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些军事行动( )
A.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揭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C.确立起建党建军原则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2、1949年1月15日,《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中指出:“你们派人去接收官僚资本企业,必须严格地注意到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机构”“只要不是破坏分子,应令其担负原来职务,继续工作,军管会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这一指示( )
A.延续了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
B.表明党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城市
C.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
D.意在彻底消灭农村的反动势力
3、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南方政治局面稳定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4、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未出席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有学者对北洋政府和中国代表团的态度进行研究。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
相关史料 | 24日,未署年月 | 北洋政府曾发给代表团训令签约的电报。 |
6月8日 | 《晨报》刊载上文电报并注明,“上月廿四(24)日国务院发出电报”。 | |
6月26日 | 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称,如不能保留山东,即拒绝签字。 | |
学者推断 | 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向巴黎发电需数日才能送到,26日发电为时已晚。北洋政府在最后时刻做出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A.北洋政府坚决拒签和约
B.《晨报》支持五四运动
C.拒签促使学生运动爆发
D.北洋政府推卸签约责任
5、下面方框的内容为某次战役中发出的电报,此电报可以用来说明( )
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隔断徐蚌、歼灭刘峙主力。
A.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战役胜利
B.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取得台儿庄大捷
C.中共对淮海战役的战略性作战方针
D.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6、金初,太宗因“私用过度”,诸贵族大臣将皇帝“扶下殿庭,杖二十毕”。此后金朝大量吸收宋制,学习中原王朝的威仪,到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时,情势逆转,皇帝动辄以“杖之”威胁群臣。这种变化表明金朝( )
A.完全放弃了女真传统政治文化
B.政权因为汉化而衰弱
C.受中原王朝政治生态影响较大
D.“大定之治”成效显著
7、1993年4月1日,国家取消粮票之后,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浩浩荡荡地涌进城市,由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该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C.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8、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 )
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9、1903年,清政府谕令切实保护回国兴办实业的侨商,后来设商部,陆续制定和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同时,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这些措施( )
A.促使清末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B.缓和了清朝的社会矛盾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D.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10、考古发现,在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一些黄河流域文化遗存中,已经出现将粟作为主要农作物进行栽培,并大量使用彩绘陶器的情况。这些文化遗存(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属于河姆渡文化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已经形成了国家
11、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12、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下令把自己主持制定的一套国家法律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此前刑法都由贵族掌握,秘而不宣。子产的行为( )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
B.使法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有利于新兴地主阶层的兴起
D.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13、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王朝的是
A.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B.汉代有效管理西域
C.北魏改革民族融合
D.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4、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在19世纪末绘制的漫画《东三省之近视》。漫画所示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日本制造旅顺惨案
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15、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是指( )
A.阿古柏入侵新疆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6、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推广了西方科学技术
C.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17、下表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是 ( )
年份 | 人口(亿) | 耕地(亿亩) | 人均耕地(亩/人) |
1650 | 1-1.5 | 6 | 6-4 |
1750 | 2-2.5 | 9 | 4.5-3.6 |
1850 | 4.1 | 12.1 | 2.95 |
A.土地买卖频繁
B.粮食危机严重
C.生态环境破坏
D.人地矛盾突出
18、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
A.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巩固了周王的专制权威
19、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它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 )
A.改善了工业布局
B.优化了产业结构
C.改革了经济体制
D.平衡了经济比例
20、唐初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结字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平正(端正),第二个特点是紧结(内紧外松或内密外疏),第三个特点是纵长。与其书法风格相近的图片是( )
A.
B.
C.
D.
21、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目的是
A.师夷长技
B.救亡图存
C.武力革命
D.谋求民主
22、1994年,中央组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范围不仅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向农民提供短期贷款、生产资料贷款等;对于需要扩大规模的农民,则会提供长期贷款、流转贷款等。我国古代改革举措中与之相似的有( )
A.商鞅推行奖励耕织
B.汉武帝施行均输平准
C.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D.王安石实施的青苗法
2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
B.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
C.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
D.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
24、下图是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台历”式石碑。纪念碑上面布满了炮弹的弹坑和骷髅,代表并纪念当时去世的人们。九一八事变( )
A.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C.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始
D.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25、宗法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的特权,可以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26、秦唐帝国中央集权制度
(1)完成下列空格
(2)从秦到唐的中央集权示意图之,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君权和相权始终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对主要面矛盾,其他朝代还有哪些削弱相权之措施?
27、外交成就 :①支持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②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______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③国际金融: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④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共建“_____________”
28、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29、首先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_________)、(_________)、厦门;1988年,(_________)。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_______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_________)、(_________)、环渤海地区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0、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________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31、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2、1905年8月,华兴会、光复会等骨干聚集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以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___,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33、我国还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_______到_______,从_______到_______, _______、_______、多种形式的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4、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_______,到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作家以豪放派的_______、_______和婉约派的_______、_______成就最突出。
35、其他方面文化交流的表现是什么?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现今大众传媒上,明星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结合所学的知识你如何看待明星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37、日本局部侵华的标志?
38、洋务运动的起讫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局限?
39、宋元时期大城市繁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