进的力,嗒嗒地跃进河中,水花劈开,在它胸前分别朝两边溅射。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后一步竟跃上河岸,湿漉漉地站定。

    我把老太太扶下马,又把她从独木桥上扶回对岸,然后在她的视线里牵马挥手告别(我不敢当她的面上马)。她很弱,在河对岸吃力地站着,久久目送我。

    此事发生在1972年冬天的巩乃斯草原,而天山,就在老人的身后矗立,闪闪发着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开始马不愿意过河,甚至对过河表现出恐惧,是因为它曾经遭受过洪水的可怕袭击。

    B.文中采用了对比写作手法,“我”的年轻力壮与老太太的年迈体衰,马在“我”面前的桀骜不驯与在老太太面前的心神相通,激发读者兴趣,引人深思。

    C.小说描写了“我”一次骑马过河的生活片断,并由此感悟出人与动物相处的真谛,给人以生命的思索与启迪。

    D.小说语言充满张力。自然环境的壮美,马的个性与飘逸,老太太衰弱及其瞬间迸发的力度,都是通过作家精彩的语言描写来传递的。

    【2】①为何我最初觉得马“愚蠢”,后来又说它“不愚蠢,倒是灵性大的过分”?

    ②老太太示意我扶她上马鞍,我却以为她的神经“不对劲儿”,请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段表现“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3】小说最后一段补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老人背后的天山,有何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舳舻和旌旗概括了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紧接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叙写了妇女儿童们去饷田的情形。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秋叶飘零,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3)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追逐败逃的齐国军队之前,曹刿没有贸然行事,为分析敌情而采取的两项行动是“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____________”,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一句先写出阿房宫的地理走向,再点出它一直通到了咸阳;然后以“______”一句描绘出飞檐的状态。

  • 1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范仲淹《岳阳楼记》里,“________。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庙堂”一词就用了此法。

    ②借喻与借代有别,司马迁《鸿门宴》里,“吾入关,________,封府库,而待将军”中的“秋毫”属于借喻。

    ③与豪放派“气象恢弘”不同,婉约派“辞情酝藉”,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冷冷清清,____。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等句辞情悲切,意蕴无穷。

  • 1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孟子》)

    (6)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7)主忠信,毋友不知己者,______________。(《论语)

    (8)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表现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建业

    丁开

    谁遗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①建业:今江苏南京,苦有“金陵”“健康”等称呼,该诗写于南宋灭亡后。②语出《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

    B.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感叹。

    C.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D.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

    【2】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中彦,字才甫。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从下熙、河、阶、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师还,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徒治北山,因险为垒。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皇统初,为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略,官名,南北朝时曾设经略之职,唐初边州置经略使,宋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民兵之事,皆简称“经略”。文中指筹划治理。

    B.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中“王师”义同。

    C.浮梁,此指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浮梁”义不同。

    D.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黑、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任秦风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您治犯法的朝廷宗室示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海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自姓,只处死了首恶刘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求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去市哀悼,立像祭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置,人服其明。

    (2)时准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是有关“乐”的三种表达。

    如果把“三乐”进行不同的排序,可能会获得不同的关系、意义和境界。比如,有人把三者排序为“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认为自得才能获得自由,自由才能知道知足的标准,知足后才有可能去助人。

    那么,你对“三乐”是怎样排序的?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