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黄庭坚所谓“雁字一行书绛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2、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王老师问。
B.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C.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和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D.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漂碧(piǎo) 鸢飞戾天(lì) 泠泠(líng) 轩邈(mào)
B.白沙堤(tí) 重岩叠障(zhàng) 略无阙处(quē) 急湍(tuān)
C.东皋(gāo) 林寒涧啸(sù) 飞漱其间(shù) 属引凄异(shǔ)
D.由衷(zhōng) 眼花缭乱(liáo) 渗透(shèn) 颁(bān)发
4、对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仙人乘着黄鹤离开的传说入笔,既为黄鹤楼蒙上了神秘色彩,让人如临仙境,又让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感慨。
B.颈联中诗人选取“汉阳树”“芳草”等意象,描绘了汉阳城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一片凄凉的黄鹤楼远望之景。
C.尾联中“乡关”“愁”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归之愁,黄昏时分诗人看到江上烟雾笼罩,更增添了心中浓浓的愁绪。
D.本诗结构严谨,首联紧扣诗题,营造渺茫不可见的意境,尾联抒发愁情,但整体上给人“愁而不怨”的感觉。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女子有什么特点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什么情感?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
(2)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水浒传》内容,回答问题。
(1)《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各有绰号,这些绰号与人物的外貌、性格等存在着某种联系。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人名或绰号。
“豹子头”___生得豹头环眼,“智多星”吴用神机妙算,“霹雳火”秦明急躁,“_____ ”时迁如跳蚤轻巧。
(2)“智多星”吴用的“智”表现在哪里,请举一例。
8、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
①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③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⑤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⑥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
⑦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
⑧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2】第②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说明其用意。
【3】读④-⑦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4】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B.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有人乐观地预测,到了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C. 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
D. 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仅仅增加了106种。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袁枚有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这首诗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被重新唤醒,令亿万中国人受到感动。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便是生命的胜利。苔花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苔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简单的诗句里,包含着质朴的坚定的梦想——即便无人喝彩,也要毫无保留地绽放给这个世界。
在生活中,你身边是否也有如苔花一样的人呢?他(她)的故事一定曾经令你感动吧,依据这些素材,以“这也是一朵苔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套作;(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600-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