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服饰上,唐代宽袍大袖,无论男女都爱着胡服;宋代则相对修身适体,尤其是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背子的“遮掩”功能加强。这反映出宋代(     

    A.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B.社会重理的审美意趣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追求个性的思想意识

  • 2、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种形势的转变与下列哪一场战役直接相关(       

    A.沙家店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 3、嘉庆至道光年间,大量英国船只在中国东南海域长期秘密测绘海图。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依据之前所绘图纸,封锁珠江海面后占领既定目标舟山、定海,然后继续北上。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英国挑起战争蓄谋已久

    B.中英两国实力相差较悬殊

    C.闭关自守政策难以维系

    D.清廷官兵缺乏作战的勇气

  • 4、“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材料所涉及的制度是(     

    A.南北面官制

    B.羁縻府州制

    C.猛安谋克制

    D.四等人制

  • 5、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称为夷、蛮、戎、狄。春秋战国之交,曾以蛮国自居的楚国、被中国诸侯看作戎、狄的秦国已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

    B.不同民族差异消除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逐步增强

    D.大一统趋势的加强

  • 6、乾隆五十一年,军机处发现陕西按察使周樽奏报“清查保甲”一折的朱批中,没有涵盖奏折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军机大臣提出讨论意见,并把研究结果拟写谕旨,连同原折一并呈报乾隆帝。这表明清朝(     

    A.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军机处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C.康乾盛世走向衰落

    D.中枢秘书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 7、唐玄宗时期“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人居翰林,供奉敕旨”,“将陆坚、张九龄等 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召。王者尊极, 一 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 从中出。”唐德宗时期,陆贽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之为“内相”。这反映唐朝中 后期(     

    A.中书权力遭到削弱

    B.门阀土族垄断朝政

    C.决策与行政权分离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8、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组织摘译的《各国律例》不仅部分翻译了瑞士滑达尔所著的《国际法》,还创造了关于西方政治体制诸如“律好司”(上院)、“甘文好司区主院)厂“巴厘满”(议会)等一些新鲜词汇。这说明,《各国律例》(     

    A.全面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法律

    B.为国人引入了近代意识

    C.旨在服务于现实战争的需要

    D.瓦解了清廷天朝上国观念

  • 9、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帝、汉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 10、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发明对外传播示意图。这一发明

    A.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

    B.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

    C.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D.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 11、1940年下半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这一次作战被称为(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12、诗歌《南湖红船》“七月日星盈,南湖水上行。清风携马列,烟雨伴船征。华夏精英聚,山河萃美生。小舟前景远,从此晔光明。”其中对“从此晔光明”理解准确的是(     

    ①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②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13、“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是时人对康雍乾时期政治状况的描述。这反映出(     

    A.思想控制严密

    B.君主专制加强

    C.统治危机严重

    D.世界变化冲击

  • 14、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地理位置上看,两晋的都城位于北方的称为西晋;位于南方的称东晋。然而,后来与两晋地理位置相近的两宋,则不称为西宋和东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于北方

    B.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换是东西之争

    D.文化竞争中北方落后南方

  • 15、唐代,饮茶、品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元稹曾作宝塔诗赞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跳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饮茶的盛行反映了(       

    A.佛教文化的主流地位

    B.文人意趣与精神追求

    C.丝绸之路的贸易兴旺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16、如表为某学习小组围绕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资料,据此判断,该组研究的主题是(     

    时间

    史事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年10月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 17、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州、郡察举之权在地方官,而州大中正则为中央官之兼职。故士庶求出身者,于察举制度下必须归于地方,而在中正制度下则须奔集中央。此制本因人才不在乡里而立。但既立此制,则有使人才永不反归乡里之势。”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较之于察举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8、毛泽东在报告中写到“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据此可知,材料所描绘的是哪个时期(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9、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 20、学者余英时认为:自宋代以降,君权的绝对化愈演愈烈,相形之下,相权则愈来愈弱;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宋朝削弱宰相职权的方式是(       

    A.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分割相权

    B.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C.几位宰相之间互相牵制和监督

    D.设置首辅分割宰相的决策权

  • 21、唐宪宗把女儿嫁给了恩荫出身的官员,宰相权德舆则把女儿嫁给进士,唐宪宗感慨:“我女婿不如德舆女婿。”儒士杜羔屡试不第,思乡欲归家,其妻写诗道:“如今妾面羞君面,郎若回时近夜来!”杜羔颇受刺激,继续留京苦读。这些现象折射出科举考试(     

    A.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念

    B.增添了政治活力

    C.提高了女性家庭地位

    D.消除了门第观念

  • 22、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机成熟

    B.中共积极组织学生运动

    C.五四运动注重唤醒民众

    D.知识分子反思西方文明

  • 23、下表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     

    收回时间

    租界名称

    1917.9.1

    天津、汉口德租界

    1927.3.15

    汉口、九江英租界

    1945.11.24

    苏州、沙市、福州、汉口、厦门、天津、杭州日租界;鼓浪屿、上海的公共租界;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A.中国抗战期间收回全部租界

    B.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

    C.战争影响中国收回租界进程

    D.平等互利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 24、如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该目录横线处可以补充的标题是(     

    第X节____

    一、前期的统治政策

    二、边疆管理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思想控制与百年“文字狱”

    A.内陆边疆治理与明清易代

    B.明清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

    C.西学东渐下的明清新思想

    D.暗藏危机的“康雍乾盛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及其灿烂的科技文化。填写下列表格中字母的内容。

    朝代

    科技发明

    科技著作

    史学发展

    儒学文化

    汉朝

    造纸术

    《周髀算经》

    《C》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

    汉代经学

    唐朝

    雕版印刷术、火药武器

    《辑古算经》

    《史通》

    D文化圈形成

    宋朝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A

    沈括所著《B》

    《资治通鉴》体裁是编年体通史

    E

    明清

    瓷器、炼钢技术的创新

    《天工开物》

    《文史通义》

    F

  • 26、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 27、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______________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

    (1)中国_______战场和_______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_______上和______________上的重大支持。

    (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______________,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__

  • 28、工农武装割据

    (1)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_______,开展_______,进行_______,建立_______,创立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

    (2)_______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_______,和毛泽东领导的______________会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______________”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______________,以_______包围______________夺取政权的道路。

    (4)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______________,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 29、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

  • 30、________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 31、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 32、三教并行:魏晋南北朝时,_____________三教并行;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_______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 33、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

  • 34、一罗马公民因买卖与一希腊公民发生冲突,因双方互不让步,官司打到法院。法官根据罗马法律,判决罗马人败诉,并支付全部诉讼费。该法官判案是依据了《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2年工业各部门使用的蒸汽机数

    专业

    机器数

    纺织厂

    1179

    铸铁与机器创造厂

    539

    制糖

    515

    燃料相关厂矿

    645

    鼓风炉和铁厂

    338

    面粉厂

    152

    金属和铁板辗轧厂

    61

    法国蒸汽机的数量

    年代

    机器数

    1830

    625

    1839

    2450

    1845

    4114

    1848

    5200

    1852

    6080

    1862

    17000

    1875

    32000

     

     

     

     

     

     

     

     

     

    ——数据整理自《通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确实逐渐影响了法国,特别是在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一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到1914年,法国并未像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52年以后法国蒸汽机的使用概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法国到20世纪初没有彻底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 36、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37、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有哪些?

  • 38、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之为什么?

  • 39、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