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怀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清朝建立后,在东北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及在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在新疆设伊犁等将军辖区,在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区,在内蒙古建立盟旗制度,并在中央设理藩院直接管辖这些地区。这反映出,清代(     

    A.地方行政区的增多

    B.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统治进入全盛时期

    D.拥有比前代更大疆域

  • 2、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据此判断,该壁画(     

    敦煌壁画常会在一个画面中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壁画右下方是汉武帝与众臣来甘泉宫瞻仰“祭天金人”的场景;下方画面内容为汉武帝在群臣簇拥下,骑马送张骞前往西域,张骞手持芴板,在汉武帝面前跪拜辞别;左边介绍张骞一行前往西域的情况:一位僧人模样的人在前引路,两个持旌节的人紧随其后,其中之一为张骞。左下方展示出崇山峻岭掩映下的大夏国,张骞历尽险阻,最终抵达目的地。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 3、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举措(     

    A.表明国民革命开始兴起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 4、1940年下半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这一次作战被称为(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5、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的相国寺“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令曲之类”。可见,开封的百姓对书籍实有一定的需求,城中处处是书店。这一现象得益于(     

    A.印刷术的进步

    B.造纸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应用

    D.科举制的废除

  • 6、《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C.推动新思想在社会上传播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7、下表是清嘉道年间部分地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据此可知,这些思想(     

    言论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欲吾中国童叟,皆习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

    A.反映了鸦片战前的严峻形势

    B.警示了列强对我领土的觊觎

    C.反映出关注现实的经世情怀

    D.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

  • 8、中国古代有些统治者为加强统治,解决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问题,曾经采用过类似“一国两制”的办法进行治理。下列制度中具有明显“一国两制”特征的是(       

    A.秦朝推行郡县制

    B.契丹南北面官制

    C.金朝猛安谋克制

    D.元朝实行行省制

  • 9、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此后,为应付繁重的政务,明成祖设立了(     

    A.东厂

    B.军机处

    C.内阁

    D.理藩院

  • 10、1987年,上海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择优选聘经营者,实行职工竞聘上岗,内部也实行经济责任制,将经济指标分解,层层落实。这些措施(     

    A.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

    B.解决了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

    C.理顺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D.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 11、1947年9月,《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指出:“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将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除少数重要反动分子本身外,不分男女老少,在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度)平均分配。”这反映出当时(       

    A.力求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政策效果明显

    C.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D.彻底解决了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

  • 12、观察下列图片,按其见证或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排序,位列第二的是(     

    A.井冈山会师(油画)

    B.八七会议旧址

    C.《南昌起义》(油画)

    D.遵义会议会址

  • 13、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新设商部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②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④开办同文馆、船政学堂、电报学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秦汉与罗马》一文认为,“基层政权出天下”是秦汉能建成世界最早现代国家的原因。下列关于“秦汉基层政权”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秦朝并被后世王朝沿用

    B.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且可世袭

    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15、秦朝时,九卿以掌管司法律令的廷尉和掌管财政钱货的治粟内史为首,地位最高;而汉代的九卿中,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又称奉常)和宫中警卫的光禄勋(又称郎中令)地位最尊。这种设置

    A.是汉代政治思想变化的反映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C.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激化

    D.表明汉代脱离秦制框架束缚

  • 16、据某学者回忆说,“它从根本上废除了在中国大地上盘根错节的封建制度的根基,使农民大众翻身做了主人,使我党获得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有力保证”。据此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陕甘宁边区的减租政策

    C.一九四七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人民解放战争占领南京

  • 17、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今西藏地区形势图,下列关于该朝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边疆管理出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宣政院为地方行政机关

    C.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D.设理藩院管辖民族事务

  • 18、考古资料显示,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出现邦国林立的现象,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等。这可以说明(     

    A.分封制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B.礼乐等级制度形成并发展

    C.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 19、《齐民要术》记载了不少南方的水稻品种,如“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盖下白稻”是我国文献中迄今首见的再生稻,从其“正月种,五月获”来看,也应是南方居民首先育成的。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北方政权推广水稻至南方

    C.南方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D.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汉化

  • 20、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北京等地兴起。在强大的思想武器的指引下,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主要是指(       

    A.自由、开放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民主、科学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 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规定体现了(     

    A.“责任内阁制”原则

    B.“天赋人权”的原则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三权分立”的原则

  • 22、如表为不同典籍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影响是(     

    文献

    评述

    魏收《魏书》

    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欧阳修《居士集》

    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赵翼《廿二史札记》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率多摈弃之,有同奴隶。

    A.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

    B.削弱了草原民族的武装

    C.推动了鲜卑族汉化进程

    D.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 23、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大会通过《战时土地政策草案》,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及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扶持和组织农业合作社等。这一做法(     

    A.利于保障战时的物资供给

    B.优化了国家的产业结构

    C.促进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D.确保了农业迅速发展

  • 24、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下令把自己主持制定的一套国家法律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此前刑法都由贵族掌握,秘而不宣。子产的行为(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

    B.使法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有利于新兴地主阶层的兴起

    D.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_______代理其总统职务。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

  • 26、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鼎盛局面,史称______________

  • 27、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以外, 也是雄富冠天下

  • 28、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____________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确实创立符合____________需要的新文化。

  • 29、请将下列不同朝代的政治特征与相应的帝王进行匹配。(用字母表示)

    (1)秦始皇(2)汉武帝(3)唐太宗(4)宋太祖(5)元世祖(6)明太祖

     

  • 3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家之口(     

                                           

  • 31、金:创制了________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 32、淞沪会战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_______会战。

    (2)11月中旬,日军占领______________结束。

    (3)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___”的狂妄企图。

  • 33、中共八大: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共八大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_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______

  • 34、《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________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答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什么?

  • 36、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哪些?作者和内容具体是什么?

  • 37、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后,历代王朝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边疆管辖,促进民族融合。按主题“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完成表格(填写数字1234等)

    ①雅克萨之战

    ②宣政院印章

    ③十三行遗址

    ④西域都护府复原图

    ⑤步辇图

    ⑥伊犁将军府

    ⑦平定郑氏政权

    ⑧金瓶掣签

    ⑨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不符合主题的措施

     

  • 38、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分配和平衡权利的?

  • 39、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

    (5)20世纪90年代,在对外开放方面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给江苏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