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世纪30年代,苏联特别注重在职干部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党、政、军干部和优秀工人输送到高等学校进行系统培训。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学生几乎四分之三是工人,四分之一是共产党员。苏联此举旨在(     

    A.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

    B.发挥了新经济体制的优势

    C.从根本上纠正右倾错误

    D.借鉴了资本主义某些做法

  • 2、下表是明朝出身于两类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比例,据此可以推知明朝

     

    明初

    明末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

    72.32

    60.73%%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

    92.13%

    83.71%

    A.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

    B.官宦子弟的科举优势丧失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

    D.家庭对政治的影响力降低

  • 3、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 4、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茶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     

    A.宗教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世界性

  • 5、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

    A.垄断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B.行业垄断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C.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

    D.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

  • 6、《民法大全》中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如当事人涉嫌犯罪,可通过拷问迫使其供出同谋与罪行;如王侯涉及叛国罪,需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迫,同样需接受拷问。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具有合理与节制的特点

    B.承认刑讯逼供的合理性

    C.旨在维护贵族特权统治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7、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开支则由国家财政下拨。1983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利改税”,企业上缴55%的企业所得税,剩下的45%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这表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按劳分配原则得到贯彻

    C.开始试行现代企业制度

    D.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加强

  • 8、以下对下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1871—1911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净值(单位:百万元以1871—1873年为指数100基准)

    年份

    出口

    指数

    进口

    指数

    1871—1873

    110

    100

    106

    100

    1881—1883

    108

    98.2

    126

    118.9

    1891—1893

    167

    151.8

    219

    206.6

    1901—1903

    311

    282.7

    473

    42

    1909—1911

    570

    518.2

    702

    662.3

    A.晚清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逆差地位

    B.中国经济游走于世界市场的边缘之外

    C.中国商品整体上缺乏有效国际竞争力

    D.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加快发展

  • 9、1883—1907年,埃及棉花出口总值由800万英镑增加到3000万英镑。正因如此,1882—1914年埃及的经济被称为“农业经济专业化”时期。英国驻埃及领事克罗默说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从英国进口棉织品。这反映(     

    A.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发展

    B.埃及农业经济的专业化

    C.经济殖民的进一步强化

    D.国际贸易持续不断发展

  • 10、1215年,英格兰国王约翰被迫签订《大宪章》后,教皇英诺森三世则发布诏书宣布该文件无效。他在诏书中斥责男爵们藐视宗座、侵犯国王,且禁止国王履行文件中的内容,也禁止男爵们要求国王履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A.世俗王权高于教皇权力

    B.教廷试图维护封君封臣制

    C.英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D.英国进入君主立宪制时期

  • 11、某同学在研究现代世界发展有关问题时编制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

    1999年

    二十国集团成立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

    B.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国际治理机制的改进

    D.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12、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 13、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下列属于绥靖政策的典型代表的是(     

    A.英法通过《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B.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巴黎和会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D.1939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 14、明代《太函集》记载了嘉靖年间商人朱云治经营制铁业的活动:“朱处士云治,字天铎,海阳(安徽休宁县)新溪人也。……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业大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B.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

    C.商业资本流向有所变化

    D.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

  • 15、1931年,甘地在《青年印度》上发文称:“读者们都明白,《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都不因商业目的而存在。它们的唯一目标是,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完全自治’。”甘地的说法意在(     

    A.为政治变革营造舆论氛围

    B.创造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

    C.压缩民族工商业发展空间

    D.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素养

  • 16、如表为南宋政府发行纸币(会子)情况(节选),据如表可知(        

    发行年份

    乾道四年

    (1168年)

    乾道七年

    (1171年)

    淳熙十一年

    (1184年)

    嘉定二年

    (1209年)

    嘉熙四年

    (1240年)

    发行额

    1000万

    1800万

    2323万

    11263万

    50000万

    流通期限

    3年

    6年

    9年

    22年

    A.金属货币被纸币所取代

    B.纸币流通造成通货膨胀

    C.政府行为影响会子信用

    D.纸币发行利于经济稳定

  • 17、元朝回回人忽思慧,担任太医,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营养专著《饮膳正要》。该书卷一讲各类食物禁忌;卷二讲原料、饮料和食疗;卷三讲粮食、蔬菜、各种肉类和水果等。早年传往日本,明清两代曾多次翻印,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蒙古人生活全面中原化

