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泻气 落第 笔耕不辍 和颜悦色
B.缰绳 镌刻 锐不可当 任劳任怨
C.蒙昧 躁热 白手起家 正襟危坐
D.不逊 愚钝 诚皇诚恐 眼花缭乱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第一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概貌性描写。两岸没有中断之处的连绵不绝的高山,是从高度上描写。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和不是正午半夜不见日月是写其广度。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 《与朱元思书》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第一段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和山。第一段总说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 在《愚公移山》中,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话,在句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从具体的用词上看,除了语气相同,目的全然不同。愚公妻子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着关心,她并不反对移山,提出的是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语气,“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的无能。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首先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事例,以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艰苦磨炼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事实,提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成的。而艰苦的环境就是人成才的主观条件。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
B. 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删去“随着”或“让”)
C. 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能够做到严格执法。(删去“是否”)
D.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唐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表达了复杂而微妙的心境。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篇传记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与通讯比较而言,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D.“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的主干是“这是树”,“这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的主干是“这不是记录”。
5、春题湖上①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①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此诗作于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皇恩只许住三年),卸杭州刺史任之前。
【1】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诗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B.首联写西湖的春天美景,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C.诗人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虽体现了作者对湖区劳动者的关怀,却因此雅俗相悖,很不协调。
D.从艺术上看,《春题湖上》最精彩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
【2】山川草木皆含情,沧海桑田尽动人。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有余情。”请你说说诗人的“言外余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
6、默写填空。
(1)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这部作品被誉为“_____”,被鲁迅奉为“_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的特点。
(3)这部作品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等等,再等等
陈鲁民
①2014年10月,诺贝尔奖陆续公布,连续7年的诺奖热门候选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很失望,他的众多粉丝也很失望,只能对他弱弱地说一句: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该是你的早晚会属于你。
②其实,呼声很高但最后却无缘诺奖的远不止村上春树。还有四位华裔科学家也因成果显著而被媒体视为夺奖热门,可最终也名落孙山。对他们的安慰,还是那句话: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
③说到等等,诺奖历史上大有人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为了反抗种族隔离政策,足足坐了27年牢,出狱时已72岁高龄,这期间他已被多次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但直到他出狱3年后才实至名归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4年后,他众望所归,当选南非总统;10年后,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20年后,他被尊称为南非国父。获释后的33年里,他获得世界各国授予的百余次奖项。如果没有在监狱里的耐心等待,如果不是心平气和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不是心胸坦荡地处世理政,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辉煌。
④还有等得更长的。2013年,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者,被誉为“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为了等这一盛誉的到来,她辛勤耕耘了近70年,有人说她不够聪明,不是写作的料,她不理会;有人说专写短篇小说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不为所动,一心写她的“豆腐块”;有人说她是小地方的小作家,写的东西根本没人注意,她仍不受干扰,坚持不懈……最后,终于等来了属于她的“好饭”,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⑤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世界上没有谁一等再等,成心把“好饭”拖到最后才端上来。或食材难找,或火候不到,或制作复杂,或其他原因,“好饭”晚倒也是不得已的事。遇到这种情况,须耐心等待,不能着急。如果机遇不逢,积累不足,功力不够,火候不到,强行揭锅必然会吃夹生饭。
⑥学者作家张中行,75岁之前默默无闻,因为时机不到,风向不对,他只有耐心等待。提到他时,人们会说是《青春之歌》里那个落后男人余永泽的原型。75岁以后,他也等来了自己的“好饭”,突然出现大爆发。新作一本接一本问世,内容一本比一本精彩。《负暄琐话》系列,平和冲淡、清隽优雅;《禅外说禅》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说梦草》、《顺生论》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流年碎影》,娓娓道来,平实自然。一代散文大家,就这样横空出世,惊艳一时。
⑦等,是灵魂的煎熬,也是意志的打磨;是能量的集聚,也是事业的升华。因为,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诗文著作,都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历史鉴定,也需要取得人们的共识。所以,我们看到的诺贝尔奖得主,以白发苍苍者居多。等待,让他们变得淡定;等待,使他们日益睿智,他们坚信,是好东西就一定会有人识货,辛勤耕耘必然会迎来丰收。于是,他们在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⑧当然,岁月苦短,时不我待,毋庸讳言,也有等不到的。
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两个没有等到的古人;鲁迅、沈从文都曾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均因天不假年而错过。这也很正常,什么时候都有被低估的事、被埋没的人,即便他们没有得到该得的奖项和荣誉,但其不朽事业、道德文章,仍会广为流传,泽被社会,他们自己也会毫无愧色地跻身英杰行列。
【1】第①段写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其作用是什么?
【2】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9、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1)我们“没想到”的事很多:一向成绩优异的“我”,但在一次考试中却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的父亲却因“我”任性在暴怒下打了“我”;一个好友因“我”缺少宽容悄悄疏远“我”……请以“没想到,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文章。
(2)在生活中,用你的眼睛去读,用你的心灵去读……你定能读到别样的美丽,读出别样的感悟。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