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促进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B.尽管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游戏规则,我们都无法想象网络营销产业会走向何方。
C.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国人密切关注的冠军。
D.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我国已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规范体系。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是傅雷先生逝世50周年,各界人士齐聚其出生地上海惠南镇,举行了“赤子之心”纪念傅雷先生。
B. 专家们认为: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C.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如果仔细听他的歌,看他的歌词,就会发现诗歌性在他的作品里是多么举足轻重。
D. 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3、班级举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结合“知识卡片”,判断下列选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①徐州狮子山楚王陵 ②徐州剪纸 ③徐州香包
④江苏柳琴戏 ⑤徐州黄楼 ⑥徐州伏羊食俗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梦寐以求”出自《诗经·周南》中的《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级集体阅读《傅雷家书》,小文制作了阅读分享卡,请依据提示完成题目。
好孩子,你忙,你提笔远不如弹琴那么容易。 我也忙,可是我十分钟一刻钟就能给你写上一张纸。只要你不嫌繁烦,我可以经常跟你谈天,譬如听我独白。只要你的静默不是因为病了,我决不多操心。
一九五四年二月四日
(1)从文本语言特点考虑,填入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①好吧,我们不再要求你多写信。 ②弹琴重要,写信不重要。
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2)家书除读起来感人至深外,文字也富有特色,请以上面画线句为例加以赏析。
希望你常常用这个步骤来“巩固”你很快得来的新东西。长此做去,不但你的演奏风格可以趋于稳定、成熟;而且你一般的智力也可大大提高,受到锻炼。孩子!记住这些!深深的记住!还要实地做去!这些话我相信只有我能告诉你。
(3)作为语言大师傅雷,其家书的标点、句式也值得品味,请赏析划线句。
(4)金庸曾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小语读完《傅雷家书》后,用一个“真”字概括傅雷其人,并做了如下的梳理,请你结合小语的梳理和名著相关内容,谈谈对金庸这句话的理解。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代人的年
曹文乾
①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年货市场更是火爆,人们大包小包地把年货争相拎回家,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一眨眼间新年又来了。
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过年的认识也就不一样。父辈们惧怕过年,我们小时候望过年,现在的人顺其自然,对过年既不怕也不盼。
③据奶奶讲,有一年除夕,她早早起床,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去打理安顿她的九个儿女。那时娃儿们没衣穿,男娃子便在肚脐处用一块“遮羞布”缠住,这就算是穿衣了。父亲九兄妹把小脚丫插进热灰里,围坐大火笼,活像几只灰老鼠。奶奶那天为全家人准备的团年饭是“野菜面子汤”(将小麦面兑水搅拌而成的面疙瘩与野菜煮沸)。全家人正端碗吃着,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哐咚哐咚”的军靴声,这是日本鬼子进村大扫荡来了。奶奶紧紧抱住她的幺儿子——我的父亲,心一下子悬到了嗓门眼,万幸的是日本鬼子总算没有闯进屋来。
④父辈们那代人,到了过年那天总算可以吃上一口白米饭,真真切切地体味纯米饭的滋味,365天解一次馋,因而望过年也是人之常情的。
⑤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次过年,父亲手里拎着从生产队分来的一斤半猪肉和3斤菜油,满脸的欢喜。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过年有肉吃啰!”一边手舞足蹈。我依稀记得那次年饭桌上,母亲摆上了几个菜,那可是一年中最丰盛、最可口的饭哩。
⑥我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天天掐着指头算还有几天过年,盼过年是因为那时候很穷,平时生活都是吃一些红薯和菜饭,甭说猪肉、饺子了,等到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有了,我们就狼吞虎咽一饱口福。平日里也没有新衣服穿,因为一没有钱,二没有布票,那个时候凭布票购布匹,每人每年划不到一件衣服的布匹,我们5兄妹就轮流地买布做衣服,老大穿不了的衣服就老二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捡旧”,直至这件衣服补丁连补丁。过年还有我们男娃子最喜欢玩的鞭炮,平日里听不见鞭炮声,也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放鞭炮。
⑦拜年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一,我和堂兄姐弟们去给父辈们拜年。当时,三妈居住较偏僻,我们十多人结伴而行,便派大哥作为代表去给三爹拜年。大哥拜年归来告诉我们,三妈特高兴,还为他煮了一个荷包蛋。我们听说后,个个后悔,当初该跟大哥一同去的。于是乎,我们浩浩荡荡蜂拥而至直奔那山旮旯的三妈家。到了三妈家,我就担心得很,三妈有没有这么多鸡蛋啊,我眼珠子骨碌碌地盯着三妈的厨房,可就是不见三妈灶里冒出烟来。看来荷包蛋是没有指望了。临走的时候,哥哥姐姐们一个劲地往我小小的衣兜里塞“豌豆”(蚕豆)、“苕皮子”(红薯片)。我心想,今儿哥姐们咋对我这么宠。可脚下刚迈出三妈的家门,哥姐们把我的衣袋抢得个精光。
⑧成年后的我们总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付过年,因为幸福一直萦绕着我们。平日里想吃就“嚓嚓”地剁它几块五花八门的家禽野味。只要经济宽裕,心想就能成。因此,一年365天,每年你都可以杀猪宰羊,每天你可以去泡餐馆,安逸地享受,拥有幸福的日子真好!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萦绕______(2)偏僻_____(3) 搅拌_____(4) 幺儿子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
(2)于是乎,我们浩浩荡荡蜂拥而至直奔那山旮旯的三妈家。
【3】三代人的年各有怎样不同的特征,请概括说说。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过年有肉吃啰!”一边手舞足蹈。”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5】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6】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成年后的我们总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付过年,因为幸福一直萦绕着我们”这句话的内涵?
【7】作者饱含深情的回忆儿时“年”的味道,丝丝感动润心田。包饺子、挂灯笼、放鞭炮、拜大年……春节的习俗太多太多,家庭的年味也太过丰富,请你也用生动的语言来回忆你家的幸福“年”味。(至少运用一种描写方法)
9、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ㅤㅤ人生旅途有无尽的故事。沧海一粟的时间变更,河流山川,星河故土,都是我们曾到达过的地方;含着泪相拥,还是打过招呼后擦肩而过,那始终是我们不曾忘怀的一段邂逅;那一夜清风拂面,落霞漫天,形成我们旅行日记上无法替代的诗篇……
ㅤㅤ不要赶路,去感受路。
请你在以下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一篇作文。
任务 | 要求 |
任务一 | 选择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旅行,写一篇游记。 |
任务二 | 参与班级“我在旅途”主题演讲比赛,写一篇演讲稿。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