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同学,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B.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C. 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D.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控制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B.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C.夜深人静时,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D.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首。《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赋、比、兴三类。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
C.韩愈,子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马说》是韩愈《杂说》中的第四篇
D.《虽有佳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5、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自选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分析。
6、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⑤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三章》)
(2)某同学收集了含“花”意象的诗歌,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 批注 | 出处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见花落泪,怅恨别离 | 杜甫《春望》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叹花凋零,感伤时光 | 晏殊《浣溪沙》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采花自在,淡泊名利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7、《傅雷家书》中的名言很多,其中有一则是这样说的:“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②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
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袁隆平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中外的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不适宜杂交。袁隆平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提出了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震惊了世界,也造福了人民。
科学研究如此,我们的学习、生活亦如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事实、验证真理。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