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屯昌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折磨(zhé)折本(zhé)折腾(zhē)

    B. 参天(cān)参差(chēn)参考(cān)

    C. 纵横(héng)横行(héng)蛮横(hèng)

    D. 倔强(jiàng)强壮(qián)强迫(qiǎng)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仰”“劳驾”——敬辞

    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李逵——刺配沧州道

    D.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B.由于爱心团体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C.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完善道路设施,增强法律意识才是根本途径。

    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前进入互联网和自媒体发达,语言的使用也迎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

    B.“文字失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什么都让网络“背锅”。

    C.通过人们阅读积累、独立思考、勤于输出当下感悟,使“文字失语”的问题解决。

    D.网络用语是否导致语言匮乏,关键在于形成正确的“语言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文赏析,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____________

    (4)写山“奇”的句子:___________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红星照耀中国》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72周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水不忘挖井人,某校八年级拟开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书中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更好地开展交流活动,请你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仿照示例,拟写一条读书交流会交流专题(研究或讨论的题目),根据你的专题,再设计一个相关的问题。(要求:不能与示例重复,内容明确,专题和问题都不超过20字)

    示例:

    专题:关于长征

    问题:长征有什么历史价值?

    专题: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以“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作品内容,举出一件红军长征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具体事件,并简要分析其精神内涵。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银行里的男孩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兴趣?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3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请分析“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每一张迎接春天的笑脸后面,都藏着过去一年的努力和坚持。

    上面这句话,让你有何触动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2)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5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