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 )
A.诘责(jí) 篡改(cuàn) 催枯拉朽 筋疲力尽
B.溃退(kuì) 匿名(nì) 眼花缭乱 正襟危坐
C.镌刻(juān) 教诲(huì) 振聋发聩 诚惶诚恐
D.翘首(qiáo) 浩瀚(hàn) 殚精竭虑 杳无消息
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震悚(sǒng) 荒谬(miù )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
B.要塞(sāi ) 瞥见(piē ) 惊骇(h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 幽咽(yàn ) 诘问(jí) 差使(chà)
D.阡陌(qiān ) 举箸(zhù ) 寒噤(jìn) 仄歪(z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出于蓝,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 她平时不爱说话,可是今天会议上她却讲得头头是道。
C. 聆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大家无不对那些英雄们油然而生敬意。
D. 这儿有蓝蓝的大海,整齐的田畴,置身这沧海桑田的美景中,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雎》抒发了什么情感?
【2】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蒹葭》)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关雎》)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句即可)
(4)《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一名英国记者问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他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会坚硬,什么都不惧怕。”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是一个设问句,②-⑤段回答了这一问题。
B.③段中“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告诉我们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
C.菠萝是热带植物,华南丘陵区把它种在山腰是可能成功的。
D.⑤段中的“后者”指代前面所提的“开花日期”。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分析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提示:诗句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而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成长路上,会有不尽的风景。你会轰轰烈烈地经过朝霞、暮日,路过春夏秋冬,也会有阳光初照,会遇风雨,会见彩虹;更会有朋友相伴,有父母同行,有老师指导。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成长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待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