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 )
A.熔点为1 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
B.熔点为3 500℃,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C.能溶于CS2,熔点为112.8℃,沸点为444.6℃
D.熔点为97.82℃,质软,导电,密度为0.97 g·cm-3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方案 | 目的 |
A | 常温下,大小、形状相同的铝片分别与2 mol·L-1、18 mol·L-1的硫酸反应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在AgI饱和溶液中加少量KI粉末 | 证明存在AgI(s) |
C | 常温下,用精密pH计测定NaX、NaY溶液的pH分别为10.2、12.6 | 证明HX的酸性比HY的酸性强 |
D | 向相同浓度的BaCl2和CaCl2溶液中分别滴加少量Na2CO3溶液 | 比较Ksp(BaCO3)、Ksp(CaCO3)的相对大小 |
A.A
B.B
C.C
D.D
3、分子式为C5H9ClO2并能与小苏打溶液(忽略纯度影响)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 B.8种 C.12种 D.16种
4、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判断以下有关排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l>Mg>Na B.热稳定性:HF>H2O>NH3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金属性:Na>Mg>Al
5、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9gNa2O2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g乙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7、4-苯甲基苯酚()可用于有机合成、杀菌和防腐。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1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C.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
D.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8、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
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9、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共有
①和
②
和
③
和
④
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在无色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H+、K+、CO32-、NO3- B. Mg2+、K+、Cl-、NO3-
C. Fe3+、Na+、OH-、Cl- D. OH-、Cl-、Na+、Al3+
11、下列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与NaCl完全相同的是
A.NaOH
B.NH3
C.H2O
D.MgCl2
12、如图,①~④是从NaCl晶体或Cs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结构示意图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缩聚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取代反应④水解反应⑤中和反应⑥显色反应⑦氧化反应⑧还原反应⑨消去反应
A.③⑤⑥⑦
B.④⑤⑥⑦
C.全部
D.除①④外其余都有
14、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氮气。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的电子式:
C.的结构示意图:
D.的结构式:H-O-H
15、有机物TPE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6H22
B.属于苯的同系物
C.一氯代物有3种
D.所有的碳原子成键的方式完全相同
1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A(g)+bB(g)cC(g);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降低为0.4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状态下的碳原子的能量: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s区
C.电离能越大的元素,电负性也一定越大
D.不同能层的s轨道大小、形状都相同
1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离子、氯气分子的是
A.氯水
B.液氯
C.氯酸钾
D.次氯酸钙
19、已知:2H2(g) +O2(g) =2H2O(l), △H =-571.6 kJ/mol;H2O(1) =H2O(g),△H = +44 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水的能量高于气态水
B.2H2(g)+O2(g) =2H2O(g) △H =- 483.6 kJ/mol
C.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285.8 kJ
D.形成1 mol H2O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1molH2和0.5molO2中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20、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 CO2(g)+H2(g)CO(g)+H2O(g) ΔH>0 在 t1 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同比增大 CO2和H2的浓度
B.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C.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O2的浓度
21、某有机样品3.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2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X和1molY,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混合物中M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该反应条件下N为气体
B.温度为300℃、压强为条件下,X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A、B、D三点平衡常数,
D.温度为300℃、压强为条件下,C点v(正)>v(逆)
2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逆反应2A(?) 2B(g)+C(?),若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状态不发生改变),气体密度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和C可以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
B.A和C可以都是气体
C.若A为气体,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B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
24、捕获二氧化碳是碳中和技术之一,如图是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性质与
类似。若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有22.4L 参加反应,则拆开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4
B.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C.该反应的总反应为
D.1mol甲酸和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生成甲酸乙酯的数目为
25、(1)高铁酸钾( 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胶体),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6、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中,Cu 片是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装置中锌片上发生_____(“氧化”或“还原”)反应,写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3)电子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Zn→Cu”或“Cu→Zn”)。
(4)上图所示装置可将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直接转变为电能;能证明产生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为电池的正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
27、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与
,在不同压强下合成
。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___________
(填“<”、“>”或“=”)。
②在100℃、压强时,用含a、V的代数式来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2)已知25℃时、100℃时
。则
的硫酸溶液,
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分别升到100℃时pH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5℃下,将的氨水与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
,则溶液显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的电离常数
___________。
(4)已知难溶物的
,浓度为
的
溶液和浓度为
的NaF溶液等体积混合有无沉淀___________(填有或无)。
28、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实惠
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_______。
(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 kJ的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9、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放出热量99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填“升高”,“降低”),△H______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H=________kJ/mol.
