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01年,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称:“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法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此处慈禧所说的西政之本源是指(     

    A.器物

    B.制度

    C.军事

    D.文化

  • 2、在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规定中原地区“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吏民敢阑出铜钱百以上,论罪有差”。庆历年间,宋廷再次申令禁止铜钱外流,为首者以死论之。宋廷的禁令旨在(     

    A.控制冶炼技术

    B.加强铜铁官营

    C.维护边防安全

    D.推行重农抑商

  • 3、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

    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

  • 4、汉朝吸收各国的营养,激发了本身的勃勃生机,形成强盛的统一帝国,散发出多面向的黄金光辉,在科学领域,天文学和医学领跑全人类。以下能够表现这一成就的是(     

    A.《周髀算经》

    B.《汜胜之书》

    C.《四民月令》

    D.《神农本草经》

  • 5、下图是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由此可知唐朝(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各项科技领先于世界

    C.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品

    D.佛教思想最受到尊崇

  • 6、抗战胜利后,中共认识到解决解放区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有利于(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推动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

  • 7、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又征发罪犯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秦始皇的这些举措(     

    A.客观上带动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B.表明秦统一符合历史趋势

    C.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秦朝灭亡

    D.解决了边疆地区民族矛盾

  • 8、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文献史料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唐)王建《秋千词》

    实物史料

    彩绘打马球女俑

    彩绘狞猎骑马俑

    《弈棋仕女图》(局部)

    A.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 9、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     

    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

    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

  • 10、1919年5月19日,甘肃女学生邓春兰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要求北大解除女禁,并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男女教育平等,后来她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女大学生。自此,各大高校开始招收女学生。据此可知,当时(     

    A.西方思想影响社会变革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五四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D.教育革命全面开展

  • 11、“(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上述内容出自于(     

    A.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

    B.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C.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D.国民革命军北伐誓词

  • 12、周成王分封邢国在平皋(河南温县),后北迁到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周康王时期的《臣谏簋》记载了山西北部的戎进犯纸侯,邢侯抵抗戎狄。《后汉书·西羌传》有“邢侯大破北戎”的记载,可见邢国的分封(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华夏认同

    B.形成等级森严的权力分配制度

    C.有利于加强西周对地方统治

    D.解决了周王朝内部的权力冲突

  • 1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思想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它们共同之处是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C.精益求精、统一战线

    D.改革开放、群众路线

  • 14、唐朝中期以后,朝廷往往为节度使加相衔,“并列衔于敕牒后,侧书‘使’字,故有‘使相’之称”。带相衔节度使入京朝觐时,可履行宰相一般权责,并享受宰相待遇。但“名是宰臣,当署制敕,至于密勿之议,则莫得闻”。由此可见,朝廷设立“使相”(     

    A.重建了唐王朝的职官体系

    B.缓解了内轻外重的割据局面

    C.提高了唐中央的行政效率

    D.适应了维护统治的政治需求

  • 15、《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材料中所涉及的战争(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16、1946年当政协决议达成时,中国共产党称:“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斗争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中国“已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这说明当时(     

    A.和平建国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追求

    B.国共合作关系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联合政府

    D.抗战后国共两党之间矛盾逐步缩小

  • 17、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长沙人刘蜕成为当地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学子,镇守荆南的魏国公崔铉特地赠他70万“破天荒”钱,这就是“破天荒”典故的来历。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地区

    A.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B.学子被特准参加科举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社会价值取向被影响

  • 18、拂森(拜占庭帝国)王曾多次遣使到长安,献赤玻璃、绿金精、狮子、羚羊等物,唐朝则赐以绫绮等。日本遣唐使、僧侣、学者、工匠等从唐朝带回大量书籍、文物、典章制度,推动了其社会变革。由此可知,当时(     

    A.长安成为国际贸易都会

    B.中外经济文化联系频繁

    C.中外交通发达海路为主

    D.丝绸成为外贸主要商品

  • 19、下述唐诗中的场景说明唐朝(     

    李白《少年行二首》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白居易《胡旋舞》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A.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B.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原民众生活

    C.统治者奉行民族平等政策

    D.少数民族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 20、战国时期,商鞅认为:“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荀子认为:“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     

    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

    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D.体现了重构社会秩序的愿望

  • 21、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在601名进士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     

    A.门阀制度仍盛行

    B.官僚多出身于世家大族

    C.社会阶层的流动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 2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D.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 2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革命精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B.红船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延安精神   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 24、清道光时,魏源说:“康熙中,收西藏,东西南北各五六千里,是已周二万余里。又收青海,收喀尔喀,青海东西南北各二千余里,咯部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其周又逾二万里。”由此可知(     

    A.盛世局面出现

    B.清代疆域扩大

    C.边疆危机突出

    D.中央集权强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6世纪中期,________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________的租住权。

  • 26、中国古代经济非常发达,近代被迫进行经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从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的角度,分别列举一例证明这一特征。

    材料二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刘铭传1880年《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3)依据材料三,概括刘铭传的主要观点,并说出其观点的指导思想。

  • 27、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_______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 28、版图奠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___,东北至外兴安岭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________山脉。

  • 29、宋元城市中,_______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_______,实际上就是早期的_________

  • 30、1905年8月,华兴会、光复会等骨干聚集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以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___,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 31、军阀割据的形成

    (1)原因: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表现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占据区域

    直系

    ______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______、浙、闽、鲁、陕

    ______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3)影响: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晥、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 32、________________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使得从________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向________发展

  • 33、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复土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 34、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有哪些代表?

  • 36、土地革命的开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范围、措施和作用思考)

  • 37、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和贡献各是什么?

  • 38、秦朝统一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 39、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时间?都城?两个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