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tǐng)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①,徒闻礼数揖中台②。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③来。
[注]①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②中台:中书省。③掖桓: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无声地流过锦城,又写出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
B.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一般认为为高鹗所续。
②《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其“文起八代之衰”。
③ 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祝福》是《呐喊》中的三篇。
④宝玉不愿会雨村,黛玉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
⑤巴金的小说《家》中觉新是觉民.觉慧兄弟的大哥,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房长孙。他深深地爱着梅表妹,俩人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他不得不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女子瑞珏结婚。
⑥《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⑥
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会盟而谋弱秦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击破沛公军 窃为大王不取也 客何为者
B.贪于财货,好美姬 得复见将军于此 以其无礼于晋
C.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默然不应 苏子愀然
D.因击沛公于坐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招樊哙出
5、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
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祖国大地拉开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地北天南烽烟起,于无声处战鼓擂”。全国各地收治疫情患者的定点医院,成为了白衣天使们与病毒角逐的主战场,这其中,我们看到了西医匆匆的脚步,也目睹了中医忙碌的身影。在医学界,素有西医中医孰强孰弱的义气之争。说是义气之争,既有旁观者的角度,还有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共生共存各自天地”的现实考量。
②“医者,仁心仁术者也”,在严峻的疫情面前,这种义气之争正在消弭于同仇敌汽的融合之中,其效正显,其情可慰。2月14日晚,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举行的第24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黄璐琦介绍,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则超过了90%,其中由国家中医医疗队收治的确诊和疑似患者248人,症状改善159人,51人出院,转出22人(符合出院标准转至缓冲病房的患者)。黄院士还强调,从临床观察看,通过中西医结合分层干预,轻症患者咽干、胸闷等不适症状消失较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出院患者配送中药颗粒剂巩固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改善率达70%,患者回访效果满意。
③广东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教授则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医与西医在协同作战中的实际功效。他说,中医通过汤剂、中成药、注射剂以及针炎、八段锦等“组合拳”进行综合治疗,有效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为抢救危重患者搭好平台、赢得时间;而西医则采用多种方法,给予患者生命支撑、控制并发症等,“中西医协同起效,发挥1+1>2的效果,从而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率。”张忠德说。诞生于华夏大地的中医学传承于中华文明之中,其源远流长的岐黄之术和社会实践博大精深,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不为过。“杏林春暖沐孤苦,黄叶扶疏育百花”,中医扶正祛邪、阴阳混元的辨证施治理念护佑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繁衍发展,其中的医理药理和疗效,即使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仍然是不断探索的课题。从传统医学发展起来的西医,与科技进步并肩而行,各种治疗诊断仪器、工具、药品、学说和技术手段日益丰富,是人类面对大自然从宏观到微观砥砺前行的心血结晶,为造福人类善莫大焉。诚然,人类探究未知世界领域的脚步不会停歇,与中医一样,西医选优汰劣的进程也不会停止。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双剑合璧”的武术绝技,指的是两把利剑在剑术和剑势上的默契配合,从而极大提升战力、所向披靡。将这个比喻用在中西医结合上,同样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且不说中西医结合几十年来不胜枚举的医疗实例,在抗击病毒的战斗中,随便上网搜一搜,中西医结合克敌制胜的报道比比皆是。我们甚至不难发现,凡是治疗效果较好的地区和患者,都彰显着中西医“双剑合璧”的密切相融。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加快探索推广有助于阻断轻症转为重症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加快药物临床试验,有效的药物要抓紧向救治一线投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这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期盼!
(选自《科技日报》2020-02-16)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定点医院,已成为了人们与病毒角逐的主战场。
B.在这场战役中,中西医都积极参与了救治,而且在诊疗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素有西医中医孰强孰弱的义气之争因为这场战争而彻底消弭于同仇敌忾的融合之中。
D.中西医义气之争,既有事不关已、冷眼旁观的角度,还有着共生共存的现实的考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引用黄璐琦的介绍,列出具体的数字,说明中医药参与度高,疗效很好。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列举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具体事例。
C.文章引用黄院士强调的内容有力地证明中西医结合对轻重症肺炎患者皆有明显疗效。
D.文章引用张忠德教授的分析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医与西医在协同作战中的实际功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护佑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繁衍发展。
B.中医学的医理药理和疗效,即使是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中西医结合如武术绝技“双剑合壁”,默契配合,必将所向披靡,打赢这场阻击战。
D.随着科技的发股,中医西医选优汰劣的进程也不会停止,中医终究会被西医所取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情感。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有两句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而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杜诗,并回答问题。
所思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九江落日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注] ①司马:指崔漪,时由吏部贬荆州司马。②向人尽:面对世人无言可诉。③锦水:锦江,流经杜甫草堂,注入岷江,岷江注入长江。④滟滪堆:长江中的险滩。
【1】填空:首联中说明好友精神痛苦的一个字是_________,表明作者对好友的境况进行想象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2】题目是“所思”,结合颔联与颈联具体解说思念的内容。
9、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 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 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4】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今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读书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纪录、传承并发扬光大。
对于读书深远的意义,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