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
B.实验室制少量CO2
C.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NaHSO4
B.NH4Cl
C.SO2
D.H2SO4
4、下列关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大于
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
C.离子半径:小于
D.第一电离能:大于
5、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通入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
B. 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
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
6、蒸馏实验装置中,锥形瓶是( )
A.a B.b C.c D.d
7、在同温同压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气球,则这两个气球中气体的有关量之比(甲:乙)正确的是
A.质量之比为 B.原子总数之比为
C.分子总数之比为 D.碳原子数之比为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乙酸乙酯都是酯类,互为同系物
C.重油的裂化、煤的气化、液化、干馏等过程均为化学变化
D.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
9、在催化下,
与
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物质为每摩尔的反应):
。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只有
B.该过程中V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C.
D.等量反应物分别在容积相等的绝热和恒温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绝热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小
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羟基中含有电子数为NA
B.1.4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1NA
C.0.3mol 2-甲基丁烷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11、用乙炔作原料制取 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
A. 先加 HCl 再加 Br2 B. 先加 Cl2 再加 HBr
C. 先加 HCl 再加 HBr D. 先加 Cl2 再加 Br2
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H= —393.5kJ/mol
②CO(g)+ 1/2 O2(g)== CO2(g)△H= —283.0kJ/mol
③2Fe(s)+3CO(g)==Fe2O3(s)+3C(s) △H= —489.0kJ/mol
则4Fe(s)+3O2(g)==2Fe2O3(s)的反应热ΔH为
A.-1641.0kJ/mol
B.+3081kJ/mol
C.+663.5kJ/mol
D.-2507.0kJ/mol
13、下列有机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2-甲基-4-乙基戊烷
B.2,2-二甲基-4-乙基己烷
C.2-甲基-1,3-丁二烯
D.4-甲基-1-戊烯
14、某些难溶性铅盐可用作涂料,如秦俑彩绘中使用的铅白(PbCO3)和黄金雨中黄色的PbI2.室温下PbCO3和PbI2在不同的溶液中分别达到溶解平衡时-lgc(Pb2+)与-lgc()或-lgc(I-)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且PbCO3更难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sp (PbCO3) 为1.0× 10-26.7
B.p点对应的是PbCO3不饱和溶液
C.往PbI2悬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黄色沉淀转变成白色
D.往浓度相同的Na2CO3、NaI 混合溶液中滴入Pb(NO3)2 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当反应物相互接触时,反应瞬间完成,而且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
B.温度和压强都是通过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叫活化能
D.活化能的大小不仅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也会对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产生影响
16、1771年化学家舍勒用曲颈甑加热萤石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现玻璃瓶内壁被腐蚀,首次制得了氢氟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F2+H2SO4(浓)CaSO4+2H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F2的电子式是
B.H2SO4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CaSO4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D.HF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沸点高于HCl
17、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mol/L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B. 1mol/LNa2CO3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CO32-)= c(HCO3-):c(Na+)>c(Cl-)+3c(CO32-)
C. 0.1mol/LNa2C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pH=7:c(Cl-)>c(Na+)>c(HCO3-)
D. 0.1mol/L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c(OH-)
18、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或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19、标准状况下,22.4 LC2H4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
A. 6.02× B. 44.8 C. 3.01×
D. 22.4
20、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反-2-丁烯
B. 乙二酸二乙酯
C. 1-甲基-1-丙醇
D. 2-乙基丁烷
21、(双选)油、脂肪和酯相比较( )
A. 油是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
B. 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
C. 油是高级脂肪酸含不饱和烃基的量相对较大的混甘油酯,因此油属于酯类
D. 脂肪是高级脂肪酸含饱和烃基的量相对较大的混甘油酯,因此脂肪属于酯类
22、常温下,在10mLMOH溶液中滴加
的盐酸,溶液中AG(AG=
)与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MOH的电离常数约为
B.F点溶液中:
C.水的电离程度:G>P
D.Q点溶液中:
2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请问LiAlH4中存在( )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24、钴蓝是一种高性能的环保无毒无机颜料,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由4个Ⅰ型和4个Ⅱ型小立方体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钴蓝晶体的化学式为CoAl2O4
B.晶体中Al原子占据O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空隙
C.晶胞中Co原子占据顶点和面心的位置
D.钴蓝晶体的密度为g•cm-3
25、Fe、Co、Ni均为第Ⅷ族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Fe原子中,电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_______。
(2)在空气中FeO稳定性小于,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铁氰化钾溶液是检验
常用的试剂。lmol
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4)的一种配离子
中,
的配位数是_______。配体
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CoO的熔点是1935℃,CoS的熔点是1135℃,试分析CoO的熔点较高的原因_______。
26、回答下列问题
(1)将FeCl3溶液进行蒸干,得到的固体化学式为_______
(2)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若测得其中铵根离子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由大到小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Al2(SO4)3和NaHCO3混合溶液作灭火剂,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灭火原理:_______。
(4)某CuSO4溶液中含有Fe3+杂质,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2.0mol/L,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注:lg2=0.3),已知
,
,则:
①该溶液中的Fe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_______;
