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有教师在执教“辛亥革命”一课时,引入了“民族复兴的先声”这一教学主题。下列可以支撑“民族复兴的先声”解释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

    B.辛亥革命采取了暴力斗争方式

    C.辛亥革命实现了三民主义

    D.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临时约法》

  • 2、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三处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远古文化类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文化类型

    时间

    分布地点

    陶器特征

    裴李岗文化

    距今约8000—7000年前

    在河南省广泛分布

    典型器物有双耳罐、平底钵、圆底钵、三足钵等。

    磁山文化

    距今约8000—7600年前

    主要在冀南等地

    陶盂和陶支脚等,盂一般为直壁筒形。

    老官台文化

    距今8000—7000年前

    主要在陕、甘境内的渭河流域。

    深腹罐、圜底钵大都带有三足。

    A.国家形态出现

    B.文化多元一体

    C.区域分工明确

    D.原始农业发达

  • 3、1911年11月13日,《民立报》报道:“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筹商解息之策。”这可用于解释(     

    A.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B.武昌起义重创北洋军阀

    C.清廷专制统治难以维系

    D.广东革命力量较为强大

  • 4、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购买了大片低洼的沼泽地并加以治理,不仅种植粮食,还凿水池养鱼,筑舍养猪,种植果木蔬菜,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A.江南存在农业的多种经营

    B.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

    C.农业发展推动手工业进步

    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 5、下图是轮船招商局的照片。该企业于1872年由李鸿章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     )

       

    A.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B.主要任务是培养新式人才

    C.成为民用股份制企业的代表

    D.见证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6、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 7、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废井田,开阡陌

    C.实行行伍连坐,严刑峻法

    D.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

  • 8、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上奏称“自上海与洋人通商以来,福建、广东之鸟船(船首形似鸟嘴的海船),由多而少,由少而无”。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对外关税的提高

    C.五口通商的影响

    D.鸦片贸易的盛行

  • 9、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大量使用陶器、玉器

    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 10、唐初的科举考试进士科以诗赋为主。但中唐以后,进士科几乎每次开科内容都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达于吏理可使从政”、“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为主题。这种变化体现了(     

    A.政府放松了对科举的管理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

    C.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

    D.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 11、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1)墨色浓淡不均;(2)有个别字排倒;(3)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西夏的雕版印刷术不够成熟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

  • 1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这一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B.董仲舒对儒学改造

    C.儒家思想不断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D.皇帝任用儒生做官

  • 13、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 14、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15、北宋前期黄老政治思想颇为流行。宋太宗时期任命有“为人糊涂”评价的吕端为相,在制辞中,太宗明确勉励其“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表明北宋前期(     

    A.道教思想影响政治

    B.君主专制明显加强

    C.因循保守渐成风气

    D.政治制度过于僵化

  • 16、李鸿章曾经描述道:“洋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辄摩,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主张(     

    A.开设通商口岸

    B.学习西方技术

    C.设置总理衙门

    D.学习西方制度

  • 17、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反映了(     

    A.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B.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立足国情作出决策

    D.中共不认可苏俄道路

  • 18、如图为1949—2008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导致1992年建交国家数飙升的直接原因是(     

    A.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万隆会议的推动

    D.中美建交的影响

  • 19、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 2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

  • 21、屹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公主而兴建的。那么,将这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统治者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22、“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本党)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该宣言发表后进行的军事行动是(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 23、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较为有效的统治。《元书·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材料表明元朝的边疆管理(     

    A.呈现出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B.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政策

    C.通过设置羁縻府州来维护统治

    D.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 24、汉高祖刘邦崇尚忠孝之道,经常拜见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在属官的提醒下,提前出门迎接刘邦,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刘邦觉得父亲言之有理,经过朝议,尊推太公为太上皇。据此可以推知(     

    A.皇权独尊至高无上

    B.三纲五常成为道德规范

    C.宗法制度得到巩固

    D.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 26、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在图中序号里填上正确的朝代(政权)。

    (1) 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7)_____

  • 27、提出“八字”方针

    (1)时间:________年冬。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4)成效: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 28、目的:强化________,维护政权稳定

  • 29、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___

  • 30、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 31、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________道路

  • 32、藏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 33、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中叶的__________(国家),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宗教改革最早是16世纪__________(国家)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随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了改革;启蒙运动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_________(国家),18世纪_________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

  • 34、元朝统一

    (1)元朝建立:1271年,________定国号为大元,定都________;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

    (2)统一历程

    ①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②1279年,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教材40页的历史纵横,思考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36、思考点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 37、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2)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

  • 38、内战爆发的标志?

  • 39、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