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省台东县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 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 2、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有科技实力强大,人类在面对大灾大疫时才不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

    ②正是在同天花的斗争中,人类发明了“牛痘”,广泛接种天花疫苗,最终战胜了这一传染病。

    ③科技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合理解释、有效解决人类在自然界遇到的问题。

    ④科技支撑力越强,面对大灾大疫的“抗击打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⑤天花曾是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在18世纪的欧洲每年夺走约40万人的生命。

    A.③①⑤②④

    B.④①⑤②③

    C.③④⑤②①

    D.④⑤②③①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主席连续多天的忙碌身影和多场合的演讲,给与会的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C. 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 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下列诗句,其中描写暮春景色的一句是:

    A.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D.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2)指出《钱塘湖春行》一诗押的什么的?并围绕本诗中一句对仗句做简单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古诗词注重色彩的妙用。李贺在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中用“黑”“金”两色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中借“白”“绿”两色写出了西湖景色之美。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所写的情节是:________去延安见毛泽东的路上。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扔掉的,不仅是文明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2015年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了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 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上前制止时,有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 70 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 100 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 11 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 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 20 元以上 50 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 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 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1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

    2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 “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 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酒瓶砸中的现象,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 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3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4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

    5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写作文。

    人生,就是一路遇见。而有些遇见,驻留心间。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关于“遇见”的故事。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