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教师在执教“辛亥革命”一课时,引入了“民族复兴的先声”这一教学主题。下列可以支撑“民族复兴的先声”解释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
B.辛亥革命采取了暴力斗争方式
C.辛亥革命实现了三民主义
D.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临时约法》
2、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三处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远古文化类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文化类型 | 时间 | 分布地点 | 陶器特征 |
裴李岗文化 | 距今约8000—7000年前 | 在河南省广泛分布 | 典型器物有双耳罐、平底钵、圆底钵、三足钵等。 |
磁山文化 | 距今约8000—7600年前 | 主要在冀南等地 | 陶盂和陶支脚等,盂一般为直壁筒形。 |
老官台文化 | 距今8000—7000年前 | 主要在陕、甘境内的渭河流域。 | 深腹罐、圜底钵大都带有三足。 |
A.国家形态出现
B.文化多元一体
C.区域分工明确
D.原始农业发达
3、1911年11月13日,《民立报》报道:“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筹商解息之策。”这可用于解释( )
A.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B.武昌起义重创北洋军阀
C.清廷专制统治难以维系
D.广东革命力量较为强大
4、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购买了大片低洼的沼泽地并加以治理,不仅种植粮食,还凿水池养鱼,筑舍养猪,种植果木蔬菜,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
A.江南存在农业的多种经营
B.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
C.农业发展推动手工业进步
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5、下图是轮船招商局的照片。该企业于1872年由李鸿章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 )
A.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B.主要任务是培养新式人才
C.成为民用股份制企业的代表
D.见证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7、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 )
A.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废井田,开阡陌
C.实行行伍连坐,严刑峻法
D.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
8、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上奏称“自上海与洋人通商以来,福建、广东之鸟船(船首形似鸟嘴的海船),由多而少,由少而无”。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对外关税的提高
C.五口通商的影响
D.鸦片贸易的盛行
9、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大量使用陶器、玉器
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10、唐初的科举考试进士科以诗赋为主。但中唐以后,进士科几乎每次开科内容都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达于吏理可使从政”、“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为主题。这种变化体现了( )
A.政府放松了对科举的管理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
C.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
D.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11、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1)墨色浓淡不均;(2)有个别字排倒;(3)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西夏的雕版印刷术不够成熟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
1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这一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B.董仲舒对儒学改造
C.儒家思想不断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D.皇帝任用儒生做官
13、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14、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5、北宋前期黄老政治思想颇为流行。宋太宗时期任命有“为人糊涂”评价的吕端为相,在制辞中,太宗明确勉励其“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表明北宋前期( )
A.道教思想影响政治
B.君主专制明显加强
C.因循保守渐成风气
D.政治制度过于僵化
16、李鸿章曾经描述道:“洋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辄摩,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主张( )
A.开设通商口岸
B.学习西方技术
C.设置总理衙门
D.学习西方制度
17、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反映了( )
A.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B.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立足国情作出决策
D.中共不认可苏俄道路
18、如图为1949—2008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导致1992年建交国家数飙升的直接原因是( )
A.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万隆会议的推动
D.中美建交的影响
19、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2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
21、屹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公主而兴建的。那么,将这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统治者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本党)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该宣言发表后进行的军事行动是( )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23、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较为有效的统治。《元书·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材料表明元朝的边疆管理( )
A.呈现出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B.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政策
C.通过设置羁縻府州来维护统治
D.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4、汉高祖刘邦崇尚忠孝之道,经常拜见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在属官的提醒下,提前出门迎接刘邦,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刘邦觉得父亲言之有理,经过朝议,尊推太公为太上皇。据此可以推知( )
A.皇权独尊至高无上
B.三纲五常成为道德规范
C.宗法制度得到巩固
D.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25、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26、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在图中序号里填上正确的朝代(政权)。
(1) 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7)_____
27、提出“八字”方针
(1)时间:________年冬。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4)成效: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28、目的:强化________,维护政权稳定
29、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___
30、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31、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________道路
32、藏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3、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中叶的__________(国家),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宗教改革最早是16世纪__________(国家)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随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了改革;启蒙运动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_________(国家),18世纪_________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
34、元朝统一
(1)元朝建立:1271年,________定国号为大元,定都________;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
(2)统一历程
①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②1279年,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5、阅读教材40页的历史纵横,思考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6、思考点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37、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2)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
38、内战爆发的标志?
39、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