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黔西南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阅读《我与地坛》选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A. “四百多年里”这句景物描写,生动描绘出历经百年沧桑、地坛褪去浮华、趋向清幽自然的变化过程。

    B. 地坛等待“我”出生、为“我”准备好一切,作者将地坛拟人化,地坛荒芜,“我”双腿残废,二者同病相怜。

    C. 某个下午“我”进入地坛,园中日影西斜,一片宁静。园子引发了“我”对于时间流逝以及个体生命际遇的深沉思考。

    D. 从无意中走进地坛开始,“我”便经常来到这宁静的园子中,因此与地坛结缘,建立起长久且亲密的关系。

  • 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取汉中,西(扩张)巴、蜀   (率领)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B. (赞许)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赠送)之

    C. (学习)道也   是故益圣(圣明),愚益愚

    D. 此去(经过)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梦啼妆泪红阑干(栏杆)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别无二致)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 4、对原文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翻译:不可以,只是没有一百步而已,也是逃跑啊。

    B.原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要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通达而且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了。

    C.原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翻译:向南取得了百越的土地,把它们作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给秦的司法官吏。

    D.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那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遇到地位低下的人就感到很羞耻,遇到官职高的人就去阿谀奉承。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①《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②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③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

    ④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

    ⑤若就赏春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⑥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A. ⑤②④①③⑥ B. ②⑤⑥④①③ C. ⑤⑥②④①③ D. ②④①③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贬义上使用“脸谱化”,是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

    B.因为“谱”自身是实践的“本”, 所以是有待去实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

    C.“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D.有了“谱”就能创造出灵气、气韵,“谱”使创作者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到第三段从京剧的脸谱写起说到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脸谱”这个词从而引出了“谱”的话题。

    B.文章第四段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 ;然后阐述厨艺上乘需要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C.文章先从京剧脸谱说起,然后由菜谱再说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提出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的观点。

    D.文章中采用了对比论证,把做菜有菜谱和舞台艺术中的“谱”进行对比,说明艺术家要把“谱”用活,舞台艺术要靠艺术家创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脸谱是具体的、形象的。作者认为只要对“谱”进行深察,就不会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

    B.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C.“火”曰“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

    D.各种“谱” 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所以说“谱”不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能防止天才的流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以行人触手可及天空之夸张手法写山高、令人惊心动魄衬托路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兴八首》(其一)中“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其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3)《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寡人之于国也》中写鱼网不要随意进和打鱼,百姓就有吃不完的鱼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烛烛晨明月(节选)

    佚 名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由时间写起,突出时令特征,见出旅途的艰辛,为下文道别做铺垫。

    B.三四句描写了江汉奔腾、浮云飞翔之景,依托阔大的境界,表现高远的志向。

    C.五至八句通过强调山川阻隔,相距遥远,句句突出“远”字,感情更加浓盛。

    D.本诗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感情深沉,风格古朴。

    2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祜元年进士第。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兄纯祜有心疾,奉之如父,药膳居服,皆躬亲时节之。宋庠荐试馆职,谢曰:“辇榖之下,非兄养疾地也。”富弼责之曰:“台阁之任岂易得?何庸如是。”卒不就。襄城民不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民益赖慕,后呼为“著作林”。兄死,葬洛阳。韩琦、富弼贻书洛尹,使助其葬,既葬,尹讶不先闻。纯仁曰:“私室力足办,岂宜慁公为哉?”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大半。知河中,诸路阅保甲妨农,论救甚力。给事中。司马光为政,将尽改熙宁、元丰法度。纯仁谓光:“去其太甚者可也。”左相吕大防奏蔡确党人甚盛。纯仁面谏朋党难辨,恐误及善人。遂上疏曰:“举用正直,而可以化枉邪为善人,不仁者自当屏迹矣。”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尝曰吾受失所学得之忠怒二字一生用不尽以系立朝事君接待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已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熟寐而卒,年七十五,谥曰忠宣。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传》)

    (注)①慁:打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B.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C.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D.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辇毂,皇帝的车驾,常用以指代天子。辇毂之下,指代京师、京城。

    B.除,指免去官职,与“罢”、“免”、“夺” 意义相同。

    C.保甲,古代的户口编制单位,若千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D.朋党,指集团、派别,多是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仁事兄如父,不扰公家。兄长有病,范纯仁安排医药饮食居住等,放弃了官职;兄长去世,他凭自家的财力办理丧事。

    B.范纯仁劝民植桑,为政宽仁。在襄城,对有罪而情节较轻的人,根据植桑多少减免所受处罚;在齐州,给囚犯自新的机会。

    C.范纯仁举荐人才,没有私心。他奏请选用正直的人,认为这样能同化枉邪之辈;他依据公议荐举人才,不求出于自己门下

    D.范纯仁为人宽厚,奉行忠恕之道。他从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他与同僚、亲友相处和睦,常常劝诚子弟要责己宽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大半。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一次,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写好文章,他信口说:“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学生不明白。

    他解:“观,就是要多观察;世,是要懂得世故;音,是要讲究音韵;菩萨,即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菩萨心肠。”刘文典虽看不起文学创作,但整天在与文章打交道之中,竟也参透了文学创作的本质和写文章的诀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