②该溶液中的Cu2+开始形成Cu(OH)2沉淀时的pH为_______;
(5)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
27、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③中,最难发生此类反应的环烷烃是_______(填名称),判断依据为_______。
(2)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①~③的反应,如环丙烷与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得到的产物名称为______________。它有多个同分异构体,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并用“*”标出其中的手性碳原子)。
28、已知An+、B(n+1)+、Cn-、D(n+1)-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阳离子中氧化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阴离子中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
29、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写出由丙烯制备聚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式2 -丁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H2加成生成2,5 - 二甲基己烷的炔烃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合成原理为: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I.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N2和3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1)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92.4kJ。(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II.该反应 N2(g)+3H2(g)2NH3(g)△H=﹣92.4kJ/mol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曲线图。
(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_____________________,t3_____________________,t4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
A.0~t1 B.t2~t3 C.t3~t4 D.t4~t5
31、将0.2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A﹣),则:
(1)混合溶液中c(A﹣) c(HA)(填“>”“<”或“=”,下同).
(2)混合溶液中c(HA)+c(A﹣) 0.1mol•L﹣1.
(3)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0.2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4)25℃时,如果取0.2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程度 NaA的水解程度.
32、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下图所示。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至19号元素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
①E(砷)>E(硒) ②E(砷)<E(硒)
③E (溴)>E(硒) ④E(溴)<E(硒)
(3)估计l 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___<E<_______。
(4)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基准物
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溶液作指示剂。
d.用溶液滴定过量的
,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消耗 | 10.24 | 10.02 | 9.98 |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
(2)滴定应在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所消耗的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______mL,测得c(I-)=___________mol/L。
(5)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锥形瓶洗净后还有少量蒸馏水,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
34、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
已知: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Ⅰ.消除上述气体污染物可用CO与NO反应生成和
。
(1)请完成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2)为提高此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CO的浓度
Ⅱ.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发生反应:
NO和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的量浓度/( | |||||||
0 | 5min | 10min | 15min | 20min | 25min | 30min | |
NO | |||||||
0 |
(1)0~5 min内,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___________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_。
(2)第15 min后,温度调整到,则
___________
(填“>”“<”或“=”)。
(3)若30 min时,温度保持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
,则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35、碱式硫酸铁[]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己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
沉淀物 | |||
开始沉淀 | 2.3 | 7.5 | 3.4 |
完全沉淀 | 3.2 | 9.7 | 4.4 |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I后的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有_______。
(2)加入少量的目的是将溶液的pH调节在______范围内,该工艺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3)在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
(4)反应II加入的目的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该流程中“蒸发”要采用减压蒸发,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______,溶液的pH也不能过大或过小,原因是______。
(6)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及
。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
,应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选填序号)。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溶液
36、回答下列问题:
(1)2SO2(g)+O2(g)2SO3(g) ΔH=-198kJ•mol-1,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V2O5+SO2⃗2VO2+SO3(快);4VO2+O2⃗2V2O5(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5的质量
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1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ΔH增大
(2)已知反应:S(g)+O2(g)SO2(g) △H1;S(s)+O2(g)
SO2(g) △H2;比较△H1___△H2(填“>”“<”或“=”)。
II.某用活性炭还原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
(3)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
(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C与NO发生反应,所得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 温度/℃ | 起始时NO的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mol |
1 | 700 | 0.40 | 0.09 |
2 | 800 | 0.24 | 0.08 |
①结合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ΔH___0(填“>”或“<”),理由是___(请从K变化角度分析)。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容器内各气体浓度恒定
C.容器内压强恒定 D.2v正(NO)=v逆(N2)
(5)合成氨反应常使用铁触媒提高反应速率。如图为有、无铁触媒时,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从能量角度分析,铁触媒的作用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