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费力。

    B.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D.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不差强人意吗?

     

  • 2、以下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望》——唐代——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

    B.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字摩诘,世称“诗佛”

    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易安居士

    D. 《饮酒》——东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 3、下列加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长很好强,他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非洲贫苦国家的人们经常挨饿,不能饱食终日

    D.她在商场里看到一条名牌裙子极其精美,天衣无缝,一时冲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把它买了下来。

  • 4、下列选项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羌管奏鸣,生活并不艰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怀。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对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等情节的描写,写出了诗人的重重苦难。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出诗人的愁绪。

    C.诗人“少睡眠”的原因只是自己屋漏,担心娇儿被雨淋病。

    D.整首诗歌语言朴素生动,但抒发的感情强烈,感人至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微君之躬,_________?(《诗经·邶风》) 

    (2)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法布尔的《昆虫记》中,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曾易名为______。“红星”指的是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一棵树

    江 子

    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

    1800多年前,这棵树怎么在这里扎下根来?爱刨根问底的人们,总爱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一只鸟飞倦了,经过时让嘴里叼的一颗樟籽掉了下来。也许是一阵风,把本来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棵樟树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这里。也许是顽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长着樟籽的树枝,要拖曳着搬回不远的家里,经过这里,一颗樟籽散落了下来,从此在这里安身立命。

    那颗樟籽慢慢长出了嫩芽,它在清风中舒展开了叶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绿色世界里,怀着生怕打搅了谁的羞怯与不安。这以后樟树慢慢长大了。在浙江丽水的丘陵地带,它只是一个新生的幼儿,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风一吹来就吓得紧紧搂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灌木仆地,乔木升天。几百年过去了。它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扩展着根系,贪婪地、执著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细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张开着枝叶,最大限度地吐纳着天上的云光。

    身边的草木纷纷退场。它们或是被一阵狂风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阵刀斧白光中落下树冠,或者是在一场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庞大的草食动物蚕食了身子。身边的风水也在时光中不断改弦易辙。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冲刷成了河床。原本荒凉的山坳种上了莲子,每至夏天莲花开放,宛如天上的灯盏……

    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有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枝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唧唧喳喳吵个不停。

    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

    它出生于____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渐渐聚拢在这块擎起过枝繁叶茂的大樟树的土地上。他们狩猎,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儿育女,繁衍成族。人们与这棵大樟树做了邻居。孩子们会经常爬到树上掏鸟蛋。老人们会在树下瞑目纳凉。大人们劳作累了,会把锄头支在树干,在树底下抽口烟。

    在古代,生存是件艰难的事情。问命于大樟树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选。人们相信,那些长了千八百年依然繁华的生灵,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够与神灵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树的神灵本身。古老的大樟树渐渐成了方圆十里名声显赫的祖宗、法力无边的神灵。它以沉默的姿态介入这块地方的伦理结构和生存方式,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图腾。

    2012年夏,因某种机缘,我有了拜见这棵名声显赫的老樟树的机会。我看到这棵硕大无朋的大樟树的枝桠上结满了红绸,红绸上写着祈福的词句,让我恍若见到挂满了勋章的老英雄,或者节日里被后裔们簇拥的盛装的老人。

    树下有一块崭新的碑。碑石上刻着100多个人的姓名和从数百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捐款数目。碑的标题是“路湾千年古樟救援”。人们为一棵依然苍劲茂盛的老树慷慨解囊,与其说是一场悲壮的对死亡的抵抗运动,我感觉更像是孝顺的儿孙们,捧着大小不等的贺礼从四面八方奔来,齐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亲南山不老。

    在老樟树几丈远的路旁,我看到镌刻在一块不锈钢上的布告。布告内容为当地政府关于加强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许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等等。告全部采用标准的公文语言,我却视此为一首与生态有关的诗,有着对自然的小心吁请意味和低吟浅唱的腔调。整个通告没有一句涉及老樟树,但我觉得每一句都与老樟树因果互证。

    (有删改)

    1文章围绕一棵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

    2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

    3文章后三段文字,写拜见老樟树的所见所思,有什么作用?

    4一棵树最终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有多种原因。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选取两个角度加以探究。

    5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 《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文中的白杨树,既是实写,也带有象征的意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海明威说: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创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