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②我们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做我们的同类,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
③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
④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
⑤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
A.④⑤③①② B.①⑤③④② C.③⑤④①② D.⑤③④②①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掂量(diān) 愧赧(nǎn) 亵渎(xiè) 战战兢兢(jīng)
B.宽宥(yòu) 温顺(xùn) 恐吓(hè) 伤痕累累(lěi)
C.筛子(shāi) 烟囱(cōng) 拮据(jù) 矫揉造作(jiǎo)
D.恪守(kè) 惊骇(hài) 冠冕(guān) 血雨腥风(xiě)
3、专家在讲解候选汉字时说了一段话,工作人员在记录排版时不慎打乱了顺序,请你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
②因此,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
③汉字出现之后,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很多附加的含义。
④只有当我们对其深入了解、理解,才能通过这个字来重现和展开时光长河中那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4、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逞能/锃亮 归省/不省人事 B.喷薄/微薄 撩逗/眼花缭乱
C.解元/解数 爵士/味同嚼蜡 D.镌刻/隽永 连翘/翘首以待
5、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威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①,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已过。今魏征逝,一鉴亡②矣!朕比③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④,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⑤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释)①鉴:镜子。②亡:通“无”,丢失,没有。③比:最近,近来。④藁:通“稿”。⑤止:通“只”。⑥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拿的一种长板,用象牙或竹、木等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
(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___)
(4)可正衣冠(________)
【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知而必谏也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天下之事有善有恶
C.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D.其可识者曰/爱者止见其善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4】(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的第三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魏征在遗书中给唐太宗所提的意思相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5】从选文中看,你觉得诸葛亮和魏征有什么共同点?
6、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②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释)①刘孝绰(481-539):南朝粱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②幸:表示希望之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的前六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这些诗句犹如电影中的镜头,伴随着由绿葱、青薇、阳光、春风、红花、碧树组成的背景的不断转换,展示出了素蝶轻盈飘然、千姿百态的身影。
B.诗人在表现素蝶时,还融入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更写它受鸟雀追逐的悲哀,从而表现了它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满。
C.“素蝶”中的“素”既表示品格高洁,又暗示命运坎坷,同时还表达了它不能像彩蝶那样风云际会,意气风发的遗憾。
D.这首诗如果没有最后两句,那不过是一幅蝴蝶写生而已,但作者在最后两句中以素蝶自诉的口吻诉说希望百花不要凋零,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E.一二句中的“绕”、“隐”两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素蝶在花丛中飞来舞去,悠闲自在的状态。
【2】请结合诗句“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有关题日。
【材料一】在东台撤县设市三十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举行“建设新东台”发展大会。1000多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胜友,以及我市社会各界代表汇聚文化艺水中心大剧院,重温氧情燃烧的峥噪岁月,展望催人奋进的美好未来。
【材料二】东台杰出乡友、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专门为东台县设市30周年题词(见右)
【材料三】东台,一座 之城,这里,泰东河遗址,开庄遗址,见证了新石器时代的拓荒史诗:一座唐塔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先忧后乐的范仲淹,仙风道骨的哲学家王艮等共同写就了东台灿烂的文化史。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报道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字体角度看,吴为山的题词“家乡东台美”这一书法作品属于_____。
(3)结合语境,在材料三横线处填补一个四字词语。
东台,一座___________之城
(4)某校小记者准备进行专题采访活动,请从下述对象中任选其一,围绕“东台撒县设市30周年”这一话题,帮助其设计出采访话语。
备访人员:①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西溪景区管委会崔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文默写。( 6 分)
(1)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3) 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
(4) 受命以来, ,恐托付不效, (诸葛亮《出师表》)
(5) ,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刈麦》)
(6)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9、关于ChatGPT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记》,同学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一起来参与吧!
福尔摩斯探案记
①那是伦敦的一个凄凉的大雾之夜,是那种让最勇敢的人也感到不安的夜晚。
②我,夏洛克•福尔摩斯,被我亲爱的朋友兼同事,约翰•华生医生叫去协助他处理一个最重要的案件。
③当我们在城市中曲折的街道穿梭时,华生向我介绍了案件的细节: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从一位富有的社会名流家中离奇失踪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位主人的女仆是罪魁祸首。
④到达这位女士的宅邸后,管家迎接了我们,并带我们进入客厅,把我们介绍给女主人,即伊丽莎白•黑斯廷斯夫人。她是个高大威猛的女人,有一双眼神犀利的蓝眼睛,举止高傲。
⑤“福尔摩斯先生,华生医生,你们能来,我就放心了。”她说,并示意我们坐下,“相信你们可以想象,项链被盗这件事,让我感到非常痛苦。我要求盗窃者必须马上把它还给我。”
⑥我点了点头,敏锐地打量着周围富丽堂皇的环境:“告诉我,黑斯廷斯夫人,你最后一次看到这条项链是什么时候?”
