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购买了大片低洼的沼泽地并加以治理,不仅种植粮食,还凿水池养鱼,筑舍养猪,种植果木蔬菜,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A.江南存在农业的多种经营

    B.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

    C.农业发展推动手工业进步

    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 2、唐代“传奇”的内容虽不免奇特,但其想象则是超拔的,空灵蕴藉;不仅未染上凡近之气,反而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宋代“话本”逐渐取代“传奇”,散发着浓郁的民间趣味:活泼与浅陋并存。这一变化根源是当时(     

    A.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动

    B.市民阶层的逐渐崛起

    C.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融

    D.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 3、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于2001年签署协议,就关税等问题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该“协议书”(       

    A.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

    C.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D.体现中国更深层参与经济全球化

  • 4、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里提到“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三十年间”推动“进步”的举措有(       

    A.开展三线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

    B.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 5、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6、《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下而无所制也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

  • 7、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由此形成的金子塔型的等级结构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D.周王——士——卿大夫——诸侯

  • 8、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使人民购买国货的热情高涨。这有力地推动了(     

    A.社会生活新气象的出现

    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9、下表为台湾同胞抗日大事记。据此可知,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       

    年份

    事件

    1895年

    黑旗军和义军首领刘永福、丘逢甲领导反割台斗争

    1912年

    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苗栗发动当地群众抗日

    1921年

    台湾知识分子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传播祖国文化

    1930年

    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在雾社发动抗日起义

    1937年

    台湾同胞在广东成立“东区服务队”抗日组织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B.沉重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C.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单一形式

    D.因日军残酷镇压被迫停止

  • 10、1919年5月28日,《申报》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称:一是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是组织露天演讲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据此可知(     

    A.五四运动得到各地积极响应

    B.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

    C.新闻媒体助力五四运动爆发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 11、《孟子·梁惠王上》写道,梁襄王曾经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孟子反对“以力服人”,他强调,如果国君能够以“仁”作为政治准则,就可“仁人无敌于天下”。统治者应当推行“王道”,实施“仁政”,才可能实现“大一统”。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孟子思想不适合战国的历史环境   ②孟子的主张背离孔子“仁”的思想

    ③孟子的主张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   ④孟子的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2、开元十一年,“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其政事堂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部分由宰相直接裁决的政务公文书,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就是判四方之事的堂案和处分百司的堂贴。这反映出唐中后期(     

    A.三省体制日益完备

    B.相权膨胀,严重威胁皇权

    C.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D.中书门下变成宰相施政机构

  • 13、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民主共和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B.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思想文化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14、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材料表明李鸿章(       

    A.率先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优势

    B.彻底冲破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主张发展民族工业以改善民生

    D.忧心于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

  • 15、敦煌马圈湾汉简中记载了西汉时期从敦煌出发的商业运输队的情况,其中“官属数十人,持校尉印绂三十,驴五百匹,驱驴士五十人,之蜀……”;居延汉简中也有关于从河西逃亡的商人在市场上购买了蜀车与蜀布的记载。以上记载可佐证(     

    A.河西地区社会矛盾突出

    B.河西走廊是西汉贸易要道

    C.中央加强管控岭南地区

    D.当时商品经营区域化明显

  • 16、唐朝学者韩愈注重儒家基本理论的建设,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从《礼记》中发掘出相关道德的修养方法。这表明儒学(       

    A.主张格物致知

    B.具有一定包容性

    C.影响佛教思想

    D.丧失了正统地位

  • 17、如图是晚清同治年间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发行股票招商集资时,刊刻发行的有关凭证。这反映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力图实业救国

    B.中国企业经营理念的近代化

    C.中国企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D.清朝政府创建海军抵御外敌

  • 18、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该精神的形成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中共一大

    B.红军长征

    C.八七会议

    D.南昌起义

  • 19、表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一厂资本额与利润状况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年份

    锭数

    资本额/两

    利润/两

    1912

    40800

    1130000

    326985.232

    1913

    40800

    1130000

    367691.972

    1914

    40800

    1130000

    347573.760

    1915

    60000

    2000000

    275649.933

    1916

    60000

    2000000

    62920.316

    1917

    60000

    2000000

    796768.530

    1918

    60000

    2000000

    638669.775

    1919

    60000

    2500000

    2644451.615

    1920

    60000

    2500000

    2077007.445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提倡国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D.新文化运动具备经济基础

  • 20、清朝驻外使臣薛福成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获得的特权:“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患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薛福成论述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和通商口岸传教

    D.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传教

  • 21、下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救国捐》。画中的题词为“今朝不吃糖,将钱去救国;虽只一分钱,多少有补益”。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A.说明持久抗战的战争形势

    B.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C.激发各界民众的抗战热情

    D.赞扬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

  • 22、西汉经过文景二帝的治理,至汉武帝即位时,已经是“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主要得益于(     

    A.币制改革的成功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休养生息的政策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23、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决议

    1921年

    中共一大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

    中共三大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

    八七会议

    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实现了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

    B.开启了建立人民政权实践

    C.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渐趋科学理性

    D.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 24、下列关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与我国西周的分封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以血缘为纽带

    B.土地都是重要的内容

    C.特点都层层分封

    D.都不利于国家统一,容易形成割据局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是比较客观、公平的考试制度

  • 26、________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开展了反割台斗争。

  • 27、两宋社会的变化

    ①公正平等: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②宽松和谐:________显著减少;政府________对社会的控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性

  • 28、蒙古政权的建立与扩张

    (1)建立:________年,________统一草原各部,建立________

    (2)扩张:先后灭掉________,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________

  • 29、南昌起义:1927年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________

  • 30、______________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海外华侨在_______等侨领的号召和领导下,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日本侵略者陷入_______的汪洋大海中。

  • 31、________________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使得从________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向________发展

  • 32、遵义会议

    (1)______________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_______

    (2)中共中央在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______________问题。

    (3)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4)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_______负总责,并成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

  • 33、条约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________。《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34、为了________,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________,克服________上的巨大困难,应对________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在16世纪初,格拉斯哥是苏格兰对美洲贸易的重要中心,商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美国烟草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白糖,然后再转售至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1770年代克莱德河的加深使到较大的船只也可航行到河的更上游。这对19世纪格拉斯哥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勃发有直接的关系。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国第二城市”(SecondcityoftheEmpire)的美誉。据说,当时全世界的船只和火车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

    ——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格拉斯哥两地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

    (2)简析格拉斯哥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36、鸦片战争前,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

  • 37、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两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造成两地经济发发展不同特点的根源何在?

     

  • 38、隋朝统一

    (1)隋朝建立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2)隋朝的重大建设具体措施是什么?

    (3)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概况如何?

  • 39、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向苏联学习,走斯大林模式道路,到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请回答: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的起止年份。

       (2)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召开于何时?

       (3)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

       (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