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幅丰子恺的漫画,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要做生活的强者。
B.要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
C.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应该从容淡定
D.生活中难免有挫折,要及时改变方向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③鼓瑟吹笙 ④不稼不穑
⑤小学而大遗 ⑥而耻学于师 ⑦位卑则足羞
A. ①③④/②⑤/⑥⑦ B. ①②⑤/③④/⑥⑦ C. ②⑥⑦/③④⑤/① D. ③⑥/⑤⑦/①②④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赢粮而景从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 B.但以刘日薄西山
C.卒廷见相如 D.秋水时至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七律的题材与风格,到王维是一个初步的开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面有必然的趋势。
①这种情况和他的五律情况相近 ②其实不仅王维是开辟,李白、高适、岑参诸家何尝不在开辟
③王维的七律,风格与题材都较当时诸家广 ④艺术只要在发展,就是在开辟
⑤向来学者只讲杜甫的开辟,而不讲王维,这是不全面的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⑤②④ D.⑤③①④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 、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刚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3月3日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别 | 特点 | 规模 |
1G语音时代 |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 不详 |
2G文本时代 |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 截至2012年底,用户达8.7亿。 |
3G图片时代 |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 截至2014年,用户达4.85亿。 |
4G视频时代
| 速度更快,通信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 截至2018年底,用户达11.7亿。 |
5G物联网时代 |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
|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新华社2019年3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4G技术具有可以处理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等新特征,因而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实现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3】5G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君子对待富贵应持有的态度。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与湿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给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8、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缯大布”指出友人董传的外貌特征,“囊空不办”指出他生活贫困。
B. 董传厌恶了陪伴老儒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
C. “寻春马”暗用《登科后》的典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董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业有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固其根本 根本:树根。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充当。
C.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
D.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夫晋,何厌之有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则噪而相逐
C.而况于明哲乎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D.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不赂者以赂者丧
【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篇以常见之物设喻,阐明治国之道,对唐太宗奢靡生活进行了委婉讽谏。
B.魏徵认为要保守天下,须“竭诚以待下”,忌“纵情以傲物”,为写“十思”铺垫。
C.魏徵从生活到政治、从个人欲望到品德修养劝谏太宗“十思”,其核心为正己安人。
D.本文多用骈偶句,铿锵成韵,一气呵成,气势雄健而有力,辞工文畅,振聋发聩。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寂静的夜晚,大理石地板对英雄雕像说:“瞧你多么风光,人们在你面前顶礼膜拜;而我却被人们踩在脚下,默默无闻。”
雕像说:“当初你忍受不了工匠的雕刻,就只能做一块地板。”
要求:请根据上述寓言故事,联系生活,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