⑦“那是昨天晚上,就在我睡觉前。我把它放在梳妆台上的老地方,今天早上醒来时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但当我打算戴上它去参加展会时,它却不知所踪了。”
⑧我与华生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这意味着小偷一定是在黑斯廷斯夫人睡觉时进入房间的。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但对于一个铤而走险的罪犯来说,这并不罕见。
⑨“女仆玛丽是当时屋里唯一的其他人?”我问道。
⑩黑斯廷斯夫人点了点头:“是的,玛丽已经和我在一起很多年了,我对她非常信任。但对她不利的证据恐怕是相当不利的。这条项链被发现藏在她的房间里,还有一封来自一个已知的销赃者的信,为她提供了一大笔珠宝。”
⑪我挑了挑眉毛:“我们可以和玛丽谈谈吗?”
⑫“当然可以。我将立即把她带到这里来。”
⑬过了一会儿,玛丽被带进了客厅,她是一个看起来温顺而胆怯的年轻女子,脸上有麻子,眼眸低垂。我一眼就看出她很害怕,而且我很清楚,她不是罪魁祸首。
⑭“玛丽,你是不是偷了黑斯廷斯夫人的项链?”我问道,声音坚定而温柔。
⑮她使劲地摇了摇头:“没有,福尔摩斯先生,我发誓。我绝不会做这种事。我整晚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愉快地睡着了,我发誓。”
⑯我相信她,我看得出华生也是如此。但我们不能仅仅用我们的直觉来洗刷她的罪名。我站起身来,开始在房间里踱步,我脑子里飞快地拼凑着各种线索。
⑰然后我忽然灵光一闪:栅栏上的信是用一种特殊紫色墨水写的,这种墨水我以前只见过一次。就在一周前,有人用这种墨水给一个富商写了封威胁信。
⑱我转向黑斯廷斯夫人,我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⑲“我知道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黑斯廷斯夫人。”我说道。
⑳我的眼睛因兴奋而炽热:“是你的儿子,罗杰•黑斯廷斯。一段时间以来,他长期处于经济困难中,这条价值连城的项链对他太有诱惑力了,他无法抵挡。而栅栏里的那封信只是一个诡计,目的是把疑点抛给玛丽。”
㉑黑斯廷斯夫人听了我的话脸色苍白,我可以看到她的脸上分明写着愧疚。“你怎么知道?”她低声道。
㉒“是紫色墨水,黑斯廷斯夫人。只有少数人能够接触到它,而你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上周也是他威胁了那个商人,希望从他那里敲诈钱财。这是一个绝望中的行为,最终导致事情败露。”
㉓我和华生没有浪费时间,随即将我们的发现告知当局。
㉔一天之内,罗杰•黑斯廷斯被抓获,项链归还给了它的合法主人。黑斯廷斯夫人既感激又懊悔,她发誓要让她的儿子得到他所需要的帮助,以扭转他的生活。
㉕就这样,由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又一个案件被解决了。当华生和我回到贝克街的时候,我不禁为工作的顺利完成而感到满意。
㉖但我知道,总会有更多的案子在等着我,每一个案子都有自己的挑战和待解的谜团。我已经准备好了,因为只要有谜团需要解开,夏洛克•福尔摩斯就会在那里解决它们。
案件卷宗 | 讨论单 | |
案由 | 黑斯廷斯夫人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于夜间被偷盗 | |
时间 | 那是伦敦的一个凄凉的大雾之夜,是那种让最勇敢的人也感到不安的夜晚。 | (1)案件发生在大雾之夜,请简要分析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
当事人 | 黑斯廷斯夫人 身份:高大威猛的社会名流太太 笔录1:她要求盗窃者必须马上归还项链。 笔录2:她指出项链发现在玛丽房间里,并有一封销赃者的信。 笔录3:知道真正盗窃者后,她流露出愧疚之情。 | (2)本文塑造的黑斯廷斯夫人形象还是比较丰满的,请联系相关内容分析。 |
嫌疑人 | 玛丽 身份:女仆 陈述词:她使劲地摇了摇头:“没有,福尔摩斯先生,我发誓。我绝不会做这种事。我整晚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愉快地睡着了,我发誓。” | (3)文章多处暗示了女仆并非罪魁祸首,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
探案人 | 福尔摩斯 身份:探长 华生 身份:医生、助手 | (4)本文以福尔摩斯的视角展开叙述,原著以华生的视角展开叙述,你认为哪个叙述视角更好?请说明理由。 |
探案情节 | 黑斯廷斯夫人丢失项链。福尔摩斯 经过侦察,找到真凶 | (5)小说的情节存在不合情理之处,请你指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 |
探案结果 | 罗杰•黑斯廷斯为罪魁祸首,其证据为:他接触了特殊紫色墨水,并曾用此威胁商人,敲诈钱财,与本文中的敲诈信特征相符。 |
10、阅读莫言的《我的母亲》,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使我终生难忘。
④我记忆中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上!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我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着我,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⑦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地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⑧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⑨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但是,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分配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⑩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添油加醋,还会投母亲所好,编一些情节。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母亲,连姐姐、婶婶、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会说:“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民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选自莫言《讲故事的人》,有删节)
【1】作者在③④⑤三段中分别用了“最痛苦”、“最深刻”、“最后悔”三个短语来评价这三件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分别是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3】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1)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2)说说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阅读文章第⑥段,请简要分析文中的母亲和链接材料中的“他”的境遇的相同之处,以及两人面对相似的境遇不同的人生态度。
11、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②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④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千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杆。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⑥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⑦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含,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品质的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文章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含,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
【3】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结尾,两次写到“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中的语文老师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请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