30、I.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__________(填“1”或“2”)。
(2)滴定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__________( )。
(3)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a__________b(填“>”“<”或“=”);若图中E点pH=8,则c(Na+)-c(CH3COO-)的精确值为__________mol/L。
(4)若同pH同体积的下列溶液:①醋酸溶液;②盐酸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物质的量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重金属离子会对河流和海洋造成严重污染。某化工厂废水(pH=2.0,ρ=1 g/mL)中含有
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约为0.01 mol/L,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 | AgI | AgOH | Ag2S |
Ksp | 8.3×10−12 | 5.6×10−8 | 6.3×10−50 |
难溶电解质 | PbI2 | Pb(OH)2 | PbS |
Ksp | 7.1×10−9 | 1.2×10−15 | 3.4×10−28 |
(1)你认为往废水中加入________(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NaOH B.Na2S C.KI D.Ca(OH)2
(2)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处理后废水中c(Pb2+)=_____。
(3)如果用食盐处理只含Ag+的废水,测得处理后的废水(ρ=1 g/mL)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0.117%,若环境要求排放标准为c(Ag+)低于1×10−8mol/L,问该工厂处理后的废水中Ag+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
31、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8e-+10OH-=+7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8e-+4H2O=8OH-。请完成下列各题:
(1)通入CH4的电极为_______极,发生_______反应。
(2)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
(3)若将该电池中的燃料改为氢气,请写出此时负极的反应式:_______。
32、(1)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常温下,浓度均为的四种盐溶液的
如表所示:
溶质 | ||||
8.8 | 9.7 | 11.6 | 10.3 |
①上述四种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常温下,相同、相同体积的
和
中和碱的能力更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分别向体积均为、浓度均为
的
、
、
三种溶液中通入
测得各溶液中
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通入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溶液中通入
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3)为研究某二元弱酸的性质,常温下,向该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得到混合溶液中
为
或
随
变化的关系图如图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Ⅰ表示随
的变化关系 B.
的溶液中:
C.常温下溶液:
D.当溶液呈中性时
33、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g固体样品,配成250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50.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g
方案Ⅱ:取50.00mL上述溶液,用a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 1 | 2 | 3 | 4 |
待测溶液体积/mL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滴定管初读数/mL | 0.00 | 0.20 | 0.10 | 0.15 |
滴定管末读数/mL | 20.05 | 20.20 | 20.05 | 22.20 |
(1)配制250mL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天平、药匙和___。
(2)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
(3)在方案Ⅱ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4)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___。(写成分数形式)
(5)方案Ⅱ中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导致待测液Na2SO3浓度变小的是___(填序号)。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50mL待测液过程时,开始仰视,滴定结束时俯视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50mL待测液过程时,一开始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没气泡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没有用酸性KMnO4溶液多次润洗
d.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装50.00mL的待测液
e.滴定过程时,开始时平视,滴定结束时仰视
34、有机物A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6%,其余为氧。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2)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写出A的结构简式。
35、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1)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2)如图是金属Ca和Cu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的结构式是为___________。
且[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E、离子键
②[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③某种含Cu2+的化合物可催化丙烯醇制备丙醛的反应:HOCH2CH=CH2→CH3CH2CHO,在丙烯醇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σ键和___________π键。
36、(1):R、T、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且W、X、Y、Z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下表列出它们的性质和结构: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R |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 |
T | 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各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
W | 原子电子层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
X | 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 |
Y | 元素的原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大(除稀有气体外) |
Z | 原子核外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比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多2 |
①Y原子的电子占据能量最高的原子轨道是___________,T、X、Z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填空)。
②WTR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W原子外均为8电子构型,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里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
③常温下,RW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易液化的气体。RW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将过量的RW3气体通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现象为______
(2)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I)数据如表所示:
元素 | Mn | Fe | |
电离能/(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 509 | 1 561 | |
I3 | 3 248 | 2 957 |
①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
②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则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