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这反映了,当时( )
注:本图以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总章二年(669)唐时期全图为底图;进士籍贯所属州县行政区划以总章二年(669)谭图所标为准。
A.黄河流域经济略占优势
B.科举制推动各阶层流动
C.北方单独分配录取名额
D.地理环境决定进士分布
2、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中国表示将不断深化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中国致力于( )
A.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B.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推动亚太地区合作共赢
D.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
3、秦律规定:从事商业买卖,必须标明商品价格。不遵从这一规定的,罚制作一件铠甲。这一规定( )
A.反映法律制度完备
B.推动重农抑商形成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促进了手工业进步
4、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
A.
B.
C.
D.
5、下图为张文元的漫画,刊登在1949年的《上海新闻日报》上,漫画中有“蒋家店台湾分店”的文字。此漫画揭示了( )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国民党借台湾负隅顽抗
C.国民政府最终众叛亲离
D.美国对蒋彻底失去信心
6、自宋元起,纸大部分用于印刷书籍、佛经、会子(早期的纸币)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很多纸制品,如纸织画、纸衣、纸被、纸枕等。这折射出当时( )
A.民众的财富观发生变化
B.传统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C.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减弱
D.四大发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7、1928年,“边界红军的来源⋯⋯大成问题。”1930年后,兵员不断增加,如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兵源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B.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C.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D.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
8、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很快从“公审蒋介石”转向“联蒋抗日”。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国共产党的转变( )
A.适应了民族抗战的需要
B.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D.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1946年当政协决议达成时,中国共产党称:“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斗争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中国“已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这说明当时( )
A.和平建国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追求
B.国共合作关系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联合政府
D.抗战后国共两党之间矛盾逐步缩小
11、如表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表,通过此表所示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项目 | 收入总额 | 支出总额 | |
中央提成额 | 地方留成额 | ||
钱税 | 3139.8万贯 | 1089.8万贯 | 2050万贯 |
粮税 | 1615.7万石 | 215.7万石 | 1400万石 |
合计 | 4755.5万贯石 | 1305.5万贯石 | 3450万贯石 |
A.税法改革成效巨大
B.唐朝政府名存实亡
C.地方财权显著增强
D.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12、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牵制中书门下
13、南宋乾道五年(1168年),朱熹借鉴青苗法,创建由民间自主经营的社仓。淳熙八年(1181年),政府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社仓、义仓的建立,弥补了常平仓等官仓设置于城市的不足,成为乡村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南宋政府此举旨在( )
A.维护社会稳定
B.增加财政收入
C.保障市民利益
D.推广程朱理学
14、下侧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 )
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15、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北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这反映出( )
A.革命浪潮的难以阻挡
B.武昌起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家出现了严重分裂
D.辛亥革命达成了广泛社会共识
16、《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说:“自汉魏之际佛教初入,就因与道教表面相似而调和、附属道术为‘佛道’,两晋时期佛教有所发展后,因发现与儒家、道家思想不同而始有冲突,由此而引起儒玄佛三教之间的各种争辩。”隋朝调和三教的主要途径是( )
A.援礼入佛
B.三教合归儒
C.建立理学
D.道法自然
17、能够解释下表历史现象的原因有( )
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 注册的工业公司 | 资本总额 |
1914年8月前 | 146个 | 41148205元 |
1914年8月至1920年 | 272个 | 117434500元 |
①北洋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清政府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表明秦朝( )
A.形成文书行政的法律制度
B.能够将皇帝和中央的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
C.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严密性
D.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9、1858年,沙俄计划修建一条连接莫斯科和中国黑龙江地区的铁路;1862年,英国计划修建一条通过缅甸到达中国云南的铁路;1885年后,法国也着手制定将越南铁路接至中国云南的计划。这些铁路计划反映出当时( )
A.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B.中国近代交通体系的完善
C.中国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中国边疆危机的日益加深
20、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出处 | 记述 |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 “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 | “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21、据统计,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①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一些障碍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④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列史料,出现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是( )
A.“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 曰民权,曰民生”
B.“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
C.“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 以解除内外压迫”
D.“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
23、下图为19世纪末法国艺术家蒂雷伯格内创作的漫画《世界的朋友》。漫画中三个朋友(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围着“Poudreexplosive”(火药桶)悠然地吸着烟。该漫画意在说明( )
A.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
B.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免
C.三国同盟威胁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世界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这些措施旨在( )
A.推动社会进步
B.建立共和政体
C.促进经济发展
D.改变落后习俗
25、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__________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__________,形成了罪恶的__________。
26、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_______、_______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
(1)中国_______战场和_______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_______上和_______、_______上的重大支持。
(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______________,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__。
27、《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8、评价: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________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________。但________过于僵化,________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________的政治风气
29、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_______年6月,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_______、_______,揭开了______________的序幕。
30、________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________,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_
31、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土地,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实现逐步实现________扫清了障碍
32、抗美援朝战争
(1)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2)________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________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3)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越过“________”,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4)________年________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开赴朝鲜,抗美援朝,________,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5)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________被迫同意进行谈判。
(6)志愿军入朝后,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________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7)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________》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8)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9)志愿军涌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33、台湾:_______年, _______驱逐_______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_______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___省。
34、观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一页,请完成下表的填写。
主要学派 | 代表人物 | 时间 | 主要思想 |
儒家 |
| 春秋 |
|
| 战国 |
| |
| 战国 |
| |
法家 |
| 战国 |
|
道家 |
| 春秋 |
|
35、简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交战双方战后签署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战争结果的历史影响。
36、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3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请回答:
(1)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举例说明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的趋势?指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的标志。
38、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39、简答题
法治,代议制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象征之一,请举出英、法、美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三个法律性文献及三国议会在三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