    B.理学修身催生中医养生

    C.元朝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D.药食同源观念影响广泛

  • 18、1971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同时还宣布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这一政策(  )

    A.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

    B.巩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

    C.增强了各国对美国的依赖性

    D.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9、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研究者立场影响了对王安石的评价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 20、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21、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 22、1883年3月,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一讲话蕴含的历史学科素养是

    A.时空观念

    B.唯物史观

    C.历史解释

    D.家国情怀

  • 23、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24、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

    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

    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主要内容【知识点143】

    (1)前期:提倡____,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____,反对旧道德;提倡____,反对旧文学。

    (2)后期:传播____

  • 26、背景:____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知识点109】

  • 27、时间: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________年)

  • 28、功绩:基本上推翻了____的统治,沉重打击了____的侵略势力。【知识点172】

  • 29、维新变法的兴起【知识点127】

    (1)康、梁等人的实践活动:上书、著书立说、办报立会、成立学堂、与顽固派论战。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代表

    著作

    主张

    特点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____

    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____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倡导____思想

    谭嗣同

    《仁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维新派中的____

    严复

    ____》《原富》

    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____观点;反对君主专制

    把进化论思想同维新变法相结合

    (3)维新变法的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____”。

  • 30、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12日,____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在____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7月15日,____在武汉发动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知识点171】

  • 31、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____逐渐解体

    (2)____的刺激

    (3)____的诱导

  • 32、粮食安全问题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课题。中国古代就有重农的传统,统治者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出了各种措施。请完成下表。

    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

    历史事例

    减轻负担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

    政府鼓励

    (请勿在此处答题)

    土地政策

    (请勿在此处答题)

    保障农时

    (请勿在此处答题)

     

     

  • 33、时间:____

  • 34、时间:________年【知识点146】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后周)周世宗即位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官员敲诈和贪污风气盛行,他严惩失职误事、贪污重敛的官吏,严明赏罚,编订《大周刑统》,颁行全国,还屡次下诏求谏求贤,网罗人才。他不贪恋奢华之物,严厉禁止朝廷官员大肆铺张浪费。世宗“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经常亲自到各州县视察民情,考察农业生产状况,大规模河道整治,兴修水利,疏通运河。世宗整顿禁军,下令“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且减冗食之费焉”,根据“先易后难”的方针,向西夺取后蜀4州,向南攻占南唐江北14州,北伐辽、汉,连克三州三关。由于英年早逝,世宗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旧五代史》对他的评价“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摘编自原同申《浅谈周世宗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世宗改革的影响。

  • 36、条约与外交

    国家间签订的条约是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窗口。试以“条约与外交”为主题,叙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百年外交地位的变化。

     

  • 3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姓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1) 结合材料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商鞅为实现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所采取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 38、有形疆界与无形疆界

    美国“边疆学派”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图示,回答问题。

     

    18~l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

    问题: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评析。

     

  • 3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于成龙,清朝第一廉吏。少年时代,勤奋好学,熟读诗书。22岁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迟迟未能走上仕途。在正式成为省级大员之前,于成龙出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并先后在广西、四川、湖广等地历练。难能可贵的是,他以高龄在基层任职,并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也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第一次出仕,这一年他44岁,第一任官职是任广西罗城县知县。罗城地处荒僻,族群关系复杂,民风强悍,务件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于成龙兢兢业业,为民谋利、问民疾苦,设学校、兴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一时间,罗城居民得以安居乐业,尽心于农耕。他在做湖广黄州府同知时,将自己的积蓄赈济灾民并平定地方暴乱,尽管战事紧急,但他仍关心民众疾苦,严令禁止在正常赋税之外再行征收,禁止私自加派,由此民心大安。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江防道员,操练水师,亦卓有成效。在直隶巡抚任内,告诫州县,不许搜刮百姓,馈送长官,如有违反绝不宽宥。赴任两江总督时,于成龙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大张旗鼓,以示威严,而是与幼子共骑骡车一辆,悄悄入衙。平日里,轻车简从.查访民间,革除积弊,通宵达旦地工作。由于于成龙常常食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竞还得了个“于青菜”之称呼。

    ——《清初吏治清明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成龙成为清朝第一廉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于成龙的功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