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货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译文: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毛一鹭,周公出主意逮捕了他。

    C.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译文:有几位贤士大夫给他们下发了五十两金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

    D.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文:而(这)五(个)人都是行伍出身,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 2、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A.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主要以黛玉的视角来写,但该选段视角转换,变成以宝玉的眼光来写他与黛玉初次见面的感受。

    B. “细看”“笑道”可以看出宝玉的童言无忌、天真憨厚的性格,也能侧面表现宝玉在贾府中的得宠地位。

    C. 选段对黛玉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刻画出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又小心谨慎的人物形象。

    D. 选段运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典雅丰富;又以“比干”“西施”和黛玉进行比较,突出人物特点。

  • 3、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下列属于马太效应的一项是

    A. 甲是官二代,嫁给了一个富二代,我的家庭从此更加幸福

    B. 乙是著名律师,每日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当事人不计其数。

    C. 并曾获得全运会举重冠军,退役后在某温泉城当搓澡工。

    D. 丁是某商人的亲属,借用其名义募集资金并开办了个人公司。

  •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人将窦娥与《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小白菜相提并论,这是不甚准确的。

    B.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C.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困难都将望而却步

    D.贪官刁民相互勾结,使得许多百姓理屈词穷,最后落得个“窦娥冤”。

  • 5、下面文言文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将以衅钟(省略句) B.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C.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 D.舆薪之不见(定语后置)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媒介素养教育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起初是英国学者F. R.利维斯、丹尼斯·桑普森以及一些丹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后来逐渐在全球多国成为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于1997 年学者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的发表,在至今二十余年的时间里,该领域呈现探究视角多元化、实证调查深入化等特征,媒介素养教育从一个陌生的“舶来品”发展为拥有初步本土化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的专门领域。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时,应当在审视媒介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对自身进行多维度的剖析和全方位的反思,这对于学科生命力的保持以及教育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吴赞、潘一棵《困境与出路:媒介素养教育的多维理论反思》)

    材料二:

    所谓媒介素养,即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但是,即便新浪微博开办辟谣账号、腾讯新闻上线较真平台,媒体行业的自我过滤仍旧未能阻止谣言大行其道。显然,加快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开展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正当其时。这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正视和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公众教育的长久之计。

    相较于起步早、投入多的西方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不成体系,也未能完全进入教学课程体系。随着网络发展深度重塑社会形态,信息驱动的社会发展的力度和广度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信息所包裹。所以,要尽快补足、补齐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现实短板和历史欠账。

    (摘编自马星宇《谣言乱传,公众媒介素养亟待跟上》)

    材料三:

    疫情发生时,可能会出现媒体中谣言满天飞的情况,面对危机传播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公众会有很多种途径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些来自不同类型媒介的信息,例如来自政府的权威发布、来自自媒体的传播等,都能够影响到受众对事件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传播中,每一天的谣言与辟谣似乎成为了媒介的重要议题,公众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来甄别这些新闻和信息的真假。与疫情相关的谣言传播中,权威媒体的报道是否能够在本次疫情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并被公众信任,也值得我们关注。另一个不应该忽视的现象是,突发危机事件中,大众媒体扮演着政府与民间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承担着厘清真相和议程设置的职能。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路径相比传统媒体要快很多,于是身处社会舆论漩涡中的每一个体都成为了自媒体中传播与再传播的节点。传统的媒介信息传播路径被极大改变,通过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信息的范围和效果被再度升级,并最终形成一种舆论合力。

    在危机传播中,我们要注意,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并非在同一个层面上,他们可能缺乏理性判断和甄别是非的能力,可能在面对科学信息时无法理解或者歪曲性理解。大量未核实信息的自媒体传播,以及带有夸大和虚假信息的人际传播等填补了权威媒体信息发布的空间,并引发舆论的进一步发酵。

    (摘编自王茜《疫情传播中的公众媒介素养与危机沟通原则》)

    材料四:

    当前,媒介全面介入众的生活,生活的每一方面都离不开媒介,人们不分时间、地点和场景接触媒介,媒介甚至已成为人“唯一” 的伴侣。人们无法有效区隔媒介接触的时间、空间和场景,人们似乎对虚拟世界更为享受,时刻想逃往虚拟世界、进入虚拟状态,而置现实世界的事实、目标、关系和危险于不顾。因此,有效区隔现实与虚拟、阻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感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媒体时代形成的是一种传播主体多元的世界,媒介运作形式多种多样,对民众的控制样式不断更新。媒介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的世界,这样的世界通过既有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把握,因此人们迫切需需要相关信息,知晓控制性力量,以便形成批判性,最终形成媒介素养。这需要人们动态地了解各种媒介生产的流程、体系、结构、关系和行为,根据已有信息知晓控制力量,进而形成批判力。

    媒介平台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迭代和公共服务,而是一种巨大的商业行为,商业逻辑在于促进消费、激起消费欲望,塑造消费社会。因此在技术的推动下,商业媒介平台利用各种场景刺激人们的消费主义情绪,最终大众形成基于消费而生的“焦虑”,这种情绪促使人们不断地失去自我、丧失反叛力,让每个人成为行尸走肉。

    (摘编自胡沈明《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理念重构探讨》)

    【1】下列关于媒介素养的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素养”由英国学者F.R.利维斯、丹尼斯·桑普森提出,后来逐渐在全球多国成为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

    B.媒介素养是指网络时代谣言盛行时,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

    C.相较于西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不成体系,也没有被纳入教学课程体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短板。

    D.在疫情发生时,公众的媒介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示是,他们对于各种来自不同类型媒介的信息的甄别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二十余年时间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呈现出探究视角多元化、实证调查深入化等特征,正在从一个外来引入的概念逐渐深化到本土化理论建构。

    B.随着媒介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感也日益增强,能否有效区隔现实与虚拟、阻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感成为公众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C.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传播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公众有很多种途径进行分析和评价却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来甄别信息,因此,谣言与辟谣成为了媒介的重要议题。

    D.进入全媒体时代后,人们迎来的是更加不确定的世界,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各种媒介生产的流程、体系、结构、关系和行为,根据已有信息知晓控制力量,形成批判力。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从普通民众自身角度简要概括提升媒介素养的方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

    (3)______________,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4)______________ ,最难将息。

    (5)薄雾浓云愁永昼,  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直接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蜀道难》选段,完成下面答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几句,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旨,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很久以来秦蜀两地相邻而不通,强化读者对蜀道难行的感受。

    C.“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相传五丁开山后才逐渐有蜀道,既可突显蜀道来之不易,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D.“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在山岩间曲折盘旋,而且道路满是污泥,行走更加艰难危险。

    2《蜀道难》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蜀道难行,请选择一个方法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季玉,饶州乐平人。淳祐七年举进士,调为大坑冶属,改知万载县。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荐之,迁审计院,改宗正寺簿,又迁枢密院编修出知建昌军。会有旨江西和籴,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迁提举常平,未几,改转运判官,皆不赴。后以江西转运判官强起之。郡大胥以贿败,前使百计护之,季玉穷治,投岭表。俄以秘书丞召还,遭前使构谗而封驳之,改都大提点坑冶。北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阳,兵至,不屈死之。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B.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C.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D.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枢密院,五代始设,宋朝时掌管军权,“二府”之一,另一“府”是中书省。

    B.岭表,古代地名。意思是五岭以外的地方,即指岭南地区,在今天广东省一带。

    C.京师,指国家的首都,当时南宋的首都在临安,有时候京师也可以指天子的军队。

    D.宰相,辅佐君王有高权力的官员。宰相不是丞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季玉得人赏识。他考中进士后,曾负责管理冶炼工作,任知县。李庭芝推荐他,钟季玉的官职调动也逐渐开始频繁。

    B.钟季玉忠于朝廷。钟季玉迁居寄身建阳县,等到元朝的军队到达后,他没有屈服,献身朝廷。

    C.文天祥不卑不亢。张弘范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于是改变了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D.元世祖敬佩人才。元世祖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后来因为有人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赐死的请求,元世祖就同意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的“新青年”喊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口号。一百多年后,在当今纷繁多元的社会形态下,“新青年”又该如何定义?有人说,热心公益、甘于奉献、以天下为已任的青年就是“新青年”;也有人说,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走寻常路的青年就是“新青年”;还有人说,崇尚自由、与世无争、重视自我生活情调的青年才是“新青年”。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新青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