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消息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称为“金字塔结构”。

    B.《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新闻评论,文章立足于我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C.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严谨负责、友好善良的藤野先生,认识了勤劳坚韧、深明大义的朱德元帅的母亲,认识了眼神犀利、才华横溢的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认识了为人低调却功勋卓越的居里夫妇。

    D.《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文章以“总——分”的结构对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美景作了描绘,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山川美景之中。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热(zhì)   然(qiāo) 周 jì) 精竭虑(dān)

    B. 责(jí) 教(huǐ)   农(diàn)   藏污纳(gòu)

    C. 黑(yōu)   要(sài)   首(qiǎo 无消息(yǎo)

    D. 刻(juān) 步(duó)   亮(zèng)   锐不可(dāng)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随着北京地铁线路的增多,使北京人民的生活与地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只要你细心的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D.三联书店开通24小时营业,平均每天接待顾客约数百人左右,大大方便了读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本诗主要运用“赋”和“比”的艺术手法,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等双声词和“窃窕”等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君子”和“淑女”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   。     《无题》)

    ③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   

    ④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宋濂  

    ⑤林嗣环的《口技》中表现宾客从“伸颈”“侧目”、屏息细听的专注状态中松弛下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近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1本段选自美国记者   写的《 》。

    2请列举出长征中四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3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①“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此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奇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告诉我们,在新时代要创造新辉煌,应该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②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③“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④“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⑤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

    ⑥“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11日04版,有删改,作者陈凌)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

    B.第②段中,从唐朝、宋代到现代的三个例子,能让读者意识到,牛的品格、精神确实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第④段中,举出钱三强教授的例子,意在证明勇于开拓的劲头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

    D.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意义。

    【2】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本文论据的一项(     

    A.“吃亏”书记李连成以“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为座右铭,三次创业带领村民横跨三产,让为民情怀照亮小康梦想。

    B.揽月“天团”在坚守中开拓创新,将中国人开拓创新的勇敢身姿起舞于深空探测领域,为探月工程赢得世界瞩目的成绩。

    C.“扶贫之花”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D.我们举国同心、众志成城,以一系列“惊天逆转”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令外媒惊叹“疫情后,中国更强大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记忆中的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从“那句话”“那首歌”“那个人”“那片风景”四个短语中选取一个填充文题进行写作。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