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唐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初刘邦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收回并撤销大多数异姓封国,遂定“白马之盟”,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保持传统政治体制稳定

    C.确保同姓宗族拱卫中央

    D.完善秦朝创立的郡县制

  • 2、抗日战争时期,对某次战役有如下描述:“1940年8月23日,第5团再次攻占娘子关,并炸毁娘子关以东石桥,破坏了程家陇底、磨河滩之间的铁路。当晚第19团再次攻入移穰车站,炸毁水塔、铁路。”该战役是指(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 3、朱元璋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除了皇帝之外,不受任何部门制约。这反映了(     

    A.专制皇权强化

    B.监察制度完善

    C.官员矛盾激化

    D.君臣分权制衡

  • 4、1937年10月15日,有学者说:“纵然有精锐的军队,完全现代化的武器,如果军需工业及一般工业的动员,因原料缺乏或断绝而停滞了,胜利终难获得。对于长期战争,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煤油的缺乏,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以致命的打击,这是最明显的例证。”在此,该学者(     

    A.系统论证军需资源与持久战关系

    B.对中日两国战争潜力有明确的预测

    C.旨在告诫国民政府重视能源建设

    D.认为日本缺乏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

  • 5、下面是胡适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首白话诗《蝴蝶》,这首诗有利于(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发展民主科学

    B.宣传自由恋爱

    C.推动文学革命

    D.摧毁传统文化

  • 6、“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反映了(     

    A.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

    B.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

    C.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

    D.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 7、下图为某时期中国外交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A.出席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8、19世纪八九十年代,康有为提出:“凡论古今人辟新知之功及恶言之过,先当考明其时,次当区别其地”“于其义理一项,则以今日所发明之实理为准而算之……其制度一项,则从现在比例最末之制度起算……进则记功,退则计过”“是非随时而易义”。在此,康有为旨在(     

    A.探寻自然界的进化法则

    B.肯定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C.揭示社会变革的必要性

    D.否定“中体西用”思想

  • 9、下图是我国 1956-1966 年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以及国民收入指数(以 1952年为100) 的变化。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工农业总产值指数逐年递增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10、下图是王祯《农书》中的“授时之图”。该图以平面上同一个轴的八重转盘,从内向外,分别代表北斗星斗杓的指向、天干、地支、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及各物候所指示的应该进行的农事活动。王祯绘制的“授时之图”(       

    A.总结了元朝时期的农业技术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保障了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D.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11、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种形势的转变与下列哪一场战役直接相关(       

    A.沙家店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 12、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反映着明后期社会的新气象。明后期社会出现的新气象还有(     

    ①南方地区的丝织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②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并逐步推广种植

    ③完善科举使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

    ④以李贽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倡导个性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表明(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中央官职得到优化

    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D.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 14、《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 15、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

    第三项又,即使在任何情况下,签订战胜条约时,也必须将以下六个要冲,纳入本邦版图。

    其一盛京益州以南之旅顺半岛

    其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

    其三浙江舟山群岛

    其四澎湖群岛

    其五台湾全岛

    其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 16、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学名著是(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孙思邈《千金药方》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17、下图的宣传单中印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校罢课,商界罢市,期促政府之反省”等语句。这份宣传单可用来研究(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护法运动

  • 18、“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可见戊戌维新运动(     

    A.在社会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主张博采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管理

    C.在“中体西用”框架下难以根本变革

    D.彻底改变过去清政府空疏迂谬之弊

  • 19、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       

    A.政治地位提升

    B.成为法定机构

    C.具有决策权力

    D.有效制约皇权

  • 20、如图为某学生所搜集的有关近代中国的部分资料。据此判断,其关注的主题应是(     

    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

    曾国藩《筹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奏折

    梁启超《论变法》

    义和团传单《关公圣帝群降坛曰》

    A.民主思想的传播

    B.农民运动的发展

    C.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D.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 21、清初的票拟和明朝不同,不是阁臣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采纳的,而是阁臣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不可丝毫专擅。这一变化反映了清初(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中枢机构的异变

    C.盛世局面得到保障

    D.官僚机构被控制

  • 22、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其行政设置与内地划一的同时,其他的管理体制也仿内地一并推行。据此可知清政府(     

    A.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C.此举激化了民族矛盾

    D.说明民族平等政策得到了贯彻

  • 23、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玉米等外来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②自由雇佣劳动出现

    ③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   ④地域性商帮的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4、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我国的民族交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27 年 10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

  • 26、在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________在和约上签字

  • 27、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土地,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实现逐步实现________扫清了障碍

  • 28、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_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

  • 29、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____

  • 30、①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_______ 

    ②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______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 31、东北易帜:________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 32、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_______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 33、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_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 34、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36、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思考)

    (3)商鞅变法有什么影响?

  • 37、两税法

    (1)两税法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2)两税法实行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3)两税法的实行带来怎样的影响?

  • 38、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 39、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