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其意在(     

    A.反对苏联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向世界各国阐明中国具有特殊国情

    C.赢得西方对中国改革的支持

    D.强调应根据国情探索中国建设之路

  • 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

    B.北京

    C.咸阳

    D.西安

  • 3、抗战期间,中国大后方城市重庆、成都、兰州等地及空军基地经常遭日军空军空袭。而画着鲨鱼头和飞虎标志的美国飞机出现在中国战场上,成为对日作战的一把利剑。这支由美国空军将领陈纳德指挥的美国空军部队后来被人们称为飞虎队。飞虎队的出现(     

    A.成为日本战败的关键因素

    B.彰显了国际反法西斯精神

    C.表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标志着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 4、1914年9月,北京政府出台的《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商会随即强调“地方官厅对于商会有保护之责,无干涉之权”“商会无一事不须禀承地方长官,前清专制尚且祛除此种抑压,民国共和竟有此变本加厉政体”。这体现出,当时(     

    A.民国政府阻碍工商业发展

    B.商会维护其独立性的抗争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D.君主专制与民主意识冲突

  • 5、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西汉刺史的设置(     

    A.促使地方行政效能提高

    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D.造成地方机构重叠加重负担

  • 6、1853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的崛起(     

    A.体现清朝军制近代化倾向

    B.极大提升清军整体战斗力

    C.引起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

    D.源于抵抗外敌入侵的需要

  • 7、下面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

  • 8、1800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4570箱,1838年超过了4万箱。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B.促进丝银贸易发展

    C.在中国倾销棉纺织品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 9、敦煌莫高窟中保留了大量绚丽多彩的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情调阴森悲惨;唐代的壁画则围绕着经变内容的描绘,穿插了宴饮、阅兵、行医、商旅、农耕等生活场景,简练真实而富有生活情趣。壁画风格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环境影响艺术创作

    B.佛教的影响力逐步下降

    C.唐朝壁画绘制水平提升

    D.儒释道的融合不断深化

  • 10、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一方面没有屈服于外国列强的恫吓而承认《南京条约》,而是主张平等往来;另一方面又因宗教形式相同而把西方列强称为“洋兄弟”,表示外国侵略者可“自由出入”及“货税不征”。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B.幻想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对外政策进步与局限并存

  • 11、如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秦朝

    B.汉朝

    C.西晋

    D.唐朝

  • 12、在一片荒野上,“长春一汽”项目克服严寒、多雨等各种困难,仅用三年时间就于1956年建成投产。该项目的迅速建成(     

    A.展现了民众建设新中国的空前热情

    B.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C.改变了东北在全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标志着中国制造工业的起步

  • 13、“在庄园里,不仅有大批农奴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还有大批奴隶在手工作坊里劳动,他们包括面包匠、铁匠、鞋匠、旋盘匠、炮匠、木匠、酒工等.另外,还有渔夫、狩猎人等.”这说明庄园

    A.分工比较细密

    B.社会等级森严

    C.商品交换频繁

    D.实行政治独立

  • 14、1981年6月,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其中第四条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在农业上要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建立中国独具一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体制”。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A.农民生活水平已有了显著改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全国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因地制宜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 15、《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我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

    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 16、5世纪后期,北魏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A.缓和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

    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 17、“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为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据此可知,敦煌壁画的显著特征是(       

    A.以人为本

    B.多元融合

    C.题材单一

    D.色彩朴素

  • 18、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 19、有学者认为,公元7世纪初的某一事件的发生,促进了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事件最有可能是(     

    A.隋朝开通运河

    B.隋朝三征高丽

    C.元朝修浚运河

    D.元朝设置行省

  • 20、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大宗、小宗制

    B.礼乐制度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

  • 21、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材料说明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获得胜利的基本保障

    B.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抗日战争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 22、《光绪朝东华录》载:“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部臣每以情形难以遥度,仍请交督抚酌议。而督抚则积习相沿。动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虽有良法美意,格而不行。”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的弱化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阶级矛盾的加剧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 23、宋朝是古代科举制的改革时期,“取士不问家世”,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一做法(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提高了官员素质

    D.强化了儒学地位

  • 2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下列主张与之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D.政在四方,要在中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________” 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元朝灭亡,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 26、海峡两岸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__》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2)_______年11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_______”。

    (3)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_______、台湾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在新加坡举行会谈。_______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往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______________》,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_______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_______”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5)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__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 27、这一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人们郁积已久的愤怒,各界人士和爱国团体纷纷发表通电,斥责这一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这成为________爆发的导火索

  • 28、表现

    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________,走上革命道路

    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建________提出________成为同盟会的纲领,后在《________》发刊词中发展成“________” ③起义:1911年的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轰动较大的

  • 29、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 30、西北

    (1)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________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________地区。

    (2)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3)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________,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 31、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_________

  • 32、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________,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 3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 34、(1)请将试题中对应的选项内容链接

    A.中日甲午战争___________①《权利法案》

    B.英:君主立宪制___________②《马关条约》

    C.第一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③《南京条约》

    D.辛亥革命___________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填空

    (1)罗马法的开端是①___________

    (2)三民主义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民生主义。

    (3)《资政新篇》具有④________色彩的施政方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和主张是什么?(从儒、道、墨和法等整理)

  • 36、租庸调制实行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 37、分权与制衡是美国宪法中的重要原则,如何理解美国宪法中的这一原则?

  • 38、宁汉合流、东北易帜的含义?影响?

  • 3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材料二他(上面图2)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材料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7年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历史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回答:

    (1)图中A、D两点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各标志着什么?决定D点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图2是哪一历史人物?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各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