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本溪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四句话的排列,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②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_

    ③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④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 2、下面各句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放您桌上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

    B.本校将于7月10日晚7点在校礼堂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教授莅临指导。

    C.作为后生晚辈,面对今天到会的众多专家,我们一定要虚怀若谷,向他们请教专业,发展的问题。

    D.您是本专业的泰斗,我想成为您的高足,倘能如愿,我一定刻苦努力。

  •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内无应门五尺之儿童

    B. 比去,以手门 关闭

    C. 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说坏话

    D.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懂得

  • 4、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辱人贱行,五人之死 视:与……相比

    B. 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官

    C. 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悲:悲哀

    D. 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估计

  • 5、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渚清沙白鸟飞(回旋) B.画图识春风面(知道)

    C.紫台连朔漠(离开) D.艰难恨繁霜鬓(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骤雨中的阳光

    莫树材

    “大暑天,孩儿脸,说变就变。”这话一点不假,刚才还是万里晴空,骄阳似火,突然一片乌云飘过来,火辣辣的太阳往云里一躲,刹那间,“哗啦”一声,像烧红的铁锅被撤了盐,铜钱大的雨点密密实实,没头没脑地掷下来。街上先是飞起一片白茫茫的水粉,继而满街开满了杯口大的水花,最后变成了湍急的小溪,行人、车辆和楼房都给笼罩在雨幕中。

    这就是我们南方夏天特有的“急风骤雨”——白撞雨。

    我和几个学徒工下班途中,给白撞雨赶到骑楼底下来了,我们倚着栏杆,百无聊赖地望着雨幕中的街景出神。

    突然,身旁的小张不住地用胳膊肘推我,我望了望他,他双眉一挑,下颌一扬,随后向脑后一甩。我回头一看,一个女兵站在我背后,她也给白撞雨赶到骑楼底下来了。她20岁上下,草绿色的无沿帽,草绿色的军上衣,黑色的短裙,雪白的袜子和半高跟鞋,肩上佩戴部队文工团的绶带。这时,她正扑闪着那双丹凤眼,用雪白的纸巾擦一本书上的水珠,然后甩了甩裙子,跺了跺脚,也站到栏杆边来了。刚站好位置,便打开刚擦干净封面的书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我连忙回过头,趁势往同伴那边挪了挪。

    “挤什么呀,机会难逢哩,往那边靠才对呀!”小张边说边把我往女兵那边挤,我连忙握紧栏杆,站稳马步。

    “好在这场白撞雨,要不,师兄哪有这份艳福。”那边,小李边说边对我挤眉弄眼。

    “人家可不比我们,连避雨的时间也在看书学习,惜时如金呢!”小陈说起风凉话来了。

    “大概在看什么八卦杂志吧,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无聊!”小黄阴阳怪气地搭上腔。

    这时,从街口那边走来一个打着黑伞的老人,雨点沿着伞沿成串成串地淌下来,把身后衣服打湿了,可他一点也不在乎,依然高一脚低一脚地踏着水荡往前走。我和同伴的视线一下子都集中在他身上。老人60多岁了,穿着黑衣黑裤,肥大的裤脚给雨水打湿了,吧嗒吧嗒响。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老人的雨伞吹得反转过去,成了一个大漏斗,老人忙去护伞,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淌水的大街上。我和同伴们大声哄笑,小黄大声说:“老家伙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那么大年纪了还跟大雨斗,活该!”

    旁边那个女兵被我们的哄笑声惊动了,她诧异地望了望我们,然后随着我们的视线向街中间望去。只见她“啊”了一声,把手上的书往我手里一塞,钻过栏杆冲进雨中,向老人跌倒的地方跑去。我看了看手上的书,原来是一本《电大语文》。只见女兵先把老人扶起来,然后回转身,拾起那把在水荡里打转的黑伞,接着扶着老人向我们走来。

    我们连忙迎上去,帮着女兵把老人扶到骑楼底下。刚才还在笑话老人“活该”的小黄突然尖声叫起来:“爷爷,爷爷!怎么下雨天还跑出来追街!”小黄告诉我们,他爷爷老年痴呆,每天都要出来逛街,却经常迷路,他家人只好让他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家人的电话地址。我帮着小其把他爷爷的湿衣服脱下来,果然脖子上挂着一块铭牌。小黄把工作服脱下来,让爷爷穿上,然后对掘转身去的女兵说:“解放军同志,谢谢你教了我爷爷!”

    “不用谢,尊老敬老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白撞而来得急,去得也急,就像谁把空中的闸门一关,滴水不漏。太阳从云里跳跃而出,大街上又热闹起来,人们从店铺、商场、骑楼底走出来,一下于起大街塞得满满的。

    我们正扶着老人向前走,小张拍拍我的肩,说:“师兄,还不快把书还给人家!”我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把《电大语文》还给女兵。女兵接过书,扯了扯绷紧的军装,迈开优美的长腿,矫健地走在大街上。

    不久之后,我们几名学徒工先后考上电大,大家的专业虽然不同,却是用一个目标——追赶阳光!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开篇的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势之急、之迅猛,渲染了紧张压抑的氛围,同时推动了情节发展。

    B.从小说中的“我”对女兵充满不善意的揣测以及对老人的无情哄笑,可以看出作者对“我”这个叙述者也是持有一定的批判态度的。

    C.“太阳从云里跳跃而出”,既写出了白撞雨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也写出了此刻几个年轻人内心受女兵的温暖举动感染而充满阳光。

    D.小说运用了外貌、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塑造女兵的高大形象,写出以女兵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解放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E.“意外”出现的女兵,却意外地改变了“我们”几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她用自己的热情善良,燃起了“我们”积极进取的生命之火。

    2请简要概括小黄在事件中的态度变化过程。

    3以“骤雨中的阳光”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女兵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文意对女兵的来历和去处都并无交代,这样处理有何艺术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原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举手法道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理由。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行人步履之艰难,神情之惶恐,从侧面烘托出蜀道的高险难越。

    (3)杜甫《登高》中,从时空上写出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情景交融,意境旷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

    B.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C.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D.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

    2明人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文段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苏轼的《留侯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且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罪

    B. 郑伯肉祖牵羊以迎接

    C. 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最后

    D. 其身之可爱   爱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填然鼓,兵刃既接

    B. 不如善遇之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C. 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貌恭不心服

    D. 然亦安知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吾还也

    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战争一触即发之际,项伯夜访张良,劝他离开,是因为他和张良一向友好,以此次告密来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使迫在眉睫的战争忽然出现了转机。

    B. 刘邦采纳了谋士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了项伯,约为“婚姻”,并针对项羽慕虚名的思想弱点,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的缘故,成功赢得了项羽的许诺。

    C. 苏轼认为圯上老人并非世人认为的鬼怪,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居君子,他的出现,真正的用意也不在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

    D. 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苏轼广征史实,引用了勾践和郑伯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阐明了隐忍的重要性,为下文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之业张本。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匹 夫 见 辱 拔 剑 而 起 挺 身 而 斗 此 不 足 为 勇 也 天 下 有 大 勇 者 卒 然 临 之 而 不 惊 无 故 加 之 而 不 怒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

    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