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qiào)首 (jié)责 镌刻 惨绝人寰

    B.雨(zhòu) 掸精竭虑 泄气 周(jì)

    C.黑(yǒu) 杀戮 蒙(mèi) 建树

    D.由衷 不(chuò) 掌故 锐不可(dǎng)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种价值观念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2011级硕士研究生陈晨是我国成功登顶珠峰的在校首位女大学生。

    C.小学毕业已经两年多了,张老师那悦耳的声音和亲切的笑容还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D.在国家“双减”政策下,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浣溪沙》作者是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首词透露出生活哲理。

    B.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

    C.孙悟空有三次离开团队的经历,第一次是受不了唐僧的唠叨,第二次是打死了一群草寇,第三次是打死了白骨精。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所呈现的母蜘蛛有着与人类一样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优秀的作文应能做到写景状物,入木三分,叙述紧凑,扣人心弦,婉转流利,结构严谨,言近旨远,逸趣横生,隽永含蓄,亦有情韵。

    B.诗人每临风对月,常触目伤怀,皆寓于诗词,以写其中不平之气。

    C.远处是层层叠叠、抑扬顿挫的山峦,一山淡,一山浓,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似的。

    D.苑中的建筑与景致的设计,都构思精致,巧妙绝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下列文字,把诗句补充完整。

    祖国的大好河山,总令人心生赞叹,悠悠爱国情思尽显音韵和谐的优美诗中。看到富春江上奇山幽谷,吴均发出“①______,望峰息心;②______,窥谷忘反”的感慨;曹操“③______,志在千里;④______,壮心不已”(《龟虽寿》)将一代英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溢于言表;来到塞外,王维笔下“⑤______,⑥______”(《使至塞上》)苍茫辽阔的画面,给人雄奇壮丽的感觉;杜甫“⑦______,⑧______”(《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泪眼看春花、侧耳听鸟鸣,国破家亡之悲力透纸背。烈马秋风塞外,杏花春雨江南。祖国的壮丽山河,惹起多少文人的情思。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书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昆虫记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1)作者法布尔是_____(国家)著名作家,他编写的《昆虫记》堪称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________”之美誉。

    (2)作者给些昆虫形象地起了绰号,请为下列绰号选择对应的昆虫。

    大孔雀蛾 蟋蟀 金蜂 无翅黄蜂 蝴蝶 灰蝇 螳螂 蝉

    ①真正的侠客 _________

    ②天生的歌唱家:蝉;

    ③音乐家:蟋蟀

    ④美丽公主 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背影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甲)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乙)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丙)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⑧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文中(甲)(乙)(丙)三处作者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甲):_____(乙):______(丙):_______

    3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

    事件

    回家奔丧

    送站

    买橘子

    对父亲的情感

    同情理解、伤感

     

     

    4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5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也有时会感觉到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试举一例并谈谈你对这种“聪明”和“迂”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