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诚惶诚恐 催枯拉朽 抑扬顿挫 白手起家
B.如梦初醒 眼花缭乱 藏污衲垢 为富不仁
C.和颜悦色 入木三分 鹤立鸡群 筋疲力尽
D.深恶痛绝 正襟危坐 一丝不苟 屏息殓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小明买的这件衣服非常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C.有些同学稍微取得点成绩,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来,这是不谦虚的表现。
D.这些自然现象,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的见解,如《马说》《爱莲说》。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齐名,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登勃朗峰》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选编其中的《大道之行也》论述了儒家大同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管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都极端不好,科研人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研制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B.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眼睛。
C.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担子,来回奔波。
D.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国际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清溪行
[唐]李白
清溪①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③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清溪:河流名。在今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河流名。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黄山,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③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1】请你赏析“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两句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诗中“猩猩啼”营造了一种悲切凄凉的意境,你学过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这样渲染意境的句子吗?试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
①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③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寺寓居作》)
⑤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马说》)
⑥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白居易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来表现卖炭翁的悲慘遭遇(用《卖炭翁》中的诗句回答);杜甫心忧天下,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⑦诗歌风格多样:有的含蓄蕴藉,如《关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女子的爱慕之情:有的率性豁达,如王勃竟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破时空阻隔,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
7、《昆虫记》阅读。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 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 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口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 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
(1)上面的文段出自法国作家______(作者名)所写的《昆虫记》,文段中的空缺处指的是他笔下的 ______(昆虫名)。
(2)请根据选段说说《昆虫记》在语言上具有哪些特点?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2)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3)“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4)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5)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有提着灯笼跑的……
(6)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7)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8)“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
(9)“月亮出来了嘛。”我说。
(10)“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1)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2)“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
(13)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14)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15)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16)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1】初读课文,从孩子们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景物 | 心情 |
星星未出现 | ① | 无聊、伤心 |
星星出现了 | 星星漫天满空,一片闪亮 | ② |
③ | 夜空笼上一层乳白色 | 惊慌、不解 |
寻找星星 | 溪水浅浅地流着 | ④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第②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孩子们内心的寂寞无聊,也为下文发现星星的惊喜做铺垫。
B.文中的“我”和妹妹是天真善良的孩子,既对天空的变化迷惑不解,又对突然暗淡的星星充满同情。
C.文中第⑦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变化之快,大人情绪变化之大。
D.文中结尾处孩子们下溪捞星星,可见他们的好奇心之强烈以及可爱的童真、童趣。
E.文章以“天上的星星”设喻,暗示了大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摧残。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代沟”的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代沟”广义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代沟主要存在于一般成人与年轻人两代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9、请以“特殊的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