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无乃尔是过与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非我也,岁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对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罪:罪过)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盾牌)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折断)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权衡,比较)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D.衡少善属文(属:连缀) 惠等哭,舆归营(舆:车)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一唱三叹的京剧,婉转悠扬的黄梅戏,缠绵悠远的昆曲……作为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流转千年,经久不衰。___________。剧种数量急剧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寥寥无几,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日渐凸显。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娱乐方式让传统曲艺再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如何有效遏制颓势,让衰落的戏曲再现新生机?
A.但是,时代的变迁使得戏曲艺术已经丧失了生命力
B.但是,戏曲艺术已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C.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正日趋衰落
D.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4、与“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继续挣扎着前进。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追问。“老了。”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下列选项中的词牌名和词句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词牌名)
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A. 定风波 盈盈笑语无烦恼 B. 菩萨蛮 一川烟雨寒波渺
C. 醉花阴 蟠桃结子知多少 D. 西江月 舞低杨柳楼心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后,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得到了高速增长,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群也开始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校园贷遂成为消费金融市场里面的新兴发展市场。自2010年到2015年,全国高校总数基本保持平稳,在3600家左右,而在校学生数量则呈现逐年缓慢增长趋势,在2015年达到2628万,如果按每个学生每年消费5000元估算,校园贷可以达到1300亿的消费市场。
大学生是一个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而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分期贷款消费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了高额一次付清和入不敷出的消费难题。
(摘编自《校园贷现状简要分析报告》)
材料二:
(摘自《互联网消费金融常见模式》)
材料三:
“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近日,教育部和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货”,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引发社会关注。
前不久,陕西21岁大学生小朱因无法偿还校园贷而跳江自杀,成为这一灰色金融形式酿成的又一悲剧。而每一起因校园贷引发的不幸背后,都事关学子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零门槛”“无抵押”“高额度”等宣传遍布陷阱,让大学生一经借贷便深陷其中。这种病态模式和恶劣影响,早已超出金融领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各家校园网贷平台野蛮扩张,乱象愈演愈烈。一些平台对代理中介或借款方管理不力,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校园贷沦为“校园害”。这乱象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命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网上借货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货的警示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摘编自人民日报《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村料四:
高考结束后,又将有一大批新人将走进大学校园,办一张信用卡,会是他们中很多人的选择。而在监管机构严整“网络贷款机构校园贷”的当下,银行在阔别大学生借贷市场数年后再度回到校园。多家银行争相推出学生信用卡,发力学生市场。近年来,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人,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伴随着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增长,在经历了不合规的“校园贷”退出之后,银行“正规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中行的“中银E贷·校园贷”在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试点推出。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的大三学生王磊(化名)说,目前尚未看到中国银行进校园推广,“不仅是我,至少我身边的同学都没听说。”他说,目前对中行的校团贷产品还不了解,如果额度较高、利率较低又很安全,他会使用。“此前我的手机、电脑都是通过分期的方式购买的。”
建行广东省分行的“金蜜峰校团快贷”率先于广东高校试点。不过,多位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在校学生对记者表示,目前还不了解这款产品,也没见到建行进校园推广,身边还没人使用这款产品。
(摘编自钱江晚报《各大银行再度发力学生信用卡市场》)
【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通过分析大学生分期消费金融模式可知,大学生分期平台实际上充当的是大学生消费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中介,为两者建立联系。
B.大学生分期平台将借款需求以未来应收账款的形式转让给互联网理财平台,由该平台提供具体的理财产品,供投资者进行投资。
C.大学生分期平台将从互联网理财平台处获得的资金用于为大学生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然后由商品、服务提供商给大学生消费者发出商品或提供服务。
D.大学生消费者在收货或者享受服务之后,通过一次还款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将本金以及利息通过各类中介平台返还给投资者,使投资人获得收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关注了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以及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旺盛,校园作为消费金融发展的新兴市场逐步完善等现象。
B.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可能会选择分期贷款消费的方式。
C.正规商业银行走进校园办理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因管理比“校园网贷”更加规范而得到了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
D.材料三与材料四都涉及了网络贷款机构校园贷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非法校园网贷因危害学子被监管部门叫停的内容。
【3】解决非法校园贷的问题有哪些途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的作用的一句是:“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刘宋旧事暗喻南宋不堪回首的社会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飘零”两句,写远谪索居,形体瘦损,不再有以往对酒当歌之情,转折有致,从中可知此时词人内心的哀怨。
B. 因为看到处州城外如许春光,词人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昔日西池宴集的场面,主要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所谓“碧云暮合”说明词人所待之人(事)迟迟不来。这所待之人(事)既可指女子,又可以理解成君主的赏识。
D. “春去也”两句,由眼前想到今后。“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既有惜春之情,又有对前途无望的忧愁。
E. 此词在内容上由春景春情引发,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由喜而悲,由悲而怨,集中抒发了贬徙之痛,飘零之苦
【2】请简要描述本词开头四句所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均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B.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C.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D.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C.“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
D.“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向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
B.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C.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完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D.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咬文嚼字》的创办人郝铭鉴先生曾为读者寄语:“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
明代的东林党人顾宪城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读书”与关心窗外的“世务”的关系?请就此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