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对他来说,图书馆就是生命的源泉,一到里面,他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B.小齐同学学习非常好,他经常在考试的时候给同学们传答案,真是大公无私啊。
C.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就能出类拔萃。
D.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2、下列选项中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见识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 。真正的知己,就算是默默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
①要紧的是双方的境界能够交接,倒不一定两人都要有口才,
② 如果双方的见识悬殊,那就好像下棋让子,玩得总是不畅。
③ 甚至也不必都健谈,而最宜一个健谈,一个善听,
④ 谈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共鸣,更在于默契。
⑤ 因为口才宜于应敌,却不宜用来待友。
A.②①⑤③④
B.④③①②⑤
C.②④①⑤③
D.②①③⑤④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对当地的人情世故知之甚少,经常被人笑话。
B.人在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之后,总能总结出一些道理。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大家只好戛然而止,各自回家。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眺望(tiào)旷野(kuàng)硕大(shuò)瞬息万变(shùn)
B.骤然(zhòu)绚丽(xuàn)彷徨(fáng)接踵而至(zhǒng)
C.堕落(zhuì)瞭望(liào)闭塞(sè)强词夺理(qiáng)
D.萦绕(yíng)家眷(juàn)斡旋(hàn)挑拨离间(jiàn)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2】诗中卖炭翁的肖像、心理描写非常精彩,请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6、诗文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题文)名著阅读。
(1)《昆虫记》是_______国 ________的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在作者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______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
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
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22日 04 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正确的一项是( )
A.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
B.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
C.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
D.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2】对选文第一段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出中心论点。 B.引出本文论题“认真”。
C.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作为反面论据证明本文观点。
【3】根据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三段列举邓稼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成功完成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认真之要”。
B.第三段与四、五段是总分关系。
C.选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阐述“认真之要”“认真之贵”“认真之难”,充分论证论点。
D.选文最后一段用名言总结,强化论点。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提起冬天,我们想到的往往是飘飞的雪花、刺骨的冷风、阵阵的寒意……
其实,静心回味,有些人和事,抑或景与物,也会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我们的心田。
请以“暖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