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王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B.郑晓龙执导的《芈月传》,故事声情并茂,情节曲折生动,观众非常喜欢。
C.习书记在讲话中引经据典,用古诗词寓意亚太协同发展等愿景,透出浓浓书香味。
D.《雪岭熊风》首映上座率差强人意,只卖出百十来张票。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广袤无垠
B.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不缀劳作 纵横决荡
C.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经伦事务
D.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坦荡如砥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敦实 羁绊 瞬息万变 顾名思意
B.挑剔 俯瞰 相辅相承 风云变幻
C.辐射 斑斓 目眩神迷 纷至沓来
D.挑衅 演绎 轻歌慢舞 怒不可遏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颁发(bān)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
B. 仲裁(zhònɡ) 酷似(kù) 凛冽(lǐn) 屏息敛声(niǎn)
C. 由衷(zhōnɡ) 督战(dū) 镌刻(juān) 惊心动魄(pò)
D. 咆哮(páo) 遗嘱(zhú) 要塞(sāi) 锐不可当(dānɡ)
5、阅读储光羲的《咏山泉》一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①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 。
转来深涧②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③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注释)①借问:询问。②深涧:两山中间很深的水。③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
(1)根据律诗的特点,诗中横线处应该填入的诗句是( )
A.空飞作雨声 B.雨声作飞空 C.飞空作雨声 D.飞空雨声作
(2)诗中的山泉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 《泊秦淮》)
(2)五岭逶迤腾细浪, 。 (毛泽东 《 》 )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白头搔更短, 。 (杜甫 《春望》 )
(5) ,生于淮北则为枳。 ( 《晏子春秋》 )
(6)人生自古谁无死, 。 ( 《过零丁洋》 )
(7) ,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8)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 《己亥杂诗》 )
7、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著《经典常谈》的第四章——_________第四。
(2)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你好,之华》里有句台词:“愿你活成最好的样子。”
②女主角的故事其实在追问:那些学生时代令人难忘的“女神”,后来有没有活成“最好的样子”?
③其实未必。甚至有可能青春期就已经是她们的人生巅峰期。像《红楼梦》大观园中美丽又脆弱的姐姐妹妹们,后来经历的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④这个过程,恰如村上春树所说:“不管是樱、萤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人们亲眼看到鲜艳的色彩在眼前凋零,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当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⑤这正是日式审美中所谓的“物哀”。一阵清风吹过,花瓣无声飘落,面对这种悲哀即便内心已汹涌如海,表面也只是云淡风轻,将之化成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乃至品味,哪怕是面对生离死别。
⑥关于离别、失败等生命不可承受之绝望,物哀式的审美提供了一个视角:化悲痛为力量,就是将自己充分地沉浸到人间烟火中去。同样受伤,“吃货”更容易恢复元气。苏轼被贬到“天涯海角”,惊叹于生蚝“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很快忘了自己身陷绝地之苦、政治生命面临终结之痛,并一本正经地修书给儿子,让他千万不要公开生蚝的秘密真可谓“垂死病中惊坐起,吃喝玩乐又一年”。
⑦除了美食,琐事为何能够治愈我们?当非常投入地准备一份早餐或打扫一间院子,体会每个动作和细节,把个中感受无限拉长,就像把视频以四分之一的速度播放的时候,给人的感受就完全变了——电影镜头里,伴着音乐和簌簌落下的缓慢的雪花或旋转的落叶,男主和女主说好谁也不回头,各自走向再也没有对方的未来。即便是失恋和分手,也变得浪漫。
⑧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样子?在人群熙攘之处,心中不免寂寥:我们仿佛永远也达不到别人眼里“最好的样子”——不如此人美,也比不上那人活出自我,甚至不如从前的自己无知无畏、精气十足……生活告诉我们,“最好的样子”其实就是当下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一场付出……和别人无关,只和眼下的选择和承受有关。
⑨哪怕我们像落叶,在兜兜转转、纷纷扬扬的那一瞬间,也可以是最好的样子。
【1】在作者看来什么才是“最好的样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分析第3-5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9、遇见桃花源,陶渊明心怀天下,创造了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遇见小石潭,柳宗元寄情山水,营造了凄清幽美的理想境界;遇见浣花溪,杜子美兼济民生,建造了庇佑天下寒士的千万广厦……自然万物,人世风情,因为遇见,我们的生活更值得怀想。
请你以“遇见_____”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南海子公园除外)。
要求:①记叙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③字数在600至800之间;④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