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级政府应该好大喜功,多为百姓谋福利,圆百姓的幸福梦。
B. 2014年3月26日,浙江瑞安东山一渔民捕获了一条一万多斤的“大鱼”,可惜的是它上岸后已奄奄一息,不一会儿就死了。
C. 川流不息的河水来到入海口,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D. 相关地产人士认为,从需求结构上来说,济南市楼市以刚需为主,房价暴涨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其实,网络文化并非与经典格格不入
②可以预见,网络文化的发展壮大,必定需要经典来滋养和提升文化品格
③目前呈现“浅文化”或“轻文化”状态只是其尚未成熟和健全的阶段特征
④届时,经典将借助网络手段而大放光彩
⑤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长时间、有意识的努力
⑥人类离不开经典,网络时代亦如此。
A. ⑥①③②④⑤ B. ⑥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③④⑤⑥ D. ②③①⑤④⑥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静女其娈:面目姣好。
B. 俟我于城隅:等待。
C. 自牧归荑:归还。
D. 洵美且异:确实,诚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警方搜集了歹徒所留下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抓住犯罪嫌疑人,宣告案件告破。
C.年轻的律师与诸多租客共用一个厨房,他发现自己放在冰箱里的食物经常不胫而走。
D.在今天的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在抗疫工作中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B.对于美国一些政客违背科学精神.罔顾事实侮称“新冠病毒”为“中国肺炎”的危言危行,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出了严正警告。
C.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D.循声而望,如血的夕阳下,青白色的蒙古包茕茕孑立。而蒙古包外,一群雄壮的骆驼闲步于戈壁滩:好一幅落日骆驼图!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ロ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オ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7、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2)不然,______,______,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
(4)_____,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______。
(5)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圆,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崇,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 颔联中,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
C. 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 尾联中,“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出了一番新境;“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
【2】与李商隐的另一首诗《锦瑟》相比,本诗“锦瑟”意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注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方山子传》)
注:堵,墙。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过岐亭,适见焉/适得府君书
B.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遣将守关者
C.余告之故/既克,公问其故
D.见方山子从两骑/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C.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
D.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方山冠:汉代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之冠,唐宋时隐者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B.谪居: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谪居卧病浔阳城”中“谪居”即此意。
C.公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文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
D.苏轼: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其散文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4】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2)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董卿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世界就失掉一角,每个人的悲剧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约翰•济恩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鲁迅
疫情过后,我们迎来新的学期,请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发言稿,代表全校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升旗仪式上宣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