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相关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着力刻画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托尔斯泰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
B.《名人传》中,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舍弃欢乐,享受痛苦的英雄。
C.路遥《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
D.《平凡的世界》“他站在脚地上,为这场面感动得忍不住鼻子一酸。至亲至爱的家人,都把他看作全家人的靠山。刹那间,一种强悍的男性豪气在这个二十三岁青年的身上汹涌地鼓胀起来……”“他”是孙少平。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军霸上(驻军) 彀弓弩(张开)
B.天子且至(将要) 匈奴大入边(侵入)
C.居无何(经过) 开壁门(营垒)
D.将军约(条约) 诏将军(下诏)
3、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 泄气 绯红 诚惶城恐 B.建树 仲裁 轩昂 藏污纳垢
C.由衷 浩瀚 酒肆 惮精竭虑 D.诘责 蒙昧 愚顿 油光可鉴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D.《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5、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请从写法角度赏析“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幸甚至哉,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4)《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映出海边居民家园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曹操的《龟虽寿》中意思与此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孙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 (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1】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2】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 2分)
8、小巷斫琴人
刘学刚
(1)“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温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在大舜的胞衣地,听农耕时代的《南风歌》,我觉察到时光的接续,以及空气中南风和斯时斯地人们交织着的温润呼吸。
(2)弹唱者是位叫李加涛的斫琴人,渐次响亮的弹唱声暴露了他的栖身地,城中村一个简朴幽静的民居。黑漆大门开着。两间南屋和三间北屋守护的小院,东植荷花,西育芭蕉。南屋外墙上挂着三五竹筒,竹筒开裂处有马齿苋探出许多细嫩的茎,开出红的、黄的、粉的小花,就像在乡野上那样,坦然率真,健康茁壮。
(3)一个清瘦的男子迎了出来。他四十出头,脸庞瘦长,看上去很像文弱的书生。这个腼腆羞涩的男子是诸城百年以来第一个斫琴人。民国初年,诸城派斫琴师北上南渡,诸城古琴之音成了人们绵长而忧伤的回忆。
(4)李加海曾在一家大型木器厂上班。后来,夫妻双双下岗。妻子的满面愁容和儿子的无邪笑容犹如两张碟片反复播放,尖细的唱针划痛的是他的心。他像一截被抛弃的木头,唤醒他的是铁锯刨子。他蹬着三轮车,拖着铁锯刨子木头,以及沉重的家庭负累,穿梭于各个小区,打家具、搞装修。他起早贪黑,午饭冷馒头蘸热水,晚上铺儿块木板。就在个人创业稍有起色之时,那些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无情折磨着他的胃部。等他做完手术,费力地用手臂撑起瘦弱的身体时,恍惚中,他看见一块木头被分解,被剥离,被暴晒,被淫雨侵袭得处处霉斑。
(5)A只有诚实生活的人才像铁锯那样投入,发现木头的纹理之美。
(6)多年以后,大李依然记得那个秋日的黄昏。开学第一天,儿子报名参加了古琴社团。在无力购买和无力出门打工的双重困境下,大李的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堆长长短短的木头上。他要给儿子所一张吉琴,让粗糙的木头涅槃重生,长出绿叶的手指,长出鸟鸣和南风的合奏。
(7)吉琴的研制时间漫长,所制、灰胎、推光等每一步均须精细打磨。大李告诉我们,他把儿子用过的那张古琴命名为“凤来仪”,那是他斫木求音的初始。寻常木头由笨拙的家具朴素转身,成为接通人间天籁与良操美德的乐器。那张耗时半年的古琴经由儿子的手进入校长的视野时,校长就像看见了传说里的大舜古琴一样,惊得张大了嘴巴:这是诸城人斫制的古琴!
(8)大李斫琴已十年。清晨的阳光、柔和的南风、庭院的花草、向晚的落霞以及内心的欢畅,尽化作古琴上的风景。一间北屋是琴房,排列着蕉叶式、落霞式、虞舜式等六张古琴。他在琴房举办“琅琊雅集”,以及各种公益班,古琴爱好者随到随学,分文不取。
(9)两间南屋为斫琴室。B琴房和斫琴室就像蕉叶的两面,颜色深浅有别,纹理相同,质地一致。斫琴室内墙上悬挂的几组琴板,生动地呈现着开料刨平、手工雕刻图样、裹麻布、上中灰、涂漆糊等时间段落。斫一张琴,须一百多道工序,斫制三年。其中,髹漆最为耗时。
(10)大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一种灰白色的黏稠乳状液。髹漆是将鹿角霜灰和大漆调和,擦涂在裹了麻布的琴胚上。鹿角霜粉碎,用筛子分出粗、中、细三种,灰胎也依次分粗灰、中灰、细灰三次,每次都须用那双千锤百炼的手细细打磨,用绸布棉球进行揉粉找平,再用手掌将珍珠粉、橄榄油在古琴表面慢慢推光。干燥的大漆灰胎坚硬如铁,经常磨破手指,流出殷红的血。
(11)初学斫琴的他,未戴手套口罩,赤手上阵。结果,手臂、脖子、腿脚都被大漆“咬”出红红的小疙瘩,越挠越痒,疙瘩越多,疼痒难耐,呼吸困难,就像喉咙里塞了一块木头,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苦不堪言。斫琴,是双手在木头上的一次危险而快意的旅行,是用大漆灰胎将高山流水、清风明月永久贮存的一次精神冒险。
(12)南风缓缓吹,古琴悠悠响。我们踏上归途时,依稀有琴声萦绕耳畔。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醒了一个木匠。他在琴胚上精心雕刻着图案,雕刻着美好生活。
(《散文百家》2022年第四期有删改)
【象征巧妙】
【1】同学们发现文章中李加涛作为诸城斫琴第一人,他和琴已经合二为一,他的人生经历和木头息息相关。请你根据这个发现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原文 | 李加涛的人生经历(限8个字) |
他像一截被抛弃的木头,唤醒他的是铁锯刨子。 | ①______ |
恍惚中,他看见一块木头被分解,被刺离,被暴晒,被淫雨侵袭得处处霉斑。 | ②______ |
③______ | 斫琴十年,涅槃而生 |
【2】这篇文章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插叙等),但是有同学对第(2)段关于民居的介绍提出了异议,认为是多余的,请你说说对此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语言唯美】
【3】这篇文章的请言优美,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进行赏析。
A.只有诚实生活的人才像铁据那样投入,发现木头的纹理之美。
B.琴房和斫琴室就像蕉叶的两面,颜色深浅有别。纹理相同。质地一致。
我选择______(填写英文字母),赏析:______
【意蕴丰富】
【4】班级讨论后,准备给文中的李加涛写一个颁奖词,想用古诗文名句(前后两句)做标题,你觉得哪两句合适呢?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说明。
9、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走过学校的教室、操场、球馆……走过远方的原野、村庄、城市……走过青春的懵懂、快乐、迷茫……这些所至、所见,让你获得了丰富而独特的感受。
请将“走过__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题目后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