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推崇 摹状貌 长途跋涉 巧妙绝伦
B.嶙峋 密匝匝 因地治宜 正襟危坐
C.蔓延 懒羊羊 震耳欲聋 措手不及
D.开垦 麻辣烫 交头结耳 恹恹欲睡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狼藉(jí) 上溯(shuò) 遒劲(qiú) 坦荡如砥(dǐ)
B.鲜腴(yú) 旌旗(jīnɡ) 倔强(jué) 恹恹欲睡(yān)
C.秀颀(yí) 喧嚣(xiāo) 虬枝(qiú) 惟妙惟肖(xiào)
D.遏制(è) 婆娑(shā) 记载(zǎi) 络绎不绝(yì)
3、兼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子。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求之不得的绝望。
B.全诗分三章,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索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意境。
C.诗中“兴”的特点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全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充分表达了诗人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4、填入横线的句子,选择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收藏。人, ; 。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 ; 。
①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
②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
③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熙熙攘攘
④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1)诗歌中一字用得好,可让全句乃至全诗增辉,你觉得“归卧南山陲”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6)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7、任务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能使千万读者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请结合书中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保尔的心狂跳不止。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他终于冲破了枷锁,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重新投身到战斗行列,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的人生中还有哪些“冲破了枷锁”的经历?请试举一例,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人物精神对你的启示。
8、阅读阿西莫夫的《识途龟》,完成小题。
①科学调查并不总能确切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但有时它却能告诉我们某些看起来很好、听起来很不错的东西也许是错的。发生在1989年初与绿色龟有关的事情就是如此。
②许多动物通常要迁徙。它们在一个地方生育,然后到数千英里以外的另一个地方去喂养和生长,这意味着它们必须仅依靠它们的感觉和本能来找到由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道路。
③绿龟沿巴西海岸觅食,但每年年末某种东西会使它们向东越过大西洋,开始为期两个月的行程。它们最终抵达阿森松岛。这是位于大西洋中部的一小片陆地,在巴西以东约1200英里处。绿龟在那里筑巢和养育,然后再返回巴西去吃食(又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旅行1200英里),一直到第二年末再向东行。在阿森松岛被孵出和生存下来的小龟也能游回巴西,只是在年底才能到达。实际上,当动物要生育时才旅行很长距离返回到它们的出生地,这种现象很常见,可称为“寻根”。生物学家所考虑的是这些动物是如何导航的,而真正使他们迷惑的是“为什么”
④龟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长途旅行呢?阿森松岛所具有的东西在别的地方没有吗?一些绿龟实际上也在别的地方筑巢。在佛罗里达外边有这样的地方,在委内瑞拉外也有这样的地方,但阿森松岛是最适宜的。
⑤早在1974年,帕特里克·科尔曼和阿尔奇·卡尔这两位生物学家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猜测。阿森松岛非常接近于大西洋中脊,而在大约4000万年以前,非洲和南美洲在那里几乎是相接的。那时的绿龟在巴西沿岸吃食,而只需游几英里就可抵达阿森松岛去生育。
⑥大西洋不断形成,从洋脊向上涌出的物质迫使地块分离(海底扩张)。在巴西以外的觅食地每年都要远离洋中脊或阿森松岛1英寸左右。这样每年到阿森松岛去的龟都要多游1英寸。龟始终感觉不到海岸在远离,但经过4000万年以后,它们一个单程能旅行1200英里。
⑦海底扩张使龟被愚弄了这一说法很有些戏剧性,很多人非常相信。然而,哈佛大学的斯蒂芬·杰伊·古尔德却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在4000万年间,阿森松岛在一段时期里没有海岸,它们暂时被淹没在水下达数百年。这种说法可能会使阿森松岛失去魅力。
⑧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这件事呢?绿龟在过去4000万年间是否一直都去阿森松岛?
⑨佐治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布雷恩·W·鲍恩和约翰,·C·阿维斯,与佛罗里达海洋研究所的安妮·B·迈兰共同研究了龟细胞线粒体的核酸分子式。
⑩它们是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并且逐年缓慢地变化(正是这导致进化)。去阿森松岛的龟含有缓慢变化的核酸,但在佛罗里达和委内瑞拉筑巢的龟也有。
⑪然而,如果龟几千万年来总是固守它的出生地,那么每一群龟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过程,所以三种核酸的性质应该相差很大。科学家们目前已经有办法来了解这种差异的大小。
⑫现已证明这种差异在这三群龟之间确实存在,但差异要比预计的由数百万年分离所造成的差异小得多。差异的程度说明它们之间的分离仅有4万年,而不是4000万年。
⑬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龟识途的本性不是绝对可靠的。另一种可能性是,龟的适应性在总体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4万年前,一些龟碰巧发现了阿森松岛的滨岸。据我们所知,该岛那时刚刚形成,而在以前也许并不存在。这些龟从此占据和使用了该岛,而其他龟则使用别的海滨。
⑭如果科学家们能确定阿森松岛在过去4000万年以来是否一直存在,那么这将有助于判定哪种有关绿龟行为的学说是正确的。看来该岛曾被多次淹没以及龟确实具有适应性的看法都是可能的。
⑮如果今后阿森松岛变得不能被利用,龟将迁徙到别处。也许越少一点戏剧性的理论越有道理。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思考:本文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事理)是什么?
(2)下面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性文字。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作用。
又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旅行1200英里。
(3)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展开的。阅读全文,请根据提示,将其中的分析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习中,老师常教我们“温故而知新”:“重读”父母,你可能发现他们也曾有过叛逆而精彩的青春;“重读”自己,你可以看到自己曲折向前的成长痕迹;“重读”身边人,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欢笑与泪水。我们还可以重读经典作品,重读《昆虫记》,不仅可以了解昆虫世界,还可以让你读到法布尔的内心;重读《藤野先生》,不仅可以读到浓浓的师生情,还可以读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复杂心绪……
请以“重读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