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
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B.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
C.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D.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2、如图是1900年1月,澳洲华侨马应彪等集资2.5万港元,在香港创办的先施公司。公司成立后,采用明码标价和“不二价”售货、开具发票、雇用女性店员等,为近代中国城市大商店的现代化经营作出范例。据此可知,该公司的创立( )
A.具有明显半殖民的色彩
B.推动了内地近代化进程
C.呈现新的商业经营形式
D.源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3、1959年,考古学家安志敏提出:“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黄河中下游一直是古代文明的中心。……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与不可分割的联系,奠定了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发展基础。”学者强调的是( )
A.黄河中下游是古代文明的中心
B.黄河中下游文化的影响
C.史前文化能证明历史的真实性
D.中国历史的强大延续性
4、元朝设置行省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部分)。由如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行省
元朝行省 | 概况 |
江浙、湖广、江西 | 搜刮财赋,其治所往往设在便于与朝廷联络和指挥的水陆交通要冲之处,而不置于该省的中心地带 |
陕西、四川、云南、河南 | 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境要地,以控制军事重镇为重心 |
岭北、辽阳 | 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以及供给军需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维系了元朝的统治
C.侧重对地方军事遏制
D.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5、全国化肥用量从2015年的6022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5250万吨,降幅达到12.8%;施肥强度从年约55千克/亩下降到约47千克/亩。2021年,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修订并发布行业标准,规范有机肥料生产使用。这表明我国( )
A.化肥制造业日益萎缩
B.兼顾科技推动与食品安全
C.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
D.国内粮食安全成当务之急
6、周天子到他所封诸侯国视察,如果“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赏;如果“土地荒芜,遗老失贤”则罚。这体现( )
A.生产资料的保护
B.天下共主的秩序
C.分封制度的森严
D.以仁治国的理念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在其所订立的盟约中规定了部分禁止战争;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权具有重要的意义;1945年缔结的《联合国宪章》则全面禁止使用武力。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 )
A.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已实现
B.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
C.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全确立
D.国际安全机制的不断强化
8、如表反映的是上海与福州茶叶出口总量及其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上海 | 福州 | ||
时间 | 数量(百万磅) | 占全国比重 | 数量(百万磅) | 占全国比重 |
1853年 | 69.4 | 66.1% | 6.0 | 5.7% |
1855年 | 80.2 | 71.2% | 15.7 | 14.0% |
1857年 | 40.9 | 44.3% | 31.9 | 34.5% |
1859年 | 39.1 | 35.3% | 46.6 | 42% |
A.两地民族工业水平差异
B.农民起义对两地影响不同
C.英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D.福建的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9、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
A.首相拥有立法权
B.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C.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D.议会丧失中心地位
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国内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格局。该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1、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交通运输不断发展
C.洲际物种交流的影响
D.政府均田成效显著
12、公元484年9月,北魏政权颁给内外百官俸禄;公元486年11月,“(孝文帝)议定州县官依户口给俸禄”。同时颁布法令严厉打击官员贪腐行为。这些措施旨在( )
A.推动民族交往交融
B.加快统一北方步伐
C.维护鲜卑贵族统治
D.增强内部的凝聚力
13、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据此可知( )
A.官员的考核制度日趋严密
B.人文环境决定人才选拔
C.人才选拔注重协调区域间差异
D.选拔方式日趋公平合理
14、据统计,春秋战国时,236名君主中异常退位68人(28. 4%),平均在位时间18.42年。秦至清348位皇帝中异常退位的皇帝高达155位(44%),平均在位时间只有12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血缘宗法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B.官僚体制社会治理效能有限
C.最高统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D.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本质特征
15、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店,三五零星”的研口至谌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
A.促进了武汉旅游业发展
B.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
C.取代了海运和航运地位
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16、至正中,(松江府)户一十七万七千三百四十八:……民一十三万五千三百五十八,儒一百八十六,医八十三、军三千五百七十四、站四百二十二、灶三千二百六十三、匠五百七十九,弓手二十九,乐人一十三、海船舶商梢水(艄工、水手)五千六百七十五、铺兵二十九,财赋二万一十五。……色目三十一……僧尼寺院六百一处,僧六千七十二名;道士宫观七十六处,道四百九十四名。材料反映的户籍制度是( )
A.“登人”制度
B.编户齐民
C.大貌索说
D.诸色户计
17、下面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这幅画的主要特征是
A.追求抒情和写意
B.摹写自然景物逼真
C.讲究布局和构图
D.体现中西技法交融
18、共和国后期,罗马人继承了希腊各大哲学流派的思想。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加注重实用,因而他们将希腊的思想加以改造,以适合罗马社会的需求。 罗马抛弃了希腊哲学流派之间的门派之争,采取了折中主义,将各种思想汇合在一起,加速了希腊文化的融合。罗马的这些做法( )
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B.证明西方文化更具优势
C.有助于延续希腊的文化
D.实现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19、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0、有美国学者指出:“南京(政府)恢复关税自主,其结果对中国人自办的工业的利益很有限。南京对关税收入的需求和日本的压力,一直阻挠着保护关税的真正作用,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四年经常改变的关税税率,事实上是一种促使中国工业不能稳定的破坏性因素”。该学者认为南京(政府)恢复关税自主( )
A.符合美国政府的在华利益
B.有利于消除日本侵略威胁
C.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
D.旨在应对世界经济大危机
21、•《申报》在《巷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中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觳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这段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是( )
A.民主富强
B.独立自主
C.超美驾欧
D.君民共主
2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并且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这有利于( )
A.强化君主专制
B.消除割据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
24、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1180—1223)给王室直属领地内的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同时宣称自己也是王室直属领地以外所有城市的保护者。此举意在( )
A.强化王权
B.扩大王室领地
C.打击贵族
D.促进经济发展
25、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________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________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________,资本主义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26、基本内涵及进一步阐述
(1)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27、意义
(1)宗教改革运动在________拉开了序幕。
(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会与____________、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28、近代殖民活动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____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____主导、融合____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29、背景
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_______、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30、评价
(1)具有鲜明的反帝、__________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____________的政治基础。
(2)联俄、联共、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和体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3)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3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_________,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32、(从晚清到民国)
问题: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上图表中标注。
A B C D E 。
(2)请为本图表确定个适合的主题。
33、亚非拉文学
(1)特点:反映⑯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代表
a印度的⑰_________。
b中国的鲁迅。
c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d尼日利亚的索因卡。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序号 | 体现 | 陈述 |
(1) | 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 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一批基础工业项目,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2)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 (2) |
(3) | 初步构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3) |
(4) | 颁布宪法 |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参考表中的(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完成(2)和(3)的表述。
35、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是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36、请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则主要体现在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近现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秦朝、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地方创立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2)为古希腊雅典城邦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谁?使其发展达到顶峰的又是谁?
(3)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是由颁布的什么法律文献确定的?
(4)美国联邦政府结构中立法、行政、司法权力的安排突出体现了什么原则?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建立了什么政体?
38、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1)根据所示。左表中应填入写出右边的序号。
(2)结合所学写出一个符合②的发生在古代中国公元5世纪时期的示例。
(3)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中国符合④的一个典型示例并简述其积极意义。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
年份 | 当年创刊总数 | 中国人自办报刊 | |
总数 | 所占百分比 | ||
1895 | 7 | 3 | 42.9% |
1896 | 11 | 7 | 63.6% |
1897 | 49 | 45 | 91.8% |
1898 | 47 | 39 | 83% |
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刊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特点的成因。
(3)根据材料四,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