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四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 2、中国自秦汉开始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作为“自在”的中华民族就已经形成。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一词所表达的概念,从清末到民初,经历了“约指华夏~汉族”到“确定为中国诸族之总称”的演变过程。反映了(     

    A.现代民族国家已经最终形成

    B.民族概念从传统到现代转变完成

    C.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为表征

    D.56个民族是一家观念已深入人心

  • 3、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

    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 4、有学者认为: “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5、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A.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6、当《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传回中国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从而激发了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A.使中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使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了新兴经济基础

    C.为国民大革命到来奠定了阶级基础

    D.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准备了理论基础

  • 7、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的“尹”甚至可以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A.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 8、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

    宣传口号

    广西龙胜县

    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四川省阿坝藏区

    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贵州省镇远

    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上述口号(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 9、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C.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D.设立澎湖巡检司

  • 10、如图是1922—1927年中国工会会员人数的发展统计图。造成这一时期工会会员人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刺激

    B.革命性质的剧变

    C.国民革命的推动

    D.列强侵略的加剧

  • 11、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曾致信彭德怀强调:“今日我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这一指示(     

    A.认可了国民党是正面防御战

    B.否定了日军侵华力量强大

    C.基于对战局的客观准确认识

    D.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 12、十六国时,后赵开国皇帝羯族人石勒任用汉族士人张宾为谋主;政治上,推行九品中正制;经济上,劝课农桑,核定户口,征收田租户调;文化教育上,兴办太学。后赵的上述举措(     

    A.助推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

    C.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D.发展并创新了中原典章制度

  • 13、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6%。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48.4%。由此可知新中国 (     

    A.国民经济恢复情况良好

    B.经济发展存在冒进倾向

    C.初步实现了经济工业化

    D.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 14、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

    B.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 15、唐武宗会昌五年,朝廷下令:“年四十岁以下僧尼尽勒还俗,递归本贯。十六日,令年五十岁以下僧尼还俗。……至八月,天下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会昌灭佛”(     

    A.说明反对佛教成为时代共识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增加了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使佛教从此一蹶不振

  • 16、“圣人意味着什么?人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对此问题某派思想家认为:“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璞玉”;人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学不学”。下列诸子思想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A.克己复礼

    B.清净、无为

    C.民贵君轻

    D.兼爱、非攻

  • 17、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三则史料,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虫,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A.三公九卿制度

    B.皇帝制度

    C.内外朝制度

    D.禅让制度

  • 18、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肩章。这一时期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9、明清时期,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流动不受限制,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此一现象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无法避免

    B.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实业无利可图

    D.闭关锁国政策有实施的内部条件

  • 20、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

    第三项又,即使在任何情况下,签订战胜条约时,也必须将以下六个要冲,纳入本邦版图。

    其一盛京益州以南之旅顺半岛

    其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

    其三浙江舟山群岛

    其四澎湖群岛

    其五台湾全岛

    其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 21、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时间地点共祭黄帝陵,两党都带来祭文,其中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中有“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这样一句话。这有利于(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国共两党分歧的消除

    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 22、1914年《滇声报》刊载消息称:“近来有维持风化之贵者,服则西缎,食则洋食,吸则纸烟,饮则洋酒,上行下效,一日千里。”这表明(     

    A.国人开始走向文明开化

    B.国人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

    C.近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民国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

  • 23、如图是某个王朝版图的局部,该王朝是(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24、胡适指出:当时(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很多人虽然并不真正了解科学进化论,但是“想一想中国面临瓜分灭国的危机,他们更觉得这个天演公式是当头一棒,受了绝大刺激”。从此“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据此可知,戊戌维新运动(     

    A.助推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觉醒

    B.实现了思想文化的革新

    C.对国人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年,发生_____________,革命成果获得巩固。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__,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 26、五四运动

    (1)导火线:_____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提出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_____”等,遭到拒绝;和会还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过程

    ①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力,方式:游行示威,口号是“__________ ”。结果遭到镇压。

    ②第二阶段:中心转移到_____,工人和商人参加,方式是罢工罢市,标志着中国_____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_____ 、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_____ 运动。

    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_____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 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27、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 28、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________,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_____的潮流,代表了中国________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_____的支持

  • 29、17世纪,____________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____________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 30、中共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

  • 31、1787年,制宪议会在_____召开,会议的核心人物______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1787年宪法,美国政体实行________,原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也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律。

  • 32、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______________

  • 33、日本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陈毅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________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 34、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现在上海后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确定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_____任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贞观之治形成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 36、明清易代

    (1)女真族建金的时间和概况如何?

    (2)清朝建立者和时间是什么时候?

    (3)明朝灭亡的时间和经过是怎样的?

    (4)清军入关的经过和影响是怎样的?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章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图一机构是哪个皇帝时开始设立?图二是什么政治机构?从政治上看,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临时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3材料三中的宪法制定于什么会议?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

     

  • 38、根据所学知识,试评价你所熟悉的一位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 39、战略转移—红军长征

    (1)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红军长征时间和结束时间各是什么时候?

    (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红军胜利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