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 而君幸于赵王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求人可使报秦者 D. 连辟公府不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4、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日前①访问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本人写作才能②超群绝伦,如能③加盟贵社,定当④鼎力工作。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与我⑤洽谈。
A.②④ B.③⑤ C.④⑤ D.①③
5、选出下列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仰观宇宙之大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妙手仁心吴孟超
吴志菲
肝胆春秋半个多世纪,吴孟超的手,改写了肝脏外科史上一项又一项记录。这双手,还让多少人重燃对生命的希望。
这是一双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称为“国宝”的手!
1949年,吴孟超毕业于同济大学,同年进入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上外科军医。1954年,在他工作后的第5年,第二军医大学聘请了裘法祖来做兼职教授。吴孟超终于有机会跟在这位“中国外科之父”身边,学习裘法祖“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的裘氏刀法。
1956年,当吴孟超转为主治医生开始独立工作时,裘法祖指点他说,中国的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值得去研究。而当时,我国的肝癌患者占到了全世界的40%,是肝癌的高发国家,但国内的肝胆外科却是一片空白,肝胆手术始终因为出血量大、患者容易死亡而成为外科手术的禁区。
从医不久的吴孟超那时正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几乎没有多少犹豫,他把手术刀指向禁区:就是要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闯一闯,为数以万计的病人闯出一条新路来!
起初,由于在学校并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吴孟超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渐渐地,他迈进了肝胆外科的大门。为了使中国医学界了解肝外科的基础知识,吴孟超花了大量心血收集资料,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肝外科译著《肝脏解剖入门》。
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吴孟超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五叶四段”的理论运用至今,指导了国际上数量最多的肝脏手术,被评为建国以来我国肝脏外科领域的首项重大成就。
不久,吴孟超又一个挑战迎面而来:肝脏手术中,止血技术遭遇难题。吴孟超经过思考、探索、反复试验,创新的火花在吴孟超脑中迸发。他根据自来水阀门的原理,创建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止血技术:给作为肝脏供血“总闸门”的第一肝门安上控制装置。
创新之路延伸到21世纪,吴孟超带领学生开展的肝癌信号传导、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相继投入临床,并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肝癌术后5年的生存率,从50年前的16%,一举飞跃到48.6%。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因身高仅有162厘米,差点无缘手术台的小个子,日后竟然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肝胆外科大师之一。而今,源于吴孟超的肝脏手术方式,被称为“吴氏刀法”,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神奇的手一次次让生命的希望重新点燃。
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而肝脏外科的医生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吴孟超说,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是衡量一个医生是否具备医生资格的基本标准。医生只有敢于承担风险,才能在救助病人时不瞻前顾后、顾虑重重。
在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的对象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大到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可以保命。同事偷偷劝吴孟超,说别人都不敢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
他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患者年龄最小的纪录;他还和学生一起成功地进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镜下肝瘤切除手术……如今,慈眉善目的吴孟超可以抚掌而笑了:中国人站在了世界肝胆外科的最前沿。
2005年1月7日,就在进京领奖的前一天,84岁的吴孟超还为一个病人切除了恶性肿瘤。从1956年挺进肝胆外科领域以来,吴孟超用手术刀为13600多个肝病患者切除了痛苦,创造了世界医学界的无数个奇迹。这个精力充沛的老人,至今仍然奋战在手术台上,保持着每年200台以上手术量的神奇纪录。
(节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
(相关连接)吴孟超,我国著名肝脏外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享有“杏林神刀”、“神州第一刀”、“中国肝脏手术之父”和“破解肝脏‘密码’的人”之美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孟超的一双手改写了肝脏外科史上一项又一项记录,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称为“国宝”。
B.吴孟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肝胆外科大师之一,享有“中国外科之父”的美誉,其“吴氏刀法”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C.肝胆手术一度是外科手术的禁区,而吴孟超敢为天下先,硬是在这个禁区闯出了一条新路来。
D.肝胆春秋半个多世纪,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大医风范,令人敬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孟超在肝脏外科领域实现了很多个“第一”,这源于他不惧挑战的气魄、潜心钻研的精神和反复实践的毅力。
B.吴孟超创造性地提出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被评为建国以来我国外科领域的首项重大成就。
C.对于风险太大的手术,有的医生劝其为了“晚节”选择回避,可见这些医生不仅医术不佳,而且医德低下。
D.无论是完成我国第一部肝外科译著《肝脏解剖入门》,还是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都彰显了吴孟超的高尚医德风范。
【3】2012年2月3日,吴孟超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谈谈吴孟超令我们感动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文章概括并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历史随流水而逝,没有留给人们反思和教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推究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呼吁统治者要防微杜渐,谨防玩物丧志。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村行
[宋]王禹偁①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张?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并点明地点和时节,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情景。
B.颔联是景静与动景相互结合,作者向读者展现了山中有时喧闹、有时静穆的景象。
C.颈联诗人写所见之景,以“胭脂”和“白雪”作喻,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尾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心情由悠然到怅然的变化。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节选自《苏武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B.①因厚赂单于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②公为我献之
D.①单于壮其节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一组是( )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③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④引佩刀自刺
⑤武气绝,半日复息 ⑥单于壮其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第四段写苏武为了保持气节,宁死不受辱,写张胜投降匈奴,更烘托了苏武的气节。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广义的微传播通常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一般认为,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如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即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传播渠道是“微介质”,如手机、电脑、电视等;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如小众、对象性传播。
关于“微传播”你有过什么体验、感悟或看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