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潜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ái)   ()盛 紧()咒 (jiū)形鹄面

    B. (qìng)   颓()   林(yīn)道   退避三(shè)

    C. (yàn)品 熟(rěn)   侯(hòu)选人   叱(chà)风云

    D. ()帖   (jié)骜   胃(kuì)疡   (tǐng)而走险

  • 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沙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整合旅游资源,巧立名目,以重大旅游项目为载体、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展项目合作,打造生态旅游圈。

    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强劲,许多企业对此垂涎三尺,中外汽车生产商都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尽管政府减少此类补贴,但相关需求却持续上升。

    ③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在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要师心身用、终身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

    ④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启“雨雪冰冻降温”模式,8日终于放晴。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在短暂间歇期过后,新一轮雨雪天气将再次来袭。

    ⑤长安街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闯红灯,还是有人对此置之度外,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⑥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A.《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害后,刘备决定“提兵问罪于吴”,秦宓因力谏而被报仇心切失去理智的刘备斩首示众。

    B.《家》在展示情节的同时,流泻着强烈激荡的情绪,这在觉慧这个人物形象上有集中的体现。

    C.《呐喊》中多篇小说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药》中华老栓用蘸着人血的馒头治儿子的痨病而儿子终不免一死,《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在孤苦无助中凄惨地走向深渊。

    D.《边城》中的人情和人性之美通过那条黄狗也能体现出来:黄狗和爷爷及翠翠和谐相处,终日形影不离,在爷爷去世后,黄狗也绝食而死。

    E.《老人与海》结尾写曼诺林决心跟老人一起出海,这种真挚动人的情谊,给老人孤苦无依的生活带来了温暖,也给作品增添了令人快意的亮色。

  • 5、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国际旅游节大会上,文化旅游部部长致辞,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在金砖国家厦门峰会上,我国代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

    C.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校长勉励广大学子立志于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 在中美贸易摩擦会谈中,谈判专家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转化视角对待双方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

    非常了解(%)

    了解(%)

    不是很了解(%)

    一点不了解(%)

    没有考虑过(%)

    个性

    30.2

    60.3

    7

    1.9

    0.6

    兴趣

    28.5

    49.7

    18.1

    3.2

    0.5

    能力

    27.9

    53.2

    15.6

    2.5

    0.8

     

    选项

    很强(%)

    较强(%)

    一般(%)

    不具备(%)

    没有考虑(%)

    合作意识

    19.7

    32.4

    45.8

    1.2

    0.9

    竞争意识

    21.3

    24.5

    45.6

    5.4

    3.2

    创新意识

    15.5

    33.3

    41.9

    5.9

    3.4

    社会适应能力

    23.5

    21.2

    51

    0.3

    4

    人际交往能力

    22.6

    37.9

    36.7

    0.3

    2.5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B. 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

    C. 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

    D. 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的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总体认识比较到位。

    B. 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C. 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D. 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3)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7)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 (《论语•子路》)

    (8)登山则情满于山,____________。 (刘勰《文心雕龙》)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直接描写女主人公起早贪黑一直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2)“人境庐”是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其名应是取意于陶渊明“     ”的诗句。

    (3)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处理的句子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孤独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阐述“逐齐师”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女子在婚姻中没有什么过错,男子却对爱情没有定准,“_____________”,以致女子婚姻生活悲惨。

    (3)《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风光。作者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来描写山间朝暮之景色,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山间夏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秋叶飘零,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3)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 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 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1全曲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一人物形象。

    2请赏析这首元曲的语言特色。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初举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所在有能政。迁辽东属国都尉。时鲜卑犯塞,颎即率所领驰赴之。既而恐贼惊去,乃使驿骑诈赍玺书诏颎,颎于道伪退,潜于还路设伏。虏以为信然,乃入追颎。颎因大纵兵,悉斩获之。坐诈玺书伏重刑,以有功论司寇。刑竟,征拜议郎。羌与烧何大帅寇张掖,攻没钜鹿坞,杀属国吏民,又招同种千余落,并兵晨奔颊军。颎下马大战,至日中,刀折矢尽,虏亦引退。颎追之,且斗且行,昼夜相攻,割肉食雪,四十余日,遂至河首积石山,出塞二千余里,斩烧何大帅,首虏五千余人。颊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虏兵盛,颎众恐。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激怒兵将日:“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颊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时,窦太后临朝,下诏日:“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曾未浃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功用显著,朕甚嘉之。须东羌尽定,当并录功勤。今且赐颎钱二十万,以家一人为郎中。”敕中藏府调金钱彩物,增助军费。颎行军仁爱,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手为裹创。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与将士同苦,故皆乐为死战。党中常侍王甫。时司隶校尉阳球奏诛王甫,并及颊,就狱中诘责之,遂饮鸩死。

    (摘自《后汉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B. 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

    C. 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

    D. 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 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皇帝的诏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用泥封固。

    C. 张掖,西汉时“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置张掖郡,古称“甘州”,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称。

    D. 中常侍是仅有虚衔的加官。西汉前期只有常侍之名,或称常侍郎,获此号者多为皇帝宠幸之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段颎才华出众,善于治理。他从年轻时便坚定了志向,后被推举为孝廉,在担任宪陵园丞、阳陵令等职务的时候,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B. 段颎善于迷惑敌人,奇兵取胜。他担任辽东属国都尉时,用诈称送玺书退兵的方式,迷惑了鲜卑敌人,把入侵的鲜卑人全部斩杀俘获。

    C. 段颎作战毅力非凡,不怕吃苦。羌族与烧何大帅侵犯张掖时,他连续追赶四十多天,割肉食雪,一直追到河首积石山,最终大获全胜。

    D. 段颎懂得体恤士兵,深受爱戴。他以仁爱为本,士卒有疾病,总是亲自慰问,亲手为士卒裹伤,与将士同甘共苦,军士都愿为他死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

    (2)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现在一些中小学纷纷组建话剧社团,排演各种剧本,举办话剧节,兴起了一股热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看法。

    ②请从下列诗句中选取一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其画面。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③请以